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徐适新意象作品展”亮相美克洞學館SKY空间

“徐适新意象作品展”亮相美克洞學館SKY空间

时间: 2021-06-21 17:22:37 | 来源: 艺术中国

2021年6月19日,“徐适新意象作品展”在美克洞學館SKY空间正式开幕,本次展览由奥斯塔普·科瓦利丘克策划,汇聚了著名艺术家徐适的40件艺术作品,陈列于二层艺术空间与三层SKY空间。

徐适是中国新意象油画代表艺术家,也有“色彩作曲家”之称。他对于色彩有着敏锐而精准的掌控力,作品常展现出音乐般的韵律感,又极富意境与哲思。

艺术家徐适

“著名艺术家徐适的新意象绘画作品运用抽象表现形式,但在作品中洋溢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里面,画面非常注重留白,而欧美画家表现抽象绘画时往往会把画面全部涂满,我非常欣赏徐适的新意象绘画风格,他的画面空间不是很实,并没有面面倶到,但这使画面带有很强的空气流动感,甚至能品味出一些哲学的意味,这是一个艺术家最为宝贵的,我看过很多欧美画家的作品,相比较起来,画面留白强调线条的丰富变化,使画面更多想象空间。徐适是中国艺术家,所以在作品中,我会看到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痕迹,在他的新意象绘画作品中,感受到哲学的思想,有自己的哲学观和独特感受,这种新意象绘画,在艺术表现性上,是个人的思想和情绪的表达。”


——乌克兰国立美术学院副院长、著名美术评论家、博士生导师

“徐适新意象作品展”策展人奥斯塔普·科瓦利丘克

展览现场

开幕式现场,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人战宇带来了优雅的琵琶演奏,为嘉宾呈现完美的视听盛宴。

开幕式现场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人战宇正在演奏琵琶

在艺术家分享环节,徐适讲述了自己由早期根据机器轰鸣创作异形作品,到如今以音乐为创作灵感的变化历程,并结合“通感”的概念与知识,介绍绘画与音乐这两种不同艺术形态的通感表现,以及其间的联系与转化。他提到,在生活体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绘画与音乐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态,它们之间的通感主要表现为:听声类型、以耳为目、耳中见色、眼里闻声、无形无象与造响无声。

开幕式现场

让色彩“动”起来、“响”起来、“节奏”起来,形成画中有乐、乐中有画的动情境,是徐适的新意象作品所追求的境界。绘画是空间艺术,以视觉感受,把生动的情状凝于一瞬,把形象展开并在空间突破传统视觉的范畴(边界),音乐是时间艺术,以听觉感受,以运动形式表现万象。绘画讲究形、色、质的点线体面造型手段,而音乐注重节奏、旋律、音色和声音调和力度。绘画笔触有细腻、有狂放,音乐节奏也有舒缓、有紧张;绘画构图有稳重、有动感,而音乐的行进也有稳定、有自由。培根曾道出其中联系:“绘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图画。”绘画笔触讲“节奏”,音乐和声也有“色彩”,如暖色调“红橙黄”相当于音乐中的大调式,有温暖、热烈之感,冷色调“绿青蓝”相当于音乐中的小调式,则有寒冷、平静之感。

展览现场

徐适自1985年开始通过绘画表现音乐,至今已有36年时间。他分享了自己的新意象绘画创作理念与心得体会,讲述了如何通过作品情绪化表达,关注当下人们的情感,打开开放对话的通道。他谈到自身的创作得益于中国优秀传统艺术的滋养,如壁画、商代青铜器,汉画像砖、明代的瓷器等,同时,他总在音乐中找寻、体会丰富而细腻的情感,并不断向内心追问。关于审美,他表示需要捕捉与领悟色彩的时代气息,提炼更纯粹的视觉语言,研究空间转换所产生的节奏韵律。此外,还要使画面更具独特的个人绘画语言,并具有当代性、更为国际化,艺术不能保守、没有时代感,也不能过于大众化、走向低俗,创作过程中需要思维上的穿越,跨越文化的界限,表现当代人的情绪化状态。

展览现场

对于艺术语言的运用,他讲道,线是中国绘画造型的媒介,放射线比曲线有爆发力,速度改变韵律美,每一根线条都反映心弦的律动,追求艺术上的自由的释放。而空白形成一种动势,气韵生动,红色块则如同跳跃音时般,表达着情绪。他几十年一直围绕音乐做情绪表达,以平面通过色彩和肌理表现三度空间的效果,“听-音乐节奏,触-画布,视觉-空间关系”,力求突破传统视觉的范畴,扩大艺术的边界。

