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我是自己的陌生人——姚志燕艺术作品展于成当代艺术中心开幕

我是自己的陌生人——姚志燕艺术作品展于成当代艺术中心开幕

时间: 2021-05-12 16:18:17 | 来源: 艺术中国
快讯 >

开幕式现场

2021年5月8日下午,由策展人冯博一策划的艺术家姚志燕北京首展《我是自己的陌生人——姚志燕作品》在798艺术区成当代艺术中心开幕。

此次展览呈现了姚志燕2018-2021年最新的创作履迹,18幅油画和33幅水彩、素描,针对于现代化城市中“陌生人”的概念,视觉形象既幽默,又荒诞,且黑色。

展览现场

2021年5月8日下午2:00-3:00,由策展人冯博一主持、嘉宾王晓松、刘卓泉以及艺术家姚志燕的学术对话——《我们特么都是陌生人》在开幕式之前,进行了一个小时的在线直播。

此次直播对话围绕着姚志燕的创作实践及参展作品,针对“陌生人”的概念和现象展开讨论。姚志燕笔下的“陌生人”,不仅是某个来自外来或潜在的让人感到疑惑的“异乡客”,更多地是指我们日常生活,尤其是在网络空间中,我们和匿名的陌生人在一起的共同境遇,抑或使自我,包括我们,都迷失在陌生人的群体里。

展厅现场

姚志燕笔下的“陌生人”,不仅是某个来自外来或潜在的让人感到疑惑的“异乡客”,更多地是指我们日常生活,尤其是在网络空间中,我们和匿名的陌生人在一起的共同境遇,抑或使自我,包括我们,都迷失在陌生人的群体里。瓦尔特·本雅明曾在《莫斯科日记: 柏林纪事》里写道:在城市中,一个人可能在“由街巷和地下道组成的迷宫”里“迷失自己”。但如果你想在城市里迷失,就像一个人迷失在森林里那样,则需要练习……

展厅现场

灰色是姚志燕艺术的主色调,它让画面里单纯的颜色有一种略带忧伤的艳丽;灰色又是姚志燕信仰的颜色,他把艺术的见证拉平放到生活中,让它作为造物在世间的见证并中和、抵抗随时降临的悲伤。

展厅现场

展览在798艺术区成当代艺术中心举办

展览海报

姚志燕

姚志燕出生于武汉,1992年定居深圳。早年开始探索不同的艺术媒介的可能性,并与艺术家、美术馆及不同机构进行合作。一直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美国的机构捐赠绘画作品。作品多次受邀参加中国、德国的展览。

姚志燕:那些灰色的见证

王晓松

在广深铁路线上短暂停靠之外,第一次落地在东莞经停是与姚志燕一起。怀着对东方阿姆斯特丹的不光明想象,大中午在大太阳下四处盯着乱看,想找一个地标性建筑做参照。地方的朋友笑着说东莞就是珠三角小镇群,是“去中心化”城市。当天晚上在韶关泡温泉,洗涤灵魂之后,第二天游南华寺。寺内中庭内有棵菩提树,看过铭牌,忘了年份。当我在菩提树下悟道而不得的时候,姚志燕绕到殿内佛像后,低声向僧人陈述一行北来意。或许受他为朋友祈福的诚心所动,有缘得见六祖真身。姚志燕日常中总有奇事奇遇奇语,他总能把每一段认识、每一次相遇真诚地交给“当时”的造物主。那次我们从红尘中一等富贵地糜烂地再到南禅祖庭,恍若一生的行迹,有人浑沌有人则不断向真身敞开,泽被亲友。

展览作品

姚志燕生在武汉、长在武汉、在武汉读书上大学,先天有“江湖”气。画班玩伴中有几位日后名家,在江湖上名字闪亮。作为中国的“江湖”城市人,姚志燕的江湖充满了烟火气,但没有笑傲江湖的极致洒脱和追名逐利的必死之心。所以,他在历史转弯处不会奋不顾身,而是下意识地做自我保护,在1992年从武汉的江湖到了特区的试验田。钟刚主持过一个系列的深圳艺术(史)访谈,多少能看出艺术家在这座城市的绝对时间里是没有存在感的,大多数的艺术和成功学不是一条线上的蚂蚱,在深圳做艺术的事往往在深圳艺术家之外发生,姚志燕代表了“土著”深圳艺术家的一面。

