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德国汉堡分离派100周年回顾展开幕:生命之舞

德国汉堡分离派100周年回顾展开幕:生命之舞

时间:   2019-08-21 09:20:29    |   来源:    艺术中国

「生命之舞-汉堡分离派100周年回顾展」展览画册

2019年是德国汉堡分离派100周年,汉堡历史博物馆基金会在杰尼诗庄园(Jenish Haus)举办名为「生命之舞-汉堡分离派100周年回顾展」(Tanz des Lebens–100 Jahre Hamburgische Sezession)。这次回顾展展出了150件由汉堡分离派艺术家创作于1919年-1933年间的作品,展览得到了德国艺术媒体的关注,也获得多家公立博物馆、私人艺术基金会和收藏家的倾力支持,150件展品中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展出。策展人是艺术史学家Maike Bruhns博士,他也是著名的德国现代艺术品收藏家,为本次展览提供了61件展品。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留给欧洲一片荒败,这种荒败笼罩在社会的很多个领域。这一年,世界上最早的艺术分离派 -维也纳分离派存在了21年后渐渐凋敝了。这一年,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奥托∙瓦格纳、约塞夫∙莫塞尔和艾贡∙席勒的离世不仅带走了维也纳分离派的荣光,也带走了维也纳这座欧洲艺术文化之都的荣光。

一年后,在欧洲大陆北端的德国汉堡,33个年轻人把分离派的旗帜重新举起,成立