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首届顺德城市双年展:以艺术激活顺德文化的记忆与想象

首届顺德城市双年展:以艺术激活顺德文化的记忆与想象

时间: 2020-12-27 21:33:51 | 来源: 艺术中国
快讯 >


“顺德记忆·美丽不虚”当代艺术展开幕现场

12月24日,在历经数十月的缜密规划与精心筹备后,广东顺德华侨城欢乐海岸PLUSO’PLAZA欢乐海岸购物中心正式试业,作为华南首个沉浸式生态艺术商城,购物中心秉承美国建筑师Curtis J. Scharfenaker的“场所制造”理念,致力于为公众构筑一个“记忆与体验”互为对照的艺术商业空间。由此,欢乐海岸PLUS业态在顺德全面绽放,以欢乐的方式,激活顺德的国际能量。


“顺德记忆·美丽不虚”当代艺术展开幕现场


“顺德记忆·美丽不虚”当代艺术展开幕现场

从深圳到顺德,华侨城集团秉承着“城市与艺术共生共息”的理念培育“城市的艺术灵魂”。2017年,顺德第一个当代艺术机构——华侨城盒子美术馆成立于顺峰山脚下,三年多来吸引了数十万艺术爱好者和市民前来体会有别于传统顺德文化的现当代艺术。2020年9月12日,顺德华侨城在后疫情时代集结了策展人、艺术家、建筑师以及人类学、文化研究等专家学者,启动了“首届顺德城市双年展”,在商城的具体空间内,从当地人文、环境、自然和集体记忆、集体经验的角度开展一系列展览和论坛活动,持续激活顺德的城市创新活力。

“顺德记忆·美丽不虚”当代艺术展开幕现场

12月24日,作为首届“顺德城市双年展”的压轴部分,“顺德记忆·美丽不虚”当代艺术展在O’PLAZA欢乐海岸购物中心启幕。展览带来19件来源于顺德市民所熟知的城市记忆,从美食、武术,到龙舟、历史都通过全新的艺术手法重新提炼而来的当代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将永久性地陈列于购物中心空间中。其中,艺术家吴高钟的玻璃钢作品《李小龙》以李小龙的形象构建了一组极具未来主义特征的武术动作造型,顺德在地文化之咏春拳在这里得到了当代艺术的转换和表达。从购物中心首层“拾级而上”,映入眼帘的艺术品从展示形态和调性都具有丰富的层次感:首层的大型装置、如精神堡垒一般的《欢乐之声》,喇叭花中旋转而下的水的音符与顺德美食、生活元素、文化符号等随着空间起伏变化,构成美妙的视觉欢乐之声,更与建筑合为一体,“奏响”项目的核心理念;二层通过橱窗艺术,让消费者在动线中抬眼一瞥,便看到彰显时尚生活态度的《时尚深处》,这件作品具有极强的形式感,缤纷灿烂的花丛中伸出来一条优雅的腿,象征着时尚的生活态度,人们深在其中,感受其姿;三层则以《没长大的超人》等作品与公众建立沟通,传达亲子的童真调性。

“喧嚣已至——全国优秀青年艺术家提名展”展览现场

“喧嚣已至——全国优秀青年艺术家提名展”展览现场

同时亮相的,还有在欢乐海岸PLUS购物中心二楼开幕的“喧嚣已至——全国优秀青年艺术家提名展”。展览由沈森担任学术主持,青年策展人冀然担纲策展,22个艺术家个人和团体参展。展览采用权威学者推荐制,从众多院校提名共计20余位优秀青年艺术家参与本次活动。展示各大美院优秀毕业生和青年艺术家新近的艺术创作,多维度呈现新生代的艺术态度和创造力量。对于2020年应届毕业生来说,从不得已的“云毕业展”到有线下实际展示的机会,正是体现了本次展览的策划初衷。疫情终将过去,而喧嚣已至。

O’PLAZA欢乐海岸购物中心

O’PLAZA欢乐海岸购物中心内部

O’PLAZA欢乐海岸购物中心展览空间


“当代符号—华侨城馆藏作品展”


“当代符号—华侨城馆藏作品展”


“当代符号—华侨城馆藏作品展”