多年以后,深圳艺术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华强北时刻,大家都飞奔着往前跑,爱艺术者不少,闻风而动的投机者更多。姚志燕有个“飞猪”的系列小漫画,以特有的姚氏幽默看待那些挤着爬上这个“风口”的“猪”,但是他自己却对江湖风云依然谨慎、踟蹰、犹疑,虽然他的创作已经成为深圳重要的艺术见证。在艺术的风起之前,姚志燕在无数个夜晚游荡在城市的背面,用照相机记录着城市工厂堆砌起的幻境城市的不同版本,尤其是那些被夹在新兴超级城市里“深一代”青春期的孤独、敏感和压抑。2009年,在当时巴布画廊王丰女士的支持下,我给姚志燕做了一个摄影展“夜游神”,展览(不幸地)与富士康的“连跳”事件前后发生。作为一位老师,姚志燕非常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这又促使他在艺术创作之外坚持做艺术疗愈的工作—— 不是从心理学、精神病学而是从艺术史、从艺术的创造力中寻找资源。我不清楚富士康事件与今天城市青少年心理问题之间有无必然的联系,但在那之前我就从医学界了解到很多有关深圳人群健康状况的信息。不管你是否觉察到,空前的心理危机已经蔓延到了几乎每一个人身边,我们的肉身从都没有这么沉重过。姚志燕曾经非常迷恋德国艺术家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基弗作品中纠缠的毁灭力量和救赎意识隔空传递给姚志燕许多东西。我不知道这对他个人道路的选择产生了什么作用,但我知道他终于告别佛祖安定了下来,至少不再凌晨给我打电话了。然后他用了几年的时间,读书、学习、奉献,专注于内心世界的清理,并把他在灰色世界里不忍放弃的热心和幽默,传递给认识和不认识的人,那些让人融化的“飞猪”就是见证。

展览作品

姚志燕的作品有大众流行的潜质,特别是他对画面符号所做的白描式处理,在不同阶段总能迅速创造出一个具有高度辨识度的符号。这与他平面设计的专业出身有关——或许有不少人用过的某知名品牌安全套说明书上的示意图就出自姚志燕之手——至于这是一件功德还是罪过,不在艺术评论范围之内,用户说了算。姚志燕近期的作品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以类型化人物为主体,一类是从前者中抽离出一条红线分出的另一个抽象系列(抽象系列需另文单独讨论)。在前一类作品,人物符号有多个大众文化的信息源,但减弱其表意的独立性和情感的复杂性,把它简化处理为大众文化中熟悉的陌生人,这样观众就不会下意识地猜测“他们”的背景而直接进入画面预设的情境中。熟悉平面设计史的读者,应该能从他的符号使用、正负形(色)的处理中看到某些广告作品的影子,而且这些广告本身又是不断被设计师、客户和社会修正、挪用后的一个动态过程,它们在不同环境下传递着不同的信息。这一层是对经典的、大众传媒的引用。在情境处理中,姚志燕使用了大量的图像隐喻,这些对标的是艺术史古典绘画中圣家族及相关故事的图像或结构类型,圣像传统与大众表达融在一起构成了作品的第二层或者说观念主体。在艺术和设计知识之外,姚志燕花费了几年时间专注于基督教经典文本的阅读和研究,并将自己的阅读体会与生存体验联系在一起,那些俗世生活中看到却无法言说的东西才有了如此面貌。

姚志燕不是一个彻底的、大无畏的人,也不是一个懦弱的、胆小怕事的人,他一直站在俗世的中间值上;他没有饱读诗书,也没什么高深的理论;他对世俗有很深的依恋,谈资不少,漂浮然而却不轻浮。就是在这样一个普通人的艺术中,散发着的普通生活的微光,受惠于他对待每一段生活的真诚,以及对真诚的笃信。姚志燕把一个人物符号逐渐扩展出的神圣家族叙事,就像一部流行电视剧或图像小说,这是他的形式特点也是核心价值之一。这些作品前后可能没有情节关联,每“集”独立成片,充满了市井的幽默、天真和让人忍俊不禁的小心机,而无名的“演员”在灰色的无背景叙事中进行着各自的见证。灰色是姚志燕艺术的主色调,它让画面里单纯的颜色有一种略带忧伤的艳丽;灰色又是姚志燕信仰的颜色,他把艺术的见证拉平放到生活中,让它作为造物在世间的见证并中和、抵抗随时降临的悲伤。

展览作品



姚志燕艺术作品展于成当代艺术中心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