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艺术进社区第一回:告别与遇见——请预约您的生活

艺术进社区第一回:告别与遇见——请预约您的生活

时间: 2021-05-09 00:18:08 | 来源: 艺术中国
快讯 >

艺术进社区,第一回:告别与遇见——请预约您的生活

艺术总监:游彬彦

学术顾问:游晓林、郑川、陈辰

策展人:杨彪

学术支持:崔付利、李明明

总协调:蒲实

策展执行:易苑风、许永平

视觉设计:何瑞

特邀艺术家:唐勇

参展艺术家:韩易非、李园园、刘旭鹏、唐峥妍、魏文静、王德晓、尹艺灵、字建芳、张作客、MO方小艺术家(李瑾镒,魏子申,李羽丰,杨晨希)

开幕时间: 2021 年 5月9日10:30

展览时间:2021 年5月9日 -2021 年 5月 31 日

展览地址:文轩艺术中心(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二街886号)

主办单位 :成都高新区社区发展治理和社会保障局

承办单位 :成都上乘陈设艺术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成都高新区石羊街道盛华社区

前言

/杨彪

2020年,一场全球性疫情的突然爆发,稳定不变的生活秩序成为不可能,城市生活回归到一种“自然状态”。“生活”在漫长的岁月中是不完善的,它总是不平静地向前运动,力图以新的形式来重建秩序,在每一个不确定的明天,人类应当如何与城市/社区协调发展?

《2020—交流的方式》张作克 纸本水彩 纵60×横80cm 创作时间2020

《No Regrets》,石板印刷+手绘,尺寸可变,2009年

《平衡》作者:唐勇互动装置300×300×30cm2019

第一回合以“告别与遇见——请预约您的生活”为主题,将社区重塑为一个文明和平等的公共场所,实现学校、家庭、街区一体化,修复社区的邻里关系,寻求文化艺术困局的刺点,探讨后疫情下日常生活的处境——人的精神与自我的回归。关于艺术应该是一门必修课的思想,即便是在今天也仍然是一个尚未实现的目标,我们应当将大众作为艺术家来培养,而不是把艺术作为广告业生产活动的一个部分来教授。第二回合的艺术创作以“社区互动,共同创作”为主,以艺术项目的形式介入社区生态,丰富社区艺术活动内容,以过程的形式,与社会大众共同完成作品,过程是作品完成的一部分,为观众提供交流与认识的平台。 展览邀请成都、重庆双城艺术家共同参与,江天一色、携手同行,“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回应新期待。”

MO方小艺术家,51.5X37.5,2021年

韩易非,《比水轻的生命》,尺寸:可变,作品材料:综合材料,创作年份:2020年

名称:《眼镜之下》 尺寸:75×280cm×2幅 材质:亚克力 创作年代:2020

安东尼·吉登斯在《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中认为: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使得“以社区为中心”不仅成为可能,而且变得非常重要……“社区”不仅意味着重新找回已经失去的地方团结形式,它还是一种促进街道/城镇等更大范围的地方区域的社会和物质复苏的可行方法。艺术介入社区,要求“艺术家”结合城市和社区的文化、经济和环境,进行多样性的社区公共艺术创作探索,达到吸引居民参与,实现相互交流的目的,社区认同团结的诉求。活动的举办必将丰富社区的文化生活,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促使艺术融入公众生活,实现日常生活艺术化和艺术大众共享化。伴随居民个体意识的觉醒,从而使公民积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社区服务,促进社区民众介入公共文化发展的监督与管理,为社区的精神生活注入更多的文化艺术人文关怀,在多元性和包容性的姿态中,促进社区的复兴与发展。

唐峥妍,70x70cm2020年布面油画,“蓝色的风景”

王德晓作品

系列一《束缚之箭》 55.3×39.6㎝版画  李园园  2020年  

尹艺灵作品

字建芳 艺术疗愈屋

艺术场域所关心的是记录过去的历史,而我们所感兴趣的却是某种更能充分解释前景的发展——未来的“艺术”表达——在艺术界的边缘地带寻找一种可能性:即去专业化、去中心化的表达。未来已来,但我们却无法预见其性质,“心存敬畏,行有所止”,在每一天都是告别与遇见的当下,现在的社会更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所以我们应当学会在偶然性中等待。“移动美术馆”的理念将会拓展选择的宽度,以多元的文化力量、丰富的内容、包容的姿态,欢迎寻求位置的人们到来——告别与遇见:请预约您的生活。



艺术进社区第一回:告别与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