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康俐:虚拟策展实验室——用“傻瓜相机”般的亲和力玩转专业策展

康俐:虚拟策展实验室——用“傻瓜相机”般的亲和力玩转专业策展

时间: 2021-01-31 23:47:25 | 来源: 艺术中国
快讯 >

2020年10月30日,教育部发布了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中央美术学院“虚拟策展实验项目”获评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该评选经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申报推荐,教育部组织网络评审和会议评审,共计认定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560门,其中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327门。此次认定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共涉及26个学科,艺术学类首次参评此类教学项目。艺术中国特此专访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办公室主任、实验室副主任康俐,具体介绍与分享虚拟策展实验项目及其在教学中的使用与推广。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博物馆虚拟策展实验室副主任康俐

艺术中国:康主任您好,作为虚拟策展实验室筹备、落实与教学的主要执行人,我想首先请您介绍一下目前虚拟实验室的工作内容、课程安排,包括相关的校内选课机制与学生参与度。

康俐:虚拟策展实验室的自身定位是一个面向全社会公开开放的实践平台,在教学上的运用,首先是立足于中央美术学院,其次也非常欢迎全国范围内其他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的使用。

在中央美术学院的使用规划中,目前是面向两部分学生:一部分是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的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艺术展览策划管理工作室与美术博物馆管理工作室在本科三年级、四年级的课程中都会运用到实验室的策展系统,本科三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以课程作业的形式使用,而对于毕业生年级,他们将会更加完整、更加全面的使用策展系统去完成毕业展览的内容。在研究生层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的专业方向有很多,目前展览策划、美术博物馆等相关方向的同学会将其运用到策展系统中,并且专业相关性会更加密切一些。

虚拟策展实验项目

此外,策展系统还依托实验室,在每年五六月份面向全院本科生开设一门叫“策展实践”的公选课。因此,运用虚拟策展实验室的学生不仅限于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范畴,还包括城市设计学院、中国画学院,理论专业的人文学院,甚至一些首饰专业的学生们。

艺术中国:这门公选课大概涵盖哪些教学内容?

康俐:在教学规划以及具体授课过程中,首先会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教授,包括什么是展览,如何认识策展,以及策划一个展览所需的相关理论内容。同时,配合虚拟策展实验室的策展系统,全面的教授同学如何写策展报告,怎样布置展览,对于灯光的认识,如何根据你的主题选择作品,怎么去为作品配框,怎样选择墙面的颜色等相关问题,且在最后对于展览预算问题也有所涉及,可以说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都会运用到实验室的策展系统。因此,在课程期间,学生便可以结合课上老师教授的知识在课后将展览策划每一个步骤同步在系统中对应的操作步骤进行实践。在完成这一整个课程训练后,同学们就非常生动且直观的学习到了理论加实践两部分相结合的策展课程。

虚拟策展实验项目应用场景

虚拟策展方案展示与交流

艺术中国:在教授过程中,您自己有哪些感受?

康俐:其实在这门课程中,实验室老师也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基于一定的软件接触度与操作训练,策展系统对于设计相关专业的同学而言可能会占有一定优势。但是课程之中惊喜的发现有几位创作类专业的学生,比如中国画学院或理论专业的学生,他们的想象力也特别丰富。他们平时没有使用传统设计制作软件的经验,却反而在这个软件运用的过程中展示出更加开阔的思维——在一个虚拟的空间、一个可以非常直观看到的展示空间内结合作品的特性去摆放,在感性因素的激发下,创作出出乎意料的作品。他们加入了很多丰富的元素,包括声音、还有一些悬挂的装置等等,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很有创新能力。

虚拟策展实验项目应用场景

由此我们也意识到,虚拟策展平台不仅对相关展览和美术博物馆专业的学生有帮助,它对于全院的学生都有一定价值。比如公选课上一位首饰设计专业的学生,他的结课作业加入自己的作品呈现了一个首饰展,他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在虚拟美术馆的空间里进行展示,实现了他为自己举办个展进行展示的愿望。此外还有很多的同学进行各种各样的反馈,也让我们对策展系统有了更多的信心,去为中央美术学院整个院校各个专业的教学提供一个更好的服务平台。

