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刘建华谈公共艺术:走出工作室是作品生命的一部分

刘建华谈公共艺术:走出工作室是作品生命的一部分

时间: 2021-10-09 16:26:41 | 来源: 艺术中国
快讯 >

由北京SKP主办的“北京SKP艺术橱窗大家系列-刘建华”展,于2021年6月18日启幕,2021年9月24日结束,为 公众带来了为期三个月的视觉与精神的双重享受。展览展出了著名艺术家刘建华先生的两件不同阶段的代表作品《日常/易碎》与《迹象》,展示了刘建华先生创作历程中从社会性到神性的“绝对精神”。北京SKP大家系列目前进行到第六季,陆续有隋建国、方力钧、谷文达、展望、何云昌、刘建华六位当代艺术史上代表性艺术家的代表性作品在这个无墙的美术馆中展出。本次展览,我们就当代艺术的普及性问题问题和刘建华先生进行了深度访谈。

刘建华谈公共艺术:走出工作室是作品生命的一部分

刘建华,《迹象》,瓷,可变尺寸,2011,北京SKP

循着您创作的三个不同阶段,您如何理解当代艺术与他的观众?您是否会留意参观您展览观众的反应?

刘建华:我不会那么太在意观众的反应,我觉得观众他们的知识面、兴趣点,文化背景,个人的一种教育都不一样。但是我觉得当代艺术很有意思的一点,它是以比较敞开的包容性姿态去跟观众互动交流。

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会让观众充分去感受到什么是当代艺术,了解到当代艺术不同的表达,与传统的艺术的不同。各个时期有很多不同的、好的艺术的创作和积累,人类文化本身就是这样发展延续的模式。也许我们现在做的也是在丰富文化艺术形态中的部分,这个是作为今天艺术家比较有意义的一个方面。

我个人做作品,从来不要求我的表达是给观众唯一的信息,作品离开工作室后,会在很多的空间置放,让观众去面对它,观众一定需要自己去读。

至于观众怎么去面对他,他们接受度有多大,这个不是艺术家所能够控制的,希望观众在面对他的时候,完全是以一个开放的姿态让观众去评判、去感受、去进行交流,这个比较有意思,这也是当代艺术的一个价值。

刘建华谈公共艺术:走出工作室是作品生命的一部分

刘建华,《日常·易碎》,2003年“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图片版权:刘建华工作室

刘建华谈公共艺术:走出工作室是作品生命的一部分

刘建华,《梦想》,2006年“第一届新加坡双年展”,雕塑广场,新加坡,图片版权:刘建华工作室

刘建华谈公共艺术:走出工作室是作品生命的一部分

刘建华,2011年,《啸墙》,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图片版权:刘建华工作室

您如何看待艺术的大众普及?您跟世界著名的美术馆都有过合作,您如何看待美术馆在整个艺术推动过程中的作用?或者你在个人艺术创作过程中有没有形成什么特别的互动?

刘建华:艺术需要交流,需要很好的空间,需要传递有意义的价值给大众。在世界各地很多一流的美术馆,他们正在承担的就是这样的责任。在看一些国家的很重要的美术馆的时候,发现他们美术馆的教育功能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可以从他们观众的流量,排队的状态、收藏系统、公共教育系统,这些非常重要的部分去感受,不管你是什么样国家的人,这些文化艺术的资源都是人类共享的。

我们今天应该是以一种非常开放的方式去面对这些东西,而不是去拒绝。拒绝就会闭塞,就会封闭,只有开放去了解,才能知道艺术的魅力,知道艺术发展对人类的价值。以前在一些国家参与展览的时候,与一些美术馆有过交流的机会,你可以有强烈的感受,当然中国现在这些年,美术馆系统在不断的完善,也在努力的发展过程中。所以这个对我们来说,作为中国艺术家非常重要,因为最终中国艺术家还是应该立足在自己国家的系统里面,为国家的艺术文化发展的系统产生价值,只有你有这样的一种厚度的时候,出去交流时才会引起别人的关注,才会引起别人的尊重,这个是毫无疑问的。所以作为中国艺术家,也希望中国美术馆系统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再推进和发展。

您如何看待艺术的大众普及的当代模式?

刘建华:现在社会发展非常快,特别是自媒体发展之后,整个文化艺术有很多不同的表达。作为艺术来说,它面对观众运用媒体,艺术参与媒体,改变了社会发展的一种模式,其实是挺有意思的。我们在看到很多一些公共平台所产生的一种能量,有时候一些当代艺术作品也很难说是否是跟大众已经产生了关联性,或者大众做的一些有趣的行为,挑战,是不是也已经纳入了当代艺术的一个范畴?需要去更宽泛地感受和认可。所以这一点来说是当下这个时代所带来的很大的一种变化。当然任何时代它都有局限,也有意思的、值得我们去推动的方面。那么作为艺术家,可能这些是必须要经常去思考,来进行一些交流的方式。

您参与过世界很多著名的公共艺术项目,您认为公共艺术对大众与社会的最高价值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刘建华:公共艺术的项目,跟专门在学术机构里,包括三年展、双年展、一些美术馆、艺术机构,画廊展览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不同在于就是它的辐射度,公共空间是容易引起大家关注的地方,所以艺术家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可能更多的是把自身作品的价值,个人的价值观,还有包括个人的作品的意义置放在空间里面,让不同的观众去感受,去进行引领。因为公共空间有时候它会超过一般的白盒子美术馆的功能性。

当然在进行公共空间艺术项目的时候,它的系统性也非常重要,它的团队策划,包括对艺术家资金的支持,展览之后的作品的维护,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一些技术环节的东西,但是在中国要达到一种真正的公共空间这样的系统其实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因为公共空间里面的展览、作品,给到艺术家表达自由的权利,其实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尊重了艺术家,让艺术家有空间去进行自己作品的表演,让观众能够看得到艺术家真正发自内心,在没有任何干预的情况下所创作出来真实的作品,而不是经历了环境或者机构的限制以后变了样的作品,那样的话就可能没达到一种公共艺术的的辐射效果。

刘建华谈公共艺术:走出工作室是作品生命的一部分

艺术家 刘建华

艺术家简介

刘建华,1962年出生,现生活和工作在上海,他以综合材料为主要媒介,是中国当代艺术领域最具实验性、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



刘建华:走出工作室是作品生命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