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王萌:如何透析发生在中国的具有“全球含义”的展览?——从策展理论出发对事实、预期和想象的论述

王萌:如何透析发生在中国的具有“全球含义”的展览?——从策展理论出发对事实、预期和想象的论述

时间: 2022-01-11 00:29:26 | 来源: 艺术中国
快讯 >

摘要:本文从策展理论出发,在全球转型和在地情境的框架中,基于事实判断初步探讨了当前艺术世界所面临的新情况,并聚焦不断增长的发生在中国的具有全球含义的展览现象,从展览内容与版本的变化发现趋势和语境的转换,透析了当代艺术在全球性语境中的某种前景理论,从事实揭示预期和想象。

关键词:全球转型 在地情境 展览版本 前景理论 事实判断

策展的文化理论:全球转型与在地情境框架

全球转型与在地性的问题再次成为艺术世界所关注的议题。历时地看,全球化是人类历史不断发生推进到当下的表述,无论是自15世纪大航海时代和进一步发生的资本主义全球市场与产业链条的催生,还是近来随着全球互联新媒介的链接所带来的信息流动,作为一个共同的结果,塑造了今日世界“全球性”相互联系的基本底盘。然而,全球化并非单一方向的延伸和总是顺畅的关联,而是由多方面的“层次体系”所构成的总和。在秩序与无序、均衡与失衡、差异与共鸣、冲突与合作的多维演化中,在不同阶段表现为不同的问题表征,构成着人类行为的重要根源,也决定着每个层面的社会聚合体中秩序的基础。在这个相互依赖的秩序链条中,特别是在一个更加全球化和相互依赖的世界关联里,如何在非对称关系和不可预测的动态发展中避免结构性不适知觉所引发的结果,已成为全球人在当下共同关注的焦点,这既需要在当今世界“多节框架”中阐析关键性的问题和主要“节”点行为体的逻辑构成因素,也需要进行一种有效而能产生共鸣的理论探索。

如果从被描述为国际秩序与文化关系的建构主义理论出发,为“前景理论”的重新构造寻找方向,必须再次回归到具有普遍性的根源点,即强调人类对于自尊的需求,在这里,还需要加入另一维度,即人类对于发展的需求。在理查德·内德·勒博所发展的理论阐述中,一个模型性的分析是,与欲望、精神、理智与畏惧四种不同动机相关联的世界如何在不同的动机下产生相应的合作、冲突与风险。在一个更为广阔的需要被不断拓展和验证的动态现实中,这些有益的讨论再次启示不同层次体系的行为体在构思“前景理论”的同时,需要将目光投向正在发生的“事实语境”之中,从中提炼出更具“问题化”的新趋势,在透析中识别情况和前景。

尽管在当下“全球转型”的主题引发了不同的“在地情境”,不可否认的是,全球化的世界给各国提供了相比以往更大和更宽阔的选择范围。在艺术世界当中,一种拓展性的变动也在不断衍生并呈现出某种可识别的含义,这对于判断中国在全球转型中的“在地性”关系,从“外需”和“内需”双向需求中得以透析某种基本性需要,“当下性”的框架亟需重新验证。这正是“前景理论”和“自我识别”所不可忽视的现实根据,对于艺术世界和当代艺术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事实判断,随着近年来在中国本土接连发生的一系列在全球当代艺术系统中有重要影响的艺术家个展和群展数量的不断增长,引发了关于展览、中国和全球关系与过去语境具有差异性的问题情境。马修·巴尼、埃利亚松、卡普尔、大卫·霍克尼、路易斯·布尔乔亚、萨拉·卢卡斯、詹姆斯•特瑞尔等等“全球性”的艺术家个展在中国的不断发生,从“展览版本”的层面带来了需要重新判断的起始,这带来的包括但不限于“内容层面”的替换,并不仅是展览内容的更新,而是问题语境变化了,新的情况已不再是对于“85新潮”以来单向度逻辑的延伸所足以应对,而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全球问题链”的到来,对此,对进程与前景的判断是否在“思维底盘”上已做好充分的应对,对认知和取舍等一系列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之间的关系是否具有一致性的思想准备,决定着对此轮“全球化”与“在地化”把握的最终结果。这些情况不能不引起重视。