学生通过虚拟策展实验项目复原经典展览案例

艺术中国:刚才您也提到各个专业使用虚拟策展实验室的一些反馈,那么对于艺术创作相关专业的学生而言,培养他们从策展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是否也对他们的艺术创作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康俐:是的。对于艺术创作专业的学生来说,以往他们通常更多的是关注于作品本身,而通过这个课程便可以转换到观者的角度、以策展人的角度去重新审视作品。运用虚拟策展实验平台之后,他们开始逐渐考虑作品的氛围运用等问题,拓宽他们的思路,帮助学生从更广阔的维度思考作品本身以及其与观者、空间和语境的关系

课程作业: 宋若芯《置身事内——死亡艺术线上展》

同时,通过全院公选课教学实践,我们也意识到展览不仅仅是从策展人的视角来进行策划与实施的,还可以以艺术家、设计师等角色的视角来创造一个展览,而且这对于他们自身的专业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再以一位中国画学院同学的自我体会为例,她提到在其过去的学习实践之中可能只关注于自己作品本身——这个作品应该怎么去创作,怎么去绘画,怎么去写书法,如何运用印章等只针对作品排布的艺术性问题,但通过学习策展实践课程,通过在一个非常直观的展示空间里去展示自己的作品,她得到了一个相类似于“反作用”的启发,她认为从一个观者的角度去看待自己作品的呈现对于其自身创作意义非凡。对于学设计的同学也是同样的,这门课程之中有专门学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表现出特别丰富的想象力,他们在做展览时会考虑很多关于作品如何与一个展览相呼应的问题,他们相当于在策展系统里实实在在的运用自己的专业为一个展览设计了一整套UI系统,这对于他们自己的专业学习帮助也特别的大——不仅仅是策展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可以反哺到他们本专业的学习当中。

虚拟策展方案展示与交流

艺术中国:您本人也在国内外做过很多展览的策划与执行,可否结合既有的实践和教学经验,谈谈虚拟策展和实践策展之间的关系?

康俐:首先,我想谈一谈关于“为什么要做美术博物馆虚拟策展实验室的初衷”的问题。中央美术学院2003年创立了艺术管理系,在当时就已经设有展览策划专业。在经过了十几年专业学科的建设之后发现,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都是非常重要的,二者缺一不可,而且必须是非常扎实的。

其次,从实验室建设者的角度出发,线下展览与虚拟展览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其实早期“线上展览”的技术方式,是基于一个实体的展览布置之后,请摄影师去拍照,通过360度记录将展览捕捉下来,然后再用技术合成一个真实的在线展览,相当于是一个展示数据的保留。但是虚拟策展实验室不同,它所提供的服务完全是虚拟创造的,是全新的“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这与以往的线上展览是两个概念

教师在线上教学中演示实验步骤

基于教学,刚才也提到对于展览策划专业而言,实践是很重要的,策展人必须在实践当中去不断训练自己。但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机会并不多,很多珍贵的或是海外的艺术品很难在现实的策划过程之中得以呈现。而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一个虚拟手段,跨越时空帮助大家达到一个更好的策展实践训练的效果。同时在我们的场景设置里,无论是展厅的搭建,还是灯光系统、色彩系统,以及数据库的系统建构,完全是按照博物馆级别来建设的,是对现实的完全模拟。例如灯光系统中可以看到66种灯光的设计,这些都是邀请专业的美术馆博物馆灯光供应商来制作的,灯的种类丰富,色温也经过调节,这些都是可以在策展系统中直接选取运用的。颜色系统也设有一整套实际运用到墙面的颜色色卡,包括漆涂料以及打印喷绘所用到的这些颜色库,在平台中都可以找到,而且会直接显示出两个系统,一个可以通过搜索色卡值调取出颜色,另一个则可以通过反向罗列出所有的颜色,在挑选之后自动显示出色卡值。而且,该系统完全模拟策展的全部流程,同学们在系统中身临其境,这就是虚拟策展实验室的意义所在

