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相由心生:国博新展带你走近博兴千年佛造像

相由心生:国博新展带你走近博兴千年佛造像

时间: 2020-10-29 09:34:14 | 来源: 艺术中国

展览海报(图片提供:中国国家博物馆)

2020年10月28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山东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文物局)、山东省滨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相由心生——山东博兴佛造像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期4个月。这是继“宅兹中国”“格物匠新”“玉出红山”等展览之后,中国国家博物馆又一个携手地方文博单位共同举办的地方历史文化展览,也是对山东博兴地区佛造像历史艺术的系统性展示。

开幕式现场(图片提供:中国国家博物馆,摄影/余冠辰)

“相由心生——山东博兴佛造像展”系统展示了博兴地区历年来出土的石雕、金铜、白陶佛造像。作为中国古代佛造像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博兴地区佛造像在艺术风格上体现出一定的包容性,造像铭文不仅展示出历史脉络性的连续性,也记录了佛教中国化的历程。本次展览选取了119件(套)展品,分为“博善兴佛”“金像流辉”“金像铭愿”三个部分,从造像艺术特色、地域时代风格及造像铭文内涵来展示博兴地区佛造像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第一单元“博善兴佛”从“遗寺存古”和“金耀龙华”两个方面展示了博兴地区的佛寺遗址与龙华寺出土金铜佛像,介绍了博兴地区佛寺文化的兴盛与佛造像艺术风格融汇南北之特色。

疃子造像碑(图片提供:中国国家博物馆)

东魏时期的“疃子造像”出土于博兴县疃子村,这里是北朝时期疃子寺的遗址。该像为一佛二胁侍背屏式造像,雕刻精美、细腻,线条流畅。东魏的佛立像采集于博兴县高昌寺遗址,高昌寺是隋代寺院。该像面相清癯,神情恬静,是北朝时期小型金铜佛像的代表作。

博兴地区出土的金铜佛造像属小型佛像,多为平民或比丘出资制作,主要用于在家供养或随身供养。这里的金铜佛造像受到河北定州及南朝地区金铜佛造像艺术的影响,形成了造型古朴、多不鎏金、衣纹运用细隆线法雕刻等地域性特征。

第二单元“金像流辉”从“造像规尺”和“地域神韵”两个方面展示龙华寺出土金铜佛像的特点,凸显博兴地区佛造像饱含的历史价值与独特的地方特征。

冯贰郎造观世音像(图片提供:中国国家博物馆)

博兴金铜佛造像具有浓厚的地方特征,一铺三尊的组合形式、阔舟形背光、覆莲座等呈现出鲜明的地域面貌。造像小巧但内容齐全,装饰繁简适宜,体现出高超的造像技艺。造像题材主要以观音、释迦多宝佛、弥勒为表现对象,反映了当地民众的信仰与追求。观音是北朝时期博兴地区造像的主要表现题材,龙华寺遗址出土的金铜佛像有11件铭文中出现了“观世音”“观音”。

弥勒是博兴地区流行的造像题材,龙华寺遗址出土有9件带有“弥勒”铭文的金铜佛造像。孔雀造弥勒像、孔昭俤造弥勒像、弥勒倚坐像分别表现了立式弥勒、交脚弥勒和垂足弥勒三种不同的形式。

孔昭俤造弥勒像(图片提供:中国国家博物馆)

孔钺造老子像是这批造像中唯一一件道教造像,也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有纪年铜造老子像之一。这件老子像头戴道冠,着道袍、蓄须、执麈尾、扶凭几坐于树下,具有道教造像的特点,但其身后头光中的莲瓣,舟状的背光及四足方座,又借鉴于佛教造像的形式。该像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有纪年铜造老子像之一,也是这批造像中唯一一件道教造像,表明当时佛、道融合发展的局面。

孔钺造老子像(图片提供:中国国家博物馆)

第三单元“金像铭愿”通过“观像取意”“西方净土”和“兴福造像”三个方面表现博兴地区民众对佛造像认识与理解的过程,展示出佛教传入中国后,为适应中国社会与文化不断进行本土化的转型。

王上造多宝佛像(图片提供:中国国家博物馆)

王上造多宝像的铭文中包含有为亡故亲人追福的内容,体现了佛教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程次男造观音像、张见造观世音像的铭文中涉及到“皇帝陛下”“师僧”“一切众生”等祈愿对象,表现出对家庭成员以外的人员的关注。项智坦造像铭文中出现了”西方乐土”体现佛教对时间、空间等的阐释,使广大民众对生死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产生了一定影响。

程次男造观音像(图片提供:中国国家博物馆)

张见造观世音像(图片提供:中国国家博物馆)

本次展览主要有三大亮点:

一、造像展示的系统性、包容性与历史脉络的连续性

“相由心生——山东博兴佛造像展”系统展示了博兴地区历年来出土的石雕、金铜、白陶佛造像。作为中国古代佛造像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博兴地区佛造像在艺术风格上体现出一定的包容性,造像铭文不仅展示出历史脉络性的连续性,也记录了佛教中国化的历程。

薛明陵造菩萨像(图片提供:中国国家博物馆)

二、“中国小型鎏金铜佛像断代的标尺”

1983年博兴龙华寺遗址出土94件金铜佛造像,其中45件带有铭文,铭文中又有35件具有确切纪年,纪年时代自北魏太和二年(478年)至隋仁寿三年(603年),历北魏、东魏、北齐、隋四代,长达125年之久。这批金铜佛造像所跨年代之久、纪年序列之清,在区域佛造像中实属罕见,被专家学者称为“中国小型鎏金铜佛像断代的标尺”,也为探讨山东地区佛造像的艺术风格提供了重要依据。

蔺铁造像(图片提供:中国国家博物馆)

三、佛造像蕴含的艺术、历史与思想内涵

本次展览以山东博兴地区佛像精品为主体,重点展示佛像蕴含的艺术、历史与思想内涵,探讨博兴地区佛造像在北朝时期的演变历程,发掘这一时期佛造像艺术所展现的中国文化精神内涵。博兴佛造像不仅表现出艺术风格的交融,也印证了佛教中国本土化的演变历程。源自域外的佛教在本土化后被民众更广泛地接受,同时民众的观念也在佛教影响之下发生了嬗变。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1年2月21日结束。

相由心生:国博新展带你走近博兴千年佛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