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中国电影2019高峰论坛暨“中国影视蓝皮书2019”出版座谈在京举办

中国电影2019高峰论坛暨“中国影视蓝皮书2019”出版座谈在京举办

时间: 2019-12-16 10:10:57 | 来源: 艺术中国
快讯 >

2019年,中国电影虽难免于“遇冷”和曲折,依然载负着希望与活力稳步前行。一方面,现实主义影片强势回归并持续拓进;另一方面,科幻/幻想类型电影有了崭新的突破,想象力消费时代到来。种种现象充分表明:中国电影在艺术性与商业性之间实现了更好的平衡。

在此背景下,12月12日下午,中国电影2019高峰论坛暨“中国影视蓝皮书2019”出版座谈在北京大学召开。本次论坛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北大培文创意研究院和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共同主办,由《电影评介》杂志社、《文艺论坛》杂志社联合协办。与会专家有影视学者张德祥、易凯、张卫、王一川、张颐武、刘汉文、赵卫防、吴冠平、刘军、陈奇佳、陈阳、高小立、戴清、左衡、刘藩、李立等。会议由主北京大学影视戏剧中心主任陈旭光教授主持。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教授代表主办方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中国影视蓝皮书”的合作方、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范志忠教授作为合作方代表致辞,感谢各位专家的鼎力支持。另一合作方代表北大培文总裁、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副院长高秀芹也发表了感谢致辞,并介绍了蓝皮书的出版情况。

此次学术论坛由陈旭光教授与范志忠教授共同主持。与会嘉宾从艺术与美学、工业与产业、文化与社会等角度积极回眸2019年度的中国电影和电视剧,细致分析当下中国影视的创作局面与产业现象,对中国影视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嘉宾们认为,2019年中国电影的创作格局更加多元化,无论是主旋律礼赞还是日常生活,无论是科幻想象还是校园霸凌,都呈现在银幕上,丰富了中国电影的面貌。电视剧的发展则验证了“举国之大力”的特点,我们要利用好这种体制优势,并进一步发扬文艺批评精神。讨论过程中,2018年的“寒冬论”被重新提出并再次爬梳。在此基础上,嘉宾们指出:中国电影已具有成熟的业态,部分类型电影的创作已经成熟并达到新的高潮,“中国性”在影片中获得了全方位表现,中国电影学派与学术研究新力量都有可喜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对中国电影持有乐观的态度,更应在“寒冬”的过渡期继续沉淀,潜心打造优质项目,培养并储备优质人才,为中国电影黄金期的到来蓄积能量。

会上,嘉宾们各抒己见,对蓝皮书的定位、投放、内容和意义展开了全方位的解析,高度评价蓝皮书在业界的示范效应。大家认为,本套蓝皮书对研究对象的选取严格可靠,对材料的把控收放自如,对文本的评述准确到位,具有“史家眼光,列传定位”。

据悉,《中国电影蓝皮书》《中国电视剧蓝皮书》是由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与浙江大学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合作推出的年度“影响力影视剧”案例报告,至今已走过两个年头,成为广受业界好评的口碑书系,并获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学会奖”一等奖。本套蓝皮书以“影响力”为关键词,在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两校学生初选的基础上,经由国内五十位知名影视学者、评论家投票选出2018年度中国电影、电视剧中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作品各十部,形成“2018中国电影、电视剧年度影响力榜单”。继而以此二十部作品为个案,深入剖析中国电影、电视剧行业年度重要现象,从中归纳中国影视产业创作与发展的特征和规律,以此见证并推助中国影视创作的“质量提升”、影视产业的“升级换代”与电影工业美学的理论建构。

据中国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2月6日,2019年的内地电影票房已突破600亿。《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祖国》等影片都取得了耀眼的成绩,激发了广泛的热议。这或可从一个侧面说明:经历了2018年的拐点与寒冬后,2019年的影视行业并未气馁,而是继续紧随产业调整的步伐,在艰难的考验中积极调整自身,以实现质量与市场的双向升级。在此之时,中国电影高峰论坛的举办与中国影视蓝皮书2019的出版,无疑是一次承上启下的重要梳理,它对于中国影视的意义,还将在今后的历史中进一步显明出来。


中国电影2019高峰论坛暨“中国影视蓝皮书2019”出版座谈在京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