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门秀敏“损之又损”的艺术效果

门秀敏“损之又损”的艺术效果

时间: 2023-01-17 17:48:47 | 来源: 艺术中国
快讯 >

在《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中提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说:求学的人每天积累一点点,增加起来就会变得很多,求道的人与做学问的人正好相反,要每天丢弃一些东西,丢掉自己的欲望与杂念,要学会放空自己,少私寡欲,才能达到“无为”的境界,只有到了“无为”的境界,便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做任何事情都会有突破。

老子告诉我们做人应该“损之又损”,要不断抛弃掉多余的贪念、欲望,要学会放空自己的灵魂。门秀敏对此有清晰的认识,他没有被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所影响,没有因艺术取得的成就而膨胀浮躁,而是通过“损”不断的使自己静下来,舍弃不必要的社交,损掉自己的贪念欲望,不断对思想进行自我升华,才对宇宙、自然、社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用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来表现自己对自然、社会的一种认识和解释。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既是万物的根源,也是各类艺术百花齐放的根源。门秀敏推崇损之又损、大道至简的哲学及美学思想,他要做的就是要将艺术带入“无”的境界,并在这种“无”的境界中,创作刻画宇宙万物氤氲化生的演进过程,绘就出的画面通过墨色的有机结合,表现出了宇宙化生过程中的中和与平衡,这种画面不仅符合现代审美及价值,而且其绘画语言、形式及思想依然拥有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气息与韵味。

在门秀敏的画面前,会感到再喧闹的世界顷刻间便安静了下来,就连平常被各种压力点燃的躁动的心,此刻也得到了拯救,日常生活中的压力被画面的“静”带走,人得到了释放。这是一股特殊的能量,其来源正是门秀敏“损之又损”不断提升认知与境界后对世界的一种新认识。这是一片纯洁的世界,没有世俗世界的贪念与欲望,只有万物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演进过程,通过笔墨的运动悄无声息的传递给观者,从而能使观者体会到画面的清爽之感,亦成为一道治愈躁动的宁静之光。 

门秀敏“损之又损”的艺术实践不仅使思绪“静”了下来,也让自己的生活与艺术回归质朴之风,让万物在画面中回归最简单、原始的一种状态。常言道:画如其人。细看门秀敏的作品,虽简约却不简单,对于色墨各关系的处理严谨到没有破绽。他的简约是对这个繁杂、无序、嘈乱、条陈众多的现实世界的一种颠覆,然后又用极为严谨的精神塑造出拥有宁静、纯净、稳定的宇宙空间,这是最原始质朴的世界状态。通过这些质朴的作品,我们也能想到门秀敏的生活与创作状态的质朴,必然井然有序洁净透澈,不虚多言,言必有物,追求简单静畅的生活,抛却多余的人生杂念,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没有陷入争名逐利的另一番世界中。

门秀敏在思想上不断的“损之又损”,使得他可以站在一个更高、更远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看待世界,对一些事物上的判断才能更准确,其绘画的变法过程也正是伴随着“损”不断演进,对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刻。从早期山水题材为始,门秀敏经历了打破一些固有的程式化、结构化的绘画语言,最终形成了与传统绘画全然不同的呈现形式,他别出心裁的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意境语言融入在了氤氲化生的彩墨秘境中,散发出特有的崭新的审美气息,让作品更具时代性。门秀敏的作品画面丰富而空灵、色墨浓重却不呆板、构图铺满却气韵律动,传递出他创新中国传统绘画语言的抱负与成果。

通过对“损之又损”的艺术实践,门秀敏把控和简化客观物象,提炼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并在探索出全新绘画形式的道路上不断前进,这个新颖的创作形式是属于门秀敏的,也是属于全社会的,他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融入作品,是其艺术创作的核心,它拥有浑然天成、流畅自然、无拘无束、蕴含哲理、饱含能量的诸多特点。门秀敏的绘画充满探索性与稳定性,他异常自律的用笔、用色、用墨,绝不放纵自己在画面中的自由,绝不贸然加笔、加色、加墨,可以说,他对这三者的使用非常吝啬。也正是门秀敏的这种行为,他的画面才没有任何多余的地方,却反而创造了另外的一种自由,那就是观者发挥想象的自由。作为观者,你可以尽情的沉浸在门秀敏构建的秘境世界中,自由的呼吸与冥想、忘掉真实世界的虚假与烦恼,从而可以获得艺术的本质与审美的真谛。

在门秀敏的作品里,我们知道了只有懂得舍弃,才能得到更多意想不到的获得,才能成功的实现自我突破,感受破茧成蝶后的快乐。

透过门秀敏的绘画实践,也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损”的重要性,舍弃掉那些不必要的名和利,“损”掉贪念欲望,才能得到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一个自由的世界。(文/马方、王旭尧)

门秀敏“损之又损”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