课程作业: 王姿懿《懒》

艺术中国:我还发现一个问题,就是通常对于展厅的布展方式可能需要3D建模、空间设计等相关设计专业的体系或专业软件去操作,而虚拟策展实验室似乎很好上手,更具有一种“傻瓜相机的感觉,即所有人都可以有一个低门槛准入。

康俐:是这样的,这款软件开发之初就是希望所有人都可以用起来,对于完全没有软件使用经验的人也可以非常轻易的上手操作,就如同傻瓜照相机一样,按一个按钮就可以将图像捕捉,强调对内容的实现,而非纯技术的攻克。只要进入了系统之后,如果想在这个空间里搭一面展墙,只要点击搭建位置,直接拖拽并输入展墙长宽高的数值,一堵墙立刻就出现在空间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摆在任意的位置。挂画也是如此,参与者从数据库里调出作品之后,使用简单的拖拽手势,作品便可以挂到墙面上。而且虚拟策展实验室也设有辅助系统,辅助系统会给予一个常规默认的作品展示高度参考值,当然也可以不根据参考设定随心所欲的去放置一个作品。在教学反馈中,同学们普遍认为虚拟策展实验室系统上手快,门槛低,对于许多从来没有接触过设计软件的同学,可以消除他们对于软件使用的恐惧感,更具有亲和力。

课程作业:王晨皓《及时行乐》

艺术中国:目前,虚拟策展实验室在中央美术学院校内展开了非常有效的实践与运用,那么它现在在一个全国范围内的铺设与运用情况是怎样的?

康俐:中央美术学院自从在线上面向全社会去共享虚拟策展平台之后,取得了很大反响,特别是自疫情线上授课以来,虚拟策展的线上系统更凸显了它的优势,对于虚拟策展实验室的使用数量也呈现出较快的上涨趋势,获得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不仅包括中央美术学院对口的帮扶艺术院校,许多学校也积极主动的开始使用这一策展平台,到目前为止已经覆盖了61所院校,参与策展实验的总人次达到3000余人。实验室在不断的系统维护与更新过程之中,经常接到不同院校打来的电话,他们很快将这一技术运用在课堂之上,作为学生作业与实践训练的有效辅助。

虚拟策展实验项目应用场景

艺术中国:虚拟策展实验室需要一个庞大的资源支持,包括作品和版权等问题,这方面是如何解决的?

康俐:从建设虚拟策展平台开始,实验室就一直在对外寻找多家合作伙伴,因为数据库的建设并非是举一家之力就可以完成的。目前虚拟策展实验室已经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中华世纪坛等多家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已经将2000多件馆藏作品的数据资料置入策展系统的数据库中。这个数据库目前已经有几万件作品,实验室完全不涉及到营利项目,所以数据库中所有作品的开放使用仅限于用在非营利的教学方面。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博物馆虚拟策展实验室

艺术中国:最后,想请您谈谈虚拟策展实验室未来的发展计划,它对全国其他地域甚至国际同水准的艺术管理教学有哪些启发作用?

康俐:其实国内和国外虚拟策展实验室的建设基本上是同步的,我们在与国内的合作单位进行合作模式探讨制定的同时,也都在与国外的一些高校及艺术机构抛出合作想法。由于国外工作方式的不同,他们的灵活度其实并没有达到国内的程度,但是许多高校都表现出对于策展系统的强烈兴趣,例如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艺术学院相关专业的负责人都表示非常希望可以将系统运用在他们的教学之中。

关于下一步在国内范围的拓展,虚拟策展实验室明年会着力于同各地省级博物馆建立合作模式。此外,国内的拓展也包括相关民营美术馆,像目前上海非常活跃的一些民营美术机构,虚拟策展实验室都会规划与他们进行一些深入的合作。(文字整理/周可心,采访编辑/付朗)

 


http://mp42.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20/12/4/20201241607067700618_463.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