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 首页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情境制作-制作杂草、树木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6-10-18 09:30:05 | 文章来源: modelstoreonline.com

● 树木
  对制作情境的初学者来说,制作树木恐怕是最让人烦恼的吧。虽然说同样是树,却分为高的、矮的、针叶树、阔叶树、还有叶子掉光的树,不光是树的种类繁多,每个人制作树的方法也都不一样。不过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树的确是情境模型中,相当重要的一环,做的巧妙而美观,会让情境模型平添更多实感。虽然说市面上有卖铁道模型专用的完成品,不过我们还是花点时间来看看,模型树木有哪些制作方法吧。
一开始先使用干燥花来制作树木,把干燥花的细小枝叶切断,留下较粗的主干 将细枝的根部斜切,再使用瞬间接着剂一根一根粘在主干上,接着时要参考真实树木的生长方式
完成了秋天的树,这项工程相当需要耐心,请坚持到底 接下来是制做阔叶树,首先在干燥花的主干上喷上胶水,喷胶水的作业最好在不要的纸箱内完成
 
  趁着胶水还没干之前粘上切碎的海绵,然后再喷一层胶水,再粘上更多的海绵

这是使用干燥花的主干和金属菜瓜布制成的树,可以自由调整造型,然后再粘上草粉或海绵就更加传神了。事先做好涂装之后再接合,这样比较方便

这是使用铜线来制作的树干,照片中是市售的专门用来制作树干的铜线,不过自制也并不困难 将不同颜色的海绵混和在一起,洒在喷过胶水的树枝上
完成图,金属的枝干最好能缠绕胶带,或是使用补土盖住,以便进一步的着色 制作针叶树的第一步是将干燥的树枝削尖
用钻子钻出小孔,以便接着树枝,钻孔的位置必须自然 用铜线制成树枝,插在小孔里。树枝的形状可以调整到最自然的状态

喷上胶水之后,用红茶茶包的碎屑当叶子,小心的粘上去
使用真的树枝或树根也很不错,这些都是最自然的材料,不过树枝很可能会长虫,所以最好先用热水煮过,然后晒干,再拿来使用 用实际的树叶制作的1/35的杉树,选用一根棒子做树干,着好颜色之后涂上透明胶水,再将真的树叶粘上去,就完成了非常像真的树。

接下来使用枯树叶制作秋天落叶的情景。首先在底座上涂抹米乐康粘土,干燥后用水彩颜料着色,因为粘土本身就是泥土色,所以着色之后看起来非常自然 试过各种树叶之后发现,樱树的叶子最适合。捡一些刚从树上掉下来,还残留些水分的落叶,然后用笔刀刻出小片叶子
树干是用木棒削成的,外面包裹合成树脂补土,做出树干的纹路 将切割好的叶子,一片一片小心的粘在底座上,根据制作者嘉濑先生表示,这10CM见方的底座花了他4天才完成
穿着秋季迷彩服的德军和PAK35/36、以及枯树干形成的一幅情景。枯木也是实物制成的。

※使有实物时须注意些什么
前面已经提过好几次了,如果要使用真的沙土或树枝,必须清洗干净,充分干燥之后再使用。用热水煮来杀菌也可以,如果捡回来的东西直接使用,恐怕将来会变质,因此一定要先经过筛选,有必要的话,还要施以涂装。

● 草
 如果制作的情境是沙漠或市街,那就另当别论。不过不可否认的,大部分情境模型中几乎都会出现草地。野外的土地杂草丛生这是非常自然的现象,而且只需要一丛的草就可以改变单调的印象。虽然草并不像树那样让人印象深刻,不过它的确是情境制作时不可或缺的重要配角。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草的制作方法吧。
将麻绳切成适当长度,一端用白胶粘住,另一端用刷子刷开,然后埋在底座上,用喷笔涂装之后,看起来就像一丛灌木 使用人造灌木的例子。将买来的人造灌木直接粘上去,注意保持自然就行了。和海绵、草粉混着用也不错。
 
用市售蚀刻片制作的芒草,像真度非常高吧  
市售的草屑十分适合表现草坪的质感,不过有不少模型家反应,说原本的颜色实在太过鲜艳,这时不妨使用图中这种衣物染色剂来彼一时新染色。 市售的草屑先用洗衣漂白剂去除原本的颜色,然后用衣物染色重新染色,上方中央为漂白之后的样子,其它几种是自行染色的效果。
 
使用自己染色的草屑来制作的例子。接着时事先涂上一层MATTEMEDIUM,然后把草屑洒在上面,如果先洒草屑再用胶水,所有的草都会平躺在地上。另外,树叶则是使用针叶树的树叶  
 用纸来制作野草是想要创作情境时必学的功夫之一。首先用彩色笔在影印纸上着色,然后用笔刀切出细长的草叶  使用手工艺专用的工具,将草卷成圆形,其实这件工作用圆形铅笔来做也可以
 
 用镊子将草卷起来,然后用手稍微整理一下,调整的自然一些。接下来的这个情境几乎都是使用这样制作的草  
制作底座,倒上米乐康粘土,将树干和树枝粘好,直接用手折断就很像倒下的枯木了。 用果汁机混和草粉和胶水,然后涂在树干上做成苔藓。使用的接着剂是无光泽的MATTEMEDIUM。
将纱布撕成细条制作出藤蔓,纸做的草因为颜色太深,所以要再着色,将颜色加以调和。 再加上一些蚀刻片制成的实物,就完成了德国黑森林中的一景。

查看评论 >>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艺术中国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artchina@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