发生在中国的“全球版本”的展览现象分析

“2020”成为一个关键性的新词汇。它的魔幻性至今还在不断延伸,也调整着全球对未来的预期和想象。在艺术世界之内,具有建构意义的是,对近期发生在中国的具有“全球版本含义”的展览的事实性关注。事实关注成为应对当下转型具有有效性和赋能潜质的视角,在价值判断之前,需要进行充足的对“此时性”的事实关注。艺术世界需要思考的是,全球化已经推到当下状态的展览发生情境是什么?对中国又产生了哪些值得关注的新问题?这些具有未来意义的“前景理论”又在产生何种关联?带着这些问题,从展览和策展的事实出发去思考艺术内在性的预期和想象,就不可回避地需要观察发生在中国的一系列“全球版本”与“全球含义”的展览现象。

值得关注的展览案例包括:

马修·巴尼北京个展“堡垒”(尤伦斯艺术中心,北京)

马修巴尼--堡垒展览现场 -摄影:杨灏-图片来源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作为一个具有全球引领地位的当代艺术家,毕业于耶鲁大学的马修·巴尼最新的创作成果构成了这个展览所要传达的内容,这是艺术家全球第一时间展示的关键地点之一。在这个展览中,装置和影像的互文,构成枪、炮、基座的红铜和黄铜来自于影片中所暗示的“子弹”蛋壳和弹头的两种材质,影片中冰雪山川的自然家园、烧焦树干的脆弱、反复出现的鹰和国旗,作为猎物的狼,三位猎杀的女神,狼群冲进小屋将其蹂躏撕毁的隐喻……马修·巴尼的“堡垒”诠释了强大的互文,线索、文本与动机构成了一个发生在北京的全球版本的展览。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北京个展“道隐无名”(红砖美术馆,北京)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道隐无名 图片来源-红砖美术馆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未思之思图志- 图片来源-红砖美术馆

埃利亚松在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的大太阳令全球的视觉记忆难以忘却那个令人向往的时代。红砖美术馆的这次个展比较系列性地呈现了埃利亚松对透明度和色彩的操纵,弧线与灯光视觉的氛围营造,北欧的视觉和地理文化经验,使用自然的神话学语调将观众带入艺术家所预设的某种奇观现场。这个展览也探索了一种在北京用民营美术馆的方式引进和生产全球性艺术信息和内容的展览模式。

安尼施·卡普尔北京个展“安尼施·卡普尔”(中央美院美术馆+北京太庙艺术馆,北京)

安尼施 卡普尔 (中央美院美术馆)

展览现场向中国观众介绍了卡普尔的基本创作逻辑,也许在卡普尔的每一件作品中都有一个万物有灵的信仰,他对公共艺术和城市在地性使用的“事件性”和制造奇观的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吸引着这个时代人们的观看和期待。卡普尔在北京的这次展览一展两馆,将“卡普尔信息”引入到了北京这个城市,通过北京释放到了中国的艺术世界之中。这个展览持续了美术学院和学院美术馆从学术角度对“跨国合作”的策展努力。

萨拉·卢卡斯北京个展“萨拉·卢卡斯”(红砖美术馆,北京)

莎拉-卢卡斯作品--图片由红砖美术馆提供

作为当年震惊全球的英国年轻艺术家群体(“YBA”)的主要成员之一,卢卡斯所创造的感官体验在展览现场制造了观看的踊跃和刺激感,在文化属性上,尖锐、激进及其与性别有关的讨论萦绕在展厅之中,这种在中文语境中对此类问题的散发带来了全球范围内流行的“性别政治”的话题,整个展览的结构还引发人们对一个人在生命语境中一生模式和过程的喻思,卢卡斯在北京诠释了“震惊美学”尖锐性的后发延展性。

大卫•霍克尼北京个展“大卫•霍克尼泰特馆藏作品及更多大水花”(木木艺术社区,北京)

大卫霍克尼-展览现场 图片来自MWOODS木木美术馆

大卫•霍克尼对欧洲绘画方法具有较为体系性的研究,在当今画坛也成为一个闪亮词汇,他的大水花如同这个时代那些美好的令人回忆的瞬间,具有全球性的含义。木木艺术社区这次将英国泰特美术馆的馆藏带到北京,比较全面塑构了霍克尼的绘画研究和创作结构,甚至展示了他对中国绘画的兴趣。针对一个具有全球影响的艺术家,中国的民营艺术机构再次体现了进行全球叙事的能力。

