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有限空间里的无限延伸——杨茂源《思考的维度》论坛举行

有限空间里的无限延伸——杨茂源《思考的维度》论坛举行

时间: 2019-12-30 20:04:46 | 来源: 艺术中国
快讯 >

左起:冯博一、刘钢、杨茂源、舒可文、庄辉

12月27日下午,「一个美术馆」举办的杨茂源个人公共艺术项目「思考的维度」论坛于中粮·置地广场开幕。此次展览呈现的艺术作品《曼陀罗》是杨茂源于2000前后年陆续创作的充气装置雕塑系列,作品以一种巨大的直觉与信仰驱动创造出的“圆形动物躯体”作为呈现的最终形态,传达出“膨胀”的疼痛和“圆满”的和谐,进而构成复杂而难以和解的矛盾体,使作品具有强烈而陌生的冲击力。

论坛现场

为了让作品与公众产生更好的衔接,展览特邀请了原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舒可文、著名策展人冯博一、艺术家庄辉和独立策展人刘钢带来了一场名为《思考的维度》论坛。论坛从杨茂源作品的思考和创作维度谈起,逐渐多线索地回应了我们此刻的文化处境、生存遭遇以及艺术空间的现状。

策展人刘钢

“思考可以有怎样的维度?”这是策展人刘钢在策划此次展览提出的一以贯之的问题,也是作品《曼陀罗》在离开白盒子之后,置于公共空间希望受众能引起思考的触点。而这也正是一个美术馆公共艺术项目希望从开放性的空间关系让作品成为从视觉到身体去感知的形式,甚至在装置和剧场化的环境中,让观者变成作品的一部分,让艺术成为人与人交流的媒介。而当观众离去时,我们能感受到作品意义的部分缺失。

展览现场

多数情况下,我们习惯于从二元的维度去判断和分析艺术作品,如主题与风格、图像与视觉、全球与在地、内容与形式、观念与技法等等,这当然在对一件单独的尤其是传统意义上的作品行之有效。但当从一件艺术品的内部因素走出,与其他的作品或物件发生关系时,我们则不得不考虑是什么因素制约着两者之间的物理关系乃至视觉心理,从中可以发觉空间作为一个普遍而重要的维度的存在。

艺术家杨茂源

正如艺术家杨茂源在论坛中所说,人远比艺术要复杂得多,艺术最核心的是人,因此对艺术家的创作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情感和经历。年轻时候的楼兰之旅,对于杨茂源来说意义重大,那之后所有的创作都与之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而艺术家正是在面对不同环境、变化和空间体验的工程中,逐步建立起了自我的话语系统,这种行动动机和作品体系,共同成为认知艺术家个人边界的组成部分。

1993年搜寻麦德克时用的地图

麦德克系列,1993

九十年代初期那段西域沙漠的探寻经历,以及一个消失了的古代文化的发现,都给杨茂源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象。而充气动物系列作品诞生于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刚刚开始的特殊时期,从荒野中以身体重新建立经验模式,到陌生状态下启发身体的经验能力,以及重返城市面对种种对空间的认知交叉,产生了《曼陀罗》这一系列的作品,都可以看作是个体在那个时刻对艺术的迷茫和对另外一些早就深深迷恋的知识方向的渴望,也反映出艺术家主体对那个时候中国当代艺术和自身创作现状的困惑与重新建构。

原《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舒可文

在原《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舒可文看来,这也正是杨茂源作品中诡秘而难以言说的作品语言中最触动观者神经的东西。于2019年12月7日开幕的第七届艺术长沙中,策展人舒可文从「经验与策略」的角度,策划了杨茂源的个展《日夕里亚》。展览来源于杨茂源2015年的系列作品,通过油画、雕塑、纸本文献等,探秘个体化的艺术表现形式,隐喻的揭示人类社会中存在的某种历史的联系。