(左二)中央电视台著名导演闫东、(左三)著名艺术家徐适、(右二)德滋画廊总经理白洪、(右一)美克洞學館艺术总监胡志亮

徐适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学者、博士生导师王灿龙

徐适同德国美茵茨音乐学院著名钢琴家高海红

徐适同《21世纪美学纲要》主编郭连章

徐适同著名表演艺术家、画家张金玲

“跳跃的音符驰驰张张,谱奏得这般不同凡响,人们眼里的所见所望,画家笔下的全新意象。”新意象动态地展示了意象的概念,新意象绘画强调虚无中的韵律和节奏,象由心生、随心所欲,自由地表现,自然地生长,随性地生发,色彩与线条的造型求得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状态,使新意象绘画更为贴近“不求形似、但求神似”的真谛。

开幕式研讨

XUSHI徐适|“色彩作曲家”新意象油画的当代性

文学艺术创作无不表情达意,从大的方面来说,各种文学艺术形式表情达意都由创作主体根据自己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观察和体悟,塑造特定的艺术形象来完成。从文艺美学的角度来说,这种艺术形象就是意象,或者说是构建意象的基础。凡意象,必寓意,因此,意象实际上是寓意之象。这种寓意之象可作具象与抽象之分。具象诉诸人们的感官,比如视觉、听觉等;抽象诉诸人们的心智与思维,它需要人们将物化的具象投射到大脑的认知域经过逻辑建构来完成。

绘画是一种视觉艺术,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这两种艺术创造意象的手段和方式不尽相同,视觉艺术的直接表现就是形象,如寓深意于这个形象之中,即完成了美学意义上的意象;听觉艺术的直接表现是声音,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变化来表现旋律,还不足以成为美学意义上的意象,还需要赋予旋律以某种特定的哲理情思,只有这样,才能完成美学意义上的意象构造。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学者、博士生导师王灿龙先生在“徐适新意象作品展”开幕式研讨中发言

传统的绘画是写实的,无论是具象还是抽象,基本上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等的真实摹写,比如人们在欣赏传统的绘画作品时,无论面对的是人物画,还是花鸟画或风景画,许多人主要关注的是“像不像”、“真不真”。即使最终人们要寻求其意象所在,这个意象也是建立在“像”与“真”的基础上的。

徐适先生的油画创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不再拘泥于纯粹的“摹实”“写真”。他的绘画作品呈现的不是按比例放大或缩小的人物花鸟、山水风景,而是构图新颖别致、线条灵动活泼、料块参差刚劲、色彩浓烈鲜艳、虚实搭配讲究、内涵高远丰富的宏大制作。他的作品注重创造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意象,即新意象。

德滋画廊资深策展总经理白洪先生在“徐适新意象作品展”开幕式研讨中发言

徐适先生的新意象绘画通过色彩、线条、模块、虚实等元素和手段,将自己对大自然天籁之声和音乐大师们的美妙乐音的独特体悟以及由此产生的灵感挥洒到画布上,人们看到是一幅幅画,而实际上每幅画都是一曲凝固的音乐。观众面对这些画作,在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获得唯美的视觉享受的同时,会情不自禁地沉思静听,此时仿佛又进入一种和声共鸣的氛围中,视觉感受转换为听觉感受,画作中的色块和线条好像变成了跳动的优美旋律,于是便获得一种独特的艺术体验。这是传统的绘画作品所无法给予的,所谓新意象的说法,正是着眼于此。

音乐是流动的音符,线型呈现,但它的表义和内涵却是立体的,有结构、有层次的。这是徐适先生对音乐的感悟得以通过绘画予以展示和表现的一个现实基础。油画不同于水墨画的一个重要之处是,油画可以通过颜料制造层次,有高低起伏,可以疏跌,可以峭拔,正是基于此,油画与音乐有了很好的契合点,可以对接与融通。在这个基础上,再通过色彩的调制、搭配与渲染,一种多结构、多层次的绚丽意象便形成了。如果说,传统的意象更多地体现为具象,那么新意象追求的是从具象到抽象的升华。

开幕式现场

徐适先生喜爱音乐,对音乐有独特的感受和体悟,他利用手中的画笔传达自己的音乐感受和体悟,通过画作与观众产生音乐的共鸣,这对于绘画艺术和音乐艺术,对于这两种艺术的爱好者,都是一种福音。这应该是其作品在国内外广受关注和青睐的原因。

我们祝愿徐适先生的新意象油画创作取得更大的成就!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学者、博士生导师王灿龙

“徐适新意象作品展”亮相美克洞學館SKY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