由盒子美术馆策划的“当代符号—华侨城馆藏作品展”,作为双年展重要的一个部分,展示了该馆开馆三年来,主展览和驻地展览的20件馆藏作品。华侨城盒子美术馆开馆至今已举办了18场以思想性、研究性、对话性为核心当代艺术展览,和开展了23期青年艺术家驻地艺术项目,美术馆立足于顺德,提出具有在地性与实验性的艺术思考,致力于将艺术策展、公共教育和本地文化相结合,探讨社会发展进程与文化艺术的关联,承担对公众传播当代艺术的社会责任。本次展览作品包括了影像、架上绘画、艺术装置等形式。在这些当代艺术作品中,艺术家发挥其社会敏感度,建立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和符号。但归根结底,这些载体和符号都是一个指示系统。其本身并不持有意义,只是指向了意义,指向当代语境下,关于科学、哲学、宗教、政治、经济等社会现象。艺术家不仅是创作者,更是问题的设置者,其艺术作品的符号指向了一个开放性的答案,把思考的主动权交到社会大众手中。艺术作品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其当代符号更成为了我们的生活符号。


“N95—回家”展览现场


“N95—回家”展览现场


“N95—回家”展览现场

由朱涛工作室策展的“N95—回家”,则以口罩或穹顶为主要意象,从个人视角探讨与“回家”相关的议题,希望透过绘画形式共同探讨,在新冠疫情这场全球危机中“家”与“回家”的含义,以及如何看待城市作为家园与自然作为家园的关系。

“寻找青云——地方文化图谱的消失与重塑”则是对“青云文社研究所”自2018年以来所开展的工作的一次总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隐没的青云文社”,回顾了寻访和梳理青云文社被遗忘历史的过程,邀请观众在顺德历史的脉络下,一起寻找青云。第二部分“新语境下的继承与再造”,则呈现了研究所在2019年成立后,针对顺德乃至珠三角地区所开展的本土文化梳理项目,以及工作体系和工作方法。其中包括珠三角龙舟制造与存续调研项目、青云风谣、青云田野写作奖、青云之旅、青云工作坊等,参与的艺术家和创作者有张楚、刘庆元、黄成、严丽君、巴朗、关凯恒等,体现出本土文化的多元生命力。

数个主题展览有超过50多位艺术家的参与,70余件艺术装置、橱窗作品等等形式的作品,以当代艺术手法展现顺德文化符号、贴合各业态分布区域调性以及整体上传递项目“欢乐”属性,参展的作品被“散落”在商业空间的各处,与琳琅满目的商品橱窗、绿意盎然的生态景观相映成趣。

对谈活动“活色生香——被记忆的顺德与文化想象”

对谈活动“活色生香——被记忆的顺德与文化想象”

对谈活动“活色生香——被记忆的顺德与文化想象”

除此之外,24日下午,“顺德城市双年展”文化对谈活动“活色生香——被记忆的顺德与文化想象”在华侨城欢乐海岸美食博物馆二楼进行。对谈活动由文化研究学者冯原主持,资深媒体人丁澄、人类学家邓启耀、岭南建筑史专家冯江、著名建筑师何健翔、刘珩以及参展艺术家吴高钟参与了讨论。论坛试图呈现以文化记忆为源头的各种顺德文化现象,并籍此来梳理文化传统的来龙去脉,展开一次关于集体记忆迷宫的探路行动,这也是一次关于地方性文化的文化地质学考查。冯原谈到,土地是人们生活的客观基础,然而本土所包含的地方性却深藏于人的记忆深处,是人的主体构建了关于地方的记忆并赋予了地方以观念意义。顺德作为农业时代的物产丰裕的水乡和桑基鱼塘的起源之地,它所积累起来的味觉文化以当下的形式存在于传承永续的生活之中,而它作为珠三角地区最早进入工业化道路的地区之一,城市化进程中地方传统与新文化的碰撞也致使它以历史和传统的想象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之中,而二者互为作用。邓启耀则从自身的童年记忆中对顺德味道的经验开始,到知青和人类学家多重身份的个人经历和体验中梳理了一个人类学家对于不同地域的文化想象,他认为一个文化体系不需要去涵盖另外一个文化体系,提出全球化浪潮下应该建立一个多样化的文化模型。冯江从岭南建筑史的角度展开对顺德的历史和社会学梳理,建筑师刘珩、何健翔两位成长于珠三角地区,又在珠三角进行了多年建筑实践的建筑师满怀情感地讨论了他们对南方、广东顺德的回忆,他们自身的多重身份反复的转换也是对珠三角多样性的注解。媒体人丁澄谈到集体性的记忆必须通过仪式来加以强化,这贯穿于传统社会对于共同体的构建与想象中。艺术家吴高钟则从“顺德城市双年展”谈起,他认为这个商业空间提示了当代艺术和地域文化可为之关系,从自然到人文,从顺德历史到当下的现实处境,两条线脉构筑的场域,对应着个体对于历史文化的记忆和个人情感。

首届顺德城市双年展:以艺术激活顺德文化的记忆与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