1994年进入塔克拉玛干寻找古且末城时用的地图

f5-1(系列:94-), 1994,摄影

讨论中,舒可文以阿甘本的哲学分析为线索,为在场的观众解构了“经验”(experience)这一概念的名词和动词形态,以重新理解杨茂源的作品形式与叙事的空间与时间维度。阿甘本在后现代的废墟中提醒着人们,城市的技术革新所带来的重复而熟悉的日常,直接导致了经验的破坏或损失,可预见性的生活不能被自身所经验而只能被经历。而阿甘本亦在著作《幼年与历史:经验的毁灭》中发出令人振聋发聩的警示,在纷繁复杂的信息充斥的当下,再没有什么知识值得转变为经验,并流传与后世,文化的传递性也将随即断裂。

时间的痕迹(系列:时间的痕迹), 2006,装置,摄影, 2730x1500mm

《曼陀罗(蓝色)》,2014年,纸本水墨,56×38厘米,30张

在走入荒原的这段时间里,杨茂源借由物理空间的转换,从无尽的地平线和对时间长度和温度的重新感知,创作了诸如《时间的痕迹》、《曼陀罗》、《Look inside》等系列作品,并试图经由这些行动和作品体系,触摸时间、历史以及自我边界的围度。这与阿甘本重拾文化传统求诸于艺术,将艺术看做“世界展开的方式”,回归希腊语源寻找艺术的原初结构(即节奏“rhythm”),如出一辙。用“节奏”打破历史性时间观念所带来的虚无主义,“节奏”也就成为拯救断裂文化的艺术。对杨茂源来说,对自然的描摹,以及对历史遗迹的重访并不足够,而是更多的通过行走与探访人、事、物,建立艺术表达的话语系统。他说:“艺术一定是通过特殊渠道获得的新的认识。”

策展人冯博一

策展人冯博一在论坛中则谈到了90年代与杨茂源同样生长在圆明园这一艺术环境中的艺术家们所形成的一代独特而有力量的艺术生态。艺术家们在面对一种无场地、无美术馆的现状,继续为艺术创造可以生存、发生的条件。而艺术家的创作亦与周边地理、人文环境形成转化并达到相对协调、默契的对话关系,即游离于中心的城市之外,以边缘化的立场进行本土性的“就地创作,就地展示”。而杨茂源在多年的创作和探索中仍旧保持着与主流若即若离的独立性,在本土文化环境的不同纬度之中创作出与当地发生联系的作品,使其与其它当代艺术作品的差异而富于原创性。

艺术家庄辉

西北特殊的气候孕养着不同的人文气质与文化土壤,艺术家庄辉的创作也同样是面对自我生存的北方空间。在谈及创作与思考的维度时,西北戈壁的荒芜与村庄的凛冽亦是他无尽的精神源泉。在讨论中他清醒地分享道,在当代艺术生态中,艺术家需要警惕被辅以标签,卷入一系列资本链条的运作之中。而在他的作品中更是可以看到他营造出的一种即带有现代的美学判断同时兼具废墟气质的场景来面对时代的功利和盲目。两位艺术家都在名利场的喧哗中选择后退一步,在面对戈壁时找出了新的参照维度,进而使得他们提出的拷问更加真实。

展览现场

诚然,写字楼等城市公共景观的背后,意味着消费、生产要素分配等等复杂的语境。艺术作品在失去了白盒子的保护之后所面对的,是权利空间的实体和毫无准备的人群。如何在这样的空间里争夺主权性,艺术作品本身提供的意义和价值究竟是被吞噬、消解还是得到了放大、延伸都是对艺术家、空间管理者和组织者的考验。

嘉宾合影

一个多小时的头脑风暴正是尝试对于艺术家思考的维度以及重构感性经验模式的解读。以此次展览作品《曼陀罗》延续性地讨论了作品与公共空间与文化的关系。相较于获得一个答案,能够引起不同个体思考维度的涟漪或许更加重要。

有限空间里的无限延伸——杨茂源《思考的维度》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