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美妙的小舟》艺术家郑听泉个展开幕

《美妙的小舟》艺术家郑听泉个展开幕

时间: 2022-07-27 09:56:42 | 来源: 艺术中国

艺术家郑听泉个展「美妙的小舟」于7月16日在原自OrigiNature艺术驻舍顺利开幕。因疫情影响,当日的开幕活动取消,改为仅邀请当地居民与相熟驻客的小型私人聚会。本展览将持续至10月10日。

驻地期间,艺术家郑听泉利用自田间、林下、河滩采集而来的材料,在驻舍的后花园里创作了可互动装置作品——「真实」。艺术家将作品周围生长的紫竹、百子莲、溲疏、银杏等绘至其上,晚风来时,影影绰绰。

艺术家采集材料过程中与村民互动

艺术家驻地创作现场

当百子莲的颜色蔓延到那片纯白的天丝麻上,天空开始落雨。

起初是一滴两滴,清脆地落在我的肩膀,随后是桌上的调色板,最后直直奔向泥土。

这方小小的花园是那么亲切。

并不紧贴着地面的草,显出疏朗的样子,有几丛正活泼地探头探脑。淡紫的百子莲,这是我第一次知道它的名字,数不清的伞状小花从光滑挺拔的花葶顶端生出,呈现出一种沉静而温柔的绽放之态。

向前几步,溲疏将自己的枝条舒展开来——在灰褐的枝条上,叶片如同深绿的元宝,一颗一颗地缀在上面。

起风了。

竹叶晃动的缝隙间,无声的涟漪在空气中晕开,它抚过片片银杏,穿过低俯在地的橙红小花,你看见一个与风共舞的白色影子。

我将此方天地短暂地用画笔迁移到画布上,淡紫、橙黄、浓绿,被水洇开的墨色;柔软、坚韧、清瘦气质的枝条;朦胧的晨雾,片片落下的雨……连山风也被浸透在这样的湿润里。

入夜后,无数光点从这里生出,轻盈地漂浮在蝉声与蛙声交织的夜晚。有瀑布自上而下倾泻,显出无穷的光的线路。

暗夜里的星星点点如同萤火,似是真切的存在,它与远处零星的光点呼应,交织出轻盈的夜曲。

环绕驻舍的溪流声,在入夜之后愈发清晰,而画面中的瀑布声,也加入了这场深夜的低语。

那么,什么是「真实」的存在呢?

答案已在这纷繁万千的虚虚实实中,驻足停留。

——郑听泉

郑听泉,真实,2022,综合材料,尺寸可变

本次展览以艺术家郑听泉告别校园生活,步入人生下一篇章为契机,阶段性总结和梳理她迄今以来的艺术创作,展出包含绘画、装置和影像的作品共计15件。展览以「小舟」和「妙境」为线索,徐徐展现郑听泉所看见的生命本质——流动着的生生不息,娓娓道出她所体会到生命境界——至真、至善和至美。同时,小舟亦是她本人,穿梭在这广阔无垠的艺术世界之中,应无所往,而生其心。

郑听泉,云场池记,2022,综合材料,100 × 300 cm

由左至右:
郑听泉,千鹤,2020,纸本水彩、墨,收录于出版物《野有节南⼭》中,28.5 × 20 cm
郑听泉,夏子,2020,纸本水彩、墨,收录于出版物《野有节南⼭》中,28 × 19 cm
郑听泉,草堆,2020,纸本水彩、墨,收录于出版物《野有节南⼭》中,19 × 24 cm
郑听泉,阵风,2020,纸本水彩、墨,收录于出版物《野有节南⼭》中,28.5 × 20 cm
郑听泉,夏作,2020,纸本水彩、墨,28 × 19 cm

左上:郑听泉,石-ESEE,2022,综合材料,113 × 62 cm(含卷轴装裱尺寸)
右上:郑听泉,石象·二,2022,综合材料,16 cm × 21 cm(含外框尺寸)
下:郑听泉,石象·一,2022,综合材料,24 cm × 21 cm(含外框尺寸)

上:郑听泉,心象小景·一,2021,综合材料,20 × 20 cm(外框)10 × 10 cm(内画 )
左下:郑听泉,心象小景·二,2021,综合材料,20 × 20 cm(外框)10 × 10 cm(内画 )
右下:郑听泉,心象小景·三,2021,综合材料,收录于出版物《野有节南⼭》中,20 × 20 cm(外框)10 × 10 cm(内画 )

郑听泉,石之声,2022,综合材料,40 × 60 cm(画作),20 cm × 7 cm × 7 cm (石头装置)

郑听泉,内在光,2022,布面丙烯、墨,70 × 70 cm

展览周边衍生品

展览开幕现场

艺术家郑听泉与策展人汤溪

由于疫情影响,7月17日的「自然中的艺术:银箔岩彩」工作坊参与者也仅限店内驻客和当地居民。参与者们在驻舍的院子内采集了心仪的植物素材,并在艺术家的指导下运用贴箔等技法,绘制出了多姿多彩的小画,温馨热闹的氛围甚至吸引来了邻居家的小狗。

工作坊准备就绪

驻客们在院子里寻找植物



《美妙的小舟》艺术家郑听泉个展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