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廖邦铭:硬核攻坚”展览及研讨会在白域艺术空间举办

“廖邦铭:硬核攻坚”展览及研讨会在白域艺术空间举办

时间: 2021-04-25 22:18:00 | 来源: 艺术中国
快讯 >

展览前言

开幕式嘉宾签到

开幕式嘉宾签到

4月17日下午2时,由严颉知行馆、白域艺术空间主办,《传承》栏目组、生命艺术传承俱乐部承办的“廖邦铭:硬核攻坚”研讨会及同名展览在白域艺术空间成功举办。出席研讨会及展览开幕式的嘉宾有中央美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外国美术研究室主任王端廷教授,艺术批评家杨卫,批评家高岭,批评家、策展人吴鸿,批评家段君,艺术家廖邦铭、段延安,以及收藏家黄严颉。

开幕式现场,艺术家廖邦铭与策展人王春辰

开幕式现场,展览出品人黄严颉致辞

研讨会开始前,廖邦铭身着白大褂,手拿听诊器,为嘉宾现场“诊断”。王春辰首先介绍了做此展览的机缘——曾在网上阅读过不少廖邦铭的文章,认为他作为艺术家思考一些艰深的问题极为难得。同时,这些阅读写作也为他的艺术实践埋下了根基。结合时代背景,王春辰认为疫情是一个节点,他连续发问“我们今天还有必要对艺术发声吗?该如何讨论艺术?艺术在今天又扮演了什么角色?”

杨卫介绍了廖邦铭从90年代学院派的创作到新世纪观念形态的转变,这种转变最终解决了他作品中蕴含的纠结——很多思考和郁结的东西得以抒发。杨卫认为廖邦铭极为敏感,具体体现为对“图像、词语”的敏感以及作品中蕴含的“关系”问题,并表示此次展览是廖邦铭长期以来对词语的思考与视觉图像的有效连接。

开幕式现场,批评家高岭致辞

开幕式现场,批评家吴鸿致辞

高岭认为,廖邦铭的艺术特点是把自己的思考落实在视觉化过程当中,词与象、词与物的关系在此次展览中得以集中体现,但是词、物、象三者的关系需更加强化。他认为作品中单独使用文字或图像的力量反而大于文字和图像的组合——“因为互相有参照,有时就会在获得相得益彰的效果的时候互相抵消”。

王端廷介绍了行为艺术在中国发展的重要历史节点以及观念艺术演变的四个阶段,他认为廖邦铭的创作是一个不断从外界社会向个人内心回看的过程,“动作”的过程是廖邦铭对词与物、词与动的表现。他对行为艺术给予肯定——“相较于其他艺术门类,行为艺术是捍卫艺术自由、拓展艺术边界是走的最远、影响最大的一脉”。

艺术家廖邦铭现场行为表演《走金线》

艺术家廖邦铭现场行为表演《走金线》

吴鸿则认为,廖邦铭的创作仍属于观念艺术的范畴,只不过这种语言方式被行为艺术家大量使用之后,就被认定为是行为艺术的方式。吴鸿从语境的视角出发,认为此次展览的重点在于语境,随即他以开灯和关灯两种展览现场的状态回应词语的能指和所指在不同的语境下的衍生关系。

段君认为廖邦铭的创作非常简练,使用个人化、私密化的场景和道具,强调每个微小的动作、个人的努力和力量,虽然无效但仍要发声。他认为廖邦铭的作品不纯粹是行为艺术,其中出现了探索影像语言的影子。他表示,廖邦铭目前最核心的问题在于影像语言的探索和所要表达东西的对象是否构成了其创作的障碍。

舞者表演

段延安以一名艺术家的角度对廖邦铭的作品发表了见解,他认为廖邦铭作品的可取之处在于那些“微动作”,但是作品中存在太多强化的东西,应平常化一些,即不经意的发现。

黄严颉从收藏家的视角出发谈及寻找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心得,她认为廖邦铭的作品蕴含一种“生命艺术”,表示用收藏、赞助的方式支持艺术家创作,并希冀跟各位嘉宾并肩在中国未来的艺术发展上。

艺术家廖邦铭现场行为表演《金盆洗树》

艺术家廖邦铭现场行为表演《金盆洗树》

下午4时,“廖邦铭:硬核攻坚”展览正式开幕,策展人王春辰对“硬核”作出解释,即“针对艺术,在当下做些什么”,他表示,要应用艺术的方式证明自身的存在。吴鸿表示,纵然面对多方压力,不乏有好的艺术家、好的作品值得我们去尊重、关注。杨卫认为艺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艺术家一生为之奋斗,正如廖邦铭“十年磨一剑”,虽然十年没有做过展览,但从未停止创作。高岭认为艺术是个人的一种修行,是一种选择,艺术的魅力正在于其有很多不可替代的东西。出品人黄严颉表示将呼吁更多的人做艺术赞助人,为艺术的发展贡献力量。(文/谢璞玉)

专家研讨会(出席人员:黄严颉、廖邦铭、王春辰、段延安、王端廷、杨卫、段君、高岭、吴鸿)

专家研讨会现场

专家研讨会(左:出品人黄严颉,右:策展人王春辰)

专家研讨会现场(左:吴鸿)

专家研讨会(右:杨卫,左:廖邦铭)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廖邦铭:硬核攻坚”展览及研讨会在白域艺术空间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