路易斯·布尔乔亚上海个展“路易斯·布尔乔亚:永恒的丝线”(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

路易斯•布尔乔亚《母亲》,1999,钢,大理石,927.1×891.5×1023.6厘米。泰特美术馆收藏,艺术家2008年提供。图片版权©伊斯顿基金会、VAGA(ARS),纽约。摄影:Jiaxi-&-zhe。龙美术馆(西岸馆),2018年。

布尔乔亚的大蜘蛛在世界各地成为景观,从毕尔巴鄂到东京,从西半球到东半球,成为这个时代的“公共符号”,在创作上她有着法国式的体验,深层心理暗示的含义、纪念碑的属性让生命和身体语汇成为作品中的“丝线”。这个展览在上海发生,展览期间发行中英文画册,使得艺术家的信息更好通过上海向中文世界传播。上海的民营美术馆在全球信息的引入和传输方面发挥了具有全球语境中的在地性作用。

詹姆斯•特瑞尔上海个展“詹姆斯•特瑞尔回顾展”(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

詹姆斯•特瑞尔Image角落投影-图片--SHALLOW-SPACE浅空间-LACMA提供版权归属詹姆斯·特瑞尔,致谢佩斯画廊

詹姆斯•特瑞尔SHALLOW-SPACE浅空间-LACMA提供-版权归属詹姆斯·特瑞尔,致谢洛杉矶郡立美术馆

新媒介和技术美学在视觉艺术界的持续活跃拉起了全球艺术圈的沉浸和体验趋势,这已成为艺术与社会生活领域的新颖话题,作品和展览文本的“可体验性”成为当下吸引关注的诱素。这个展览描述了特瑞尔怎样将光和空间作为媒介,围绕技术、空间和人的体验带给观众从全域装置到反射影像的全新体验。作为“南加州光与空间运动”的先驱艺术家,他的探索更具全球效应,他的作品中的技术美学和媒介方式更直接性地与中国艺术界发生了互动。全球版本的展览和艺术家的探索在新技术媒介的使用方面,通过这个展览得以进入视线,也对中国的“光-空间”技术如何转化为美学和艺术提供了全球标准的案例。

还有许多发生在中国的此类型的展览在不断产生“系列性”的增长,它们在这段时间的发生基本以民营美术馆和学院美术馆这类机构为主要发生地。作为共同现象,这七个展览若似一个能指,流露了两种现实需求,一种是有志于全球影响力的各国艺术家需要将自己最新的创作和最具共鸣性的探索带入全球不同重要“文化体”进行巡展以制造和传播影响力;另一种是中国的许多民营美术馆开始不满足于仅展示中国当代艺术及其文化的某种局限性,渴望引入具有全球艺术史背书的国际公认的大牌艺术家,并通过与他们的合作产生更大的本土影响,在生产“品牌”的同时进一步拓宽国际合作的渠道,有效使用“中国吸引力”并遵循“全球化”的学术规则和策展品质,力求各自的美术馆在全球范围建立更好资源关系。

余论:事实、预期和想象

已发生的现象逐步说明,2020之前,全球视野和互动空间已成为艺术和策展在当下的新现实。中国土地上发生的展览已初步具有“全球性含义”。一方面,中国已成为重要展览全球巡展的重要版图;另一方面从中国策展和美术馆行为出发,在引进或合作型策展的框架中引入了大量重要“全球版本”(版本具有全球性含义)的展览。与此同时,中国方面从自身当代艺术发展“新情况”的角度向全球输出和介绍的策展行为从公立的机构到民间自动,与全球各主要“展览发生体”建立了广泛而灵活的合作机制,各类活跃的官方和民间方式的跨国策展,刷新着策展行为在当代艺术和全球性层面的含义,也在重写着某种“在地性”的文化需求和企图。还有许多作为基本事实的策展和艺术行为,使得21世纪的“全球化和在地性互动”正在形成新型的、具有活力的“联系形态”,初步生成“全球展览发生交互”的既成语境,并在艺术的交往和互动中生产了新的“预期”,在预期中引导了某种全球想象。

