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声音

周昌新:激励学生走向世界是"中华新星奖"的目的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11-05 16:07:34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2013年第三届“中华新星”艺术奖(百人会英才奖艺术类奖项的名称)于10月31日举行了颁奖典礼,来自全国15所高等美术院校的15位硕博士研究生获得此奖项,其中来自清华美院的博士生王巍、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硕士生白冰洋、郑虹分别获冠军和第二、三名。11月1日上午,艺术中国对“中华新星”艺术奖的创立者、周昌新艺术基金名誉理事长周昌新先生进行了采访。

艺术中国:周老师好,百人会是一个来自于美国社会各个方面的精英华人组织,您怎么想到从2010年开始在百人会中设立一个艺术奖项?

周昌新:美国百人会是一个美籍华人的精英组织,美国百人会在中美交流和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它的成员在美国各个行业领域里最顶尖的代表,我们设立的英才奖也应该是艺术领域里最优秀的。

周昌新艺术基金有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奖励中国艺术创新人才。基金的类别可以有很多,有的是做公益的,有的是扶贫的,我们做基金目的就是希望寻找、发现、培养更多有代表性的优秀的艺术创新人才。在各大艺术院校中,能够读到硕士甚至博士的学生是非常不容易的,他们缺少的是广泛的和精英组织的对接与交流。我在成立这个基金会之前,也资助过之前的百人会的英才奖,我发现英才奖的影响很大,但是很遗憾没有艺术类的奖项。所以我就提出来我们也应该设立这样一个奖来奖励和资助艺术英才,最后就由周昌新艺术基金和百人会联合成立了“中华新星奖”,通过这三届的设立和评选在社会和艺术院校都对该奖反映强烈。

我们要求每个艺术院校只允许推荐三个参选人员,有的学校推荐的名额超出了三人,但在进入终评之前我们一定要把名额重新削减至三人。第二届的时候我们一共面向十所艺术院校选拔候选人,今年扩大到十五所,但是比较遗憾新扩进来的五所学校中不是所有学校都有学生入选了该奖,其实这也体现了评审的公平性。在未来的筛选中,我们希望扩大学校数量,可能也会把港澳台地区的学校纳入进来,也可能把美国院校也扩进来,真正扩展成一个国际化的奖项,它的前景是很好的。

艺术中国:您本人是重彩油画的开创奠基人,创新性是评选“中华新星奖”时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您能不能谈一下最终获得荣誉的艺术学子们需要具有哪些能力?

周昌新:我们一共有十五位入选的学生,他们都是获奖者。我们评委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评选的,因为我不能左右其他评委,不同的评委性格不同、喜好不同,但他们都是用国际视野来评判,在评判标准上基本一致:第一,他的画要画得好,第二是表达能力,然后是其他综合因素的考察。

在初选的时候完全是根据作品水准和他们个人的简历情况进行投票,第一轮投票有七位评委,都是背对背的评选方式,所以是非常公平的,没有任何私心杂念的。终评是以面试的形式对评选出的这十五位艺术家进行考核,面试很反映个人的综合能力,有的学生可能画画很好,可是不善于表达,一张口说话就出问题,这就会影响评委对他的最终分数。因为前三名的学生未来要担当很多重任,他们要除外交流、起到带头作用。所以,总体上说 ,这十五个人都非常优秀了,但是能够评选为前三名奖项的无疑更是优秀中的优秀代表了。我们这个奖项的获得者和国外都有互派访学的可能,所以我们未来也会尽力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

艺术中国:百人会的创始人贝聿铭和马友友先生二位都是蜚声国际的艺术家,您觉得在百人会中设立艺术类奖项,对于中美艺术的国际交流以及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意义是什么?

周昌新:意义是很重大的。未来的世界格局中,国与国的终极竞争将是文化与艺术领域的竞争,未来世界的多元化发展也少不了文化艺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经济的交往只是一种买卖,而艺术和文化的交流是精神内在的交流。要让大家真正认识中国、认同中国,最终极的方式就是通过文化艺术的方式进行交流和沟通。而美中关系是世界各国多变关系中非常重要的核心关系,中美关系对世界发展的推动也非常重要,所以未来我们英才奖将首先力求扩大到美国,下一步会和美国多层次、多方面的院校沟通交流。如果下一步能够把美国的艺术院校也拓展进来,那是非常可喜的,这样把美国的硕博士和中国的硕博士放在同一个平台上评选,这将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活动。

艺术中国:在国际上经常有一些面向世界的艺术类奖项,如果明年能够扩大到美国,将成为第一个由中国人设立的国际艺术奖项,对评选标准您有什么设定吗?

