您的位置: 首页

展现文人画的全面因素——乔德龙作品印象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1-21 10:32:21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文/ 李人毅

看到乔德龙的作品,让人为之一振。画家的作品,以特有的人文内涵和娴熟的笔墨集中展现了文人画的全面因素。

以神似为旨归,以形神兼备为追求,以绘画与书法相结合而且达到混然天成的境界,是画家乔德龙作品的主要特点。这特点的标识性之作较多,其中特点鲜明的应该是组画《书法宋四家》。

在这四条屏上画家既创造出四位杰出书法家的人物肖像,又以娴熟的书法功力写出四种炯然不同的书法大家的四种字体,立体构成了绘画的主题精神要素。在一展作者的文化学养的同时,凸现了米芾、黄庭坚、苏东坡、蔡襄四位宋代文化名人的艺术造诣和人文风采。这一组书画同辉的艺术品,开启文人画先河,无论是在当今书坛、画坛,都可称之为扛鼎之作。

乔德龙的画凝炼概括,经得起缩小,《十八罗汉》手卷人像缩至米粒大小的头部形象仍然生动传神;乔德龙的作品更经得起放大,他的人物画具有放大后造型不松散结构更严谨的重要特征。人们在北京奥运开幕式上看画卷中的古代绘画作品时,惊叹道:还是经典之作经得起放大。确实,画家乔德龙的作品堪称当代文人画的经典之作。而且画家乔德龙应该是当代文人画的典型代表之一。当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中国画的文明自信所标识的画坛实力派代表人物被我们所发现时,竟在蓦然感悟到,这一典型人物显现在边远的海南边陲那片丹青净土上。那里无时不在传递、散发出天籁意蕴,呈现在绘画的原生态沃野中,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画家乔德龙的被发现,让我们书画家的前行之路上多了一个座标式的人物,无论是对同侪还是后学都可从他身上吸取有益的东西。

在他的《残墨絮语》一文中我们可以管窥到“精品是在学养中炼成的”这一文脉。

这文脉告诉我们:对于中国画的创作者来说,首先要坚持读书,尤其是国学经典,在读书中品悟世道兴衰和人生进退的哲理,做一个品操高尚的人。而能体现画家水平的靠作品,作品是由“学”与“术”来构造的。乔德龙的“术”集中体现在他的笔墨技巧上的老道、生动和传情。这是靠线的精准和运笔的节律来完成的,是大家所推崇的书写性铸就出这批文人画的经典之作。进而可概括为“情操为风骨,笔墨书神韵”的学术本色。

对乔德龙作品内涵的探讨使我们深化了一个课题,这就是作品以精神与物质结合所表述出的深遂的“思想构成”。而思想构成的深度由艺术家的学识来标识,于是我们面前鲜活了一个潜心研读笔耕不辍的学者型画家的人物形象。

乔先生的作品没有一点取悦于市场的脂粉气,尤其是鲜见仕女的传统题材作品。他的笔下大都以历代名人文化经典故事为题材,既深化了传统文化的内容,又传递了文人志士的志向与风骨,这与画家的审美追求是相一致的。他在画《画坛清四僧》的时候又把画家的作品置为背景,是作品意境上的天人合一。汲取与传播是历代文人对国学发展的一个良性生态,乔德龙肩负起自已的使命,艺术化地使经典故事凸现为时尚影响,渗透给当今社会。他以丹青为命,完善着一个古老文明传播者的艺术人生,同时回归了中国画艺术本身的特质——笔墨的修炼决定艺术质量。

乔德龙作品的艺术魅力还来自他的线条造型所焕发出的张力,读到他的人物用线时仿佛能听到墨的节奏和行笔的顿挫在铿锵中形成的动感音律。只见长线气贯山河,短笔石落惊天,浓重时力透纸背,淡描若蜻蜓点水,轻写处虚生空灵,笔断意连处余音袅袅;而总体感觉大气浑成,细细品来,是为丹青之饕餮大餐。

乔德龙的作品的构图不怪异,人物造型不夸张,却让人能够感到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主要是画家取诸家之长为我所用,挖掘传统绘画的原头活水,靠艺术语言的高品位来说话,硬是用乔家的笔墨语言打造出一座普通中见高雅、平凡中育伟大的“乔家大苑”。

我与乔德龙先生并不相识,而今相知在作品中,可见画家之“以画说话”这一缘份的深厚与久远。过几日,我将临习一批乔兄古代文人佳作,当再品先生时尚中经典的人文内涵的大作时,定会有另一番收获。

(李人毅:人民美术网总编辑。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美术》杂志执行编委)

已丑小暑后二日於北京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