全球范围的“人”“城市”“展览”“作品”“阐述”在新的“交往模式”中正在书写来自人类和艺术“本体”层面的新动力。无论外部力量以何种方式作用于这个“新动力”,它都以其内在的方式成为影响和建立今天视觉版图和全球生产的动能,至少作为一种“对冲力”(自律因)成为参与事态和时态的内在需要。在此框架下,透析中国“全球版本”展览发生的基本逻辑,结合近年来发生在中国的具有全球含义的展览中所凝聚的信息趋势,将对于认知今天所处的艺术状态,形成从现实、预期和想象三个层面的透视。

自20世纪的“改革开放”和21世纪“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实践以来,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原有的“中心与边缘”的叙事关系已经不再适应新的形势。中国继续进入某种“全球性”的关系链条之中,全球对中国的需要以及中国对全球的需要正在构成一种21世纪的文化新诉求。在这个语境中,“在地性”是互为彼此的,一方面,中国的“在地性”本身就是一个全球问题;另一方面,全球需要中国的“在地性”为世界提供一个承载和开启合作的场域,从而使得“全球化”得以拓宽范围并继续完成从趋势到实际的“完形”。而中国自身的发展也成为“全球化”的重要部分,供给、调和和满足着世界的诸多层面的需求与想象。同样,中国也需要全球为自身提供相应的承载和合作空间。这种“相互性的需要”是实现充分而完整的“全球化”的基础,从乐观主义和建构主义的角度看,全球性和在地性的良性互动,构成着这个世界的正常化前提,也合理化着人类的某些愿望、预期和想象,使得“美好”的概念得以常规化地嵌入全球运转体系。在策展的文化理论中,如何透析发生在中国的具有“全球意义”的当代艺术展览?这需要在当下“全球转型”的运行语境中去进行更为全面的考察。作为事实,它构成着我们今天的“当下体验”,联系着各国“差异性”中的共鸣机制;作为一种价值判断,它引起对于全球化中的在地能动力、人类愿望、“终极地区”、一体化还是“多节框架”的深度认知。

注:本文的初稿为第三届“策展在中国”论坛论文,收录于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和中华世纪坛编的《策展学丛》(第三辑),2021年12月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此版为最新修改版。“策展在中国”论坛自2018年开设以来,前两届活动均取得了良好的业界反应和广泛的社会反响。继第一届论坛提出“建立中国策展学”的理念、第二届论坛聚焦“策展与时代”的命题之后,2020年“策展在中国”论坛在湖南美术馆举办,选择了具有较强学术关注度和现实意义热点的“全球化与在地化”作为议题,以期达到拓展和深化中国策展学的研究目的。

关于作者

王萌,1983年生于山东,著名策展人和艺术评论家。中国美术馆研究部副研究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会员、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北京美术家协会策展艺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理事。大学与研究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史和艺术管理学专业,长期从事现当代艺术评论和新艺术动向观察,兼及新美术馆学。2010年以来在中国美术馆展览部期间参与组织和策划近200场展览;也有许多独立的策展作品,其策展作品两次被文化部评为全国年度优秀展览,三次被北京市文化局评为北京年度优秀展览。在核心期刊发表10篇论文,发表艺术评论50万字,出版著作成果合200万字。已出版11本学术著作:理论专著有《美术馆作为“文化发生场”的启示:一种新思维的提出》;著有三部实验报告《来自水墨的新语境》《抽象艺术新一代》和《今日绘画中的媒介与方法》;主编三部研究室报告《图像研究室:水墨进程的一种“显象逻辑”》《绘画发生中的观念和语言》《运行中的“非形象”》;主编《中国意志——当代中国绘画》《视觉乐园——于幸泽的艺术世界》《从现代出发》(副主编)《敞开视野:水墨的生态》。主要策展作品有:“寺上美术馆实验室计划”【“今日绘画中的媒介与方法”(第一回)、“来自水墨的新语境”(第二回)、“抽象艺术新一代”(第三回)】(被文化部评为2013~2014全国优秀展览)、“正观美术馆研究室计划”【图像:水墨进程中的一种“显象逻辑”(第一回)、绘画发生中的观念和语言(第二回)、运行中的“非形象”(第三回)】(被文化部评为2015全国优秀展览)。

 


王萌:如何透析发生在中国的具有“全球含义”的展览?——从策展理论出发对事实、预期和想象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