周昌新:我觉得艺术无国界,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评选的标准不会相差太大。虽然中国有中国的审美,但是真正的艺术是有国际视野的艺术。凡是艺术,必须是国际性的,我们的中国画也一定要走向世界,成为世界艺术中的一员,我们要得到外国人的认同,只要这样才是走出去的交流,得到广泛关注的交流。在评判上,如果美国的院校纳入进来,那我们将有更多的国际评委进入评审团,我认为中外评委对艺术的评价不会有太大歧义,只要画得好,一定会给评委留下深刻的印象。

艺术中国:您能否简单对今年获奖的前三位年轻艺术家做一下点评?

周昌新:经过之前我们对作品的评审,以及这几天与他们本人的交流,我们选出的这三位都是得到所有评委认可的学生。谈及他们三位脱颖而出的原因,我想先从王巍说起。

王巍是博士生中资格比较老的,他现在也是副教授。他学习了很扎实的基本功,南北融合,融会贯通,这是所有评委都非常认可的。我想这次他获得百人会艺术奖第一名将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他现在最缺的就是走向世界的平台。像王巍这种状态出国是一种最佳状态,因为他已经足够有实力,并足够了解自己。我打个比喻,假如是一条小溪流淌出去,任何一条江河哪怕是它的支流都可以瞬间把你吞噬,而如果换成黄河,它流淌了几千公里,在这绵延的过程中,任何河流不会冲挤掉你的本色,黄河直至流入大海仍然保持着它独有的黄色。中国的民族文化和世界的多远文化融合和接触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吸收外界营养的时候要懂得坚持自我和独善其身。

白冰洋是画写实油画的,他的写实功底也已经画到一定程度了。这种基础为他再发挥和再创造提供了前提,尤其是他还很年轻,我们评委都认为他有再培养和塑造的可能性。在这种前提下,他下一步更应该找到自己的定位,用国际视野审视自身,提炼自己,希望他们能另辟蹊径,找到有别于其他文化的写实主义表现方式。将写实油画在传承西方基础的前提下,探索如何画出中国的面貌。

郑虹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研究生,我看到她的一批作品都是描绘建筑,她画建筑找到了自己的感觉。其实建筑是最能够体现一个民族文化底蕴和特色的方面,比如说我们中国的故宫、老北京四合院,这些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标识和城市面貌。她的选择也是比较另类的,同时却得到了所有评委的认可。她可以继续沿着这条道路探索,用工笔重彩的手法去表现世界民族建筑的特色。

应该说,他们三个人都有不同的特点,但是他们以及所有前十五位获奖学生的共性,就是他们都具备了一定水准的基本功,这样就不会走弯路或者走偏路,比较了解自己,知道该吸收什么和明确自己的探索方向。我相信,在这样的前提下他们未来都会成为中国美术界的新星。英才奖的奖金只是一种激励和认可的方式,我希望的是看到他们找到正确的方向,挖掘自己的心灵,并把个人特色与民族底蕴和气魄相结合,最终走向世界,这是我们设立英才奖最根本的目的。

艺术中国:在未来,“中华英才奖”是否会扩展到建筑、音乐等其它艺术领域?

周昌新:会的。我们这个基金是以我的名字命名的,而我是搞绘画的,所以我们首先从绘画领域入手。这个基金是“周昌新艺术基金”而不是“周昌新美术基金”,所以未来应该涵盖艺术的各个领域,因为艺术是交叉的,我们肯定会把舞蹈、戏曲、音乐都融合进来。但是整个奖项的发展应该是一个很繁杂的过程,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这需要我们一步一步慢慢去完善。所以我们必须首先把绘画这块儿做扎实,然后再以此为核心发展到其他领域。一个人的力量还是有限的,未来会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和资源介入,来扩大我们这个项目。

我的终极愿望是想把英才奖打造成在学生领域的中国乃至世界艺术的诺贝尔奖。为此,我们先把美国扩充进来,然后延伸到其他各国。如果未来每年有来自世界上一百所美术院校参与到英才奖评选中,那我想我就离这个愿望不远了。现在,真正的艺术诺贝尔奖还没有,我们先从博士以前的学生时期来划分,希望激发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促进交流,这也是我们的核心使命。(采访/许柏成  整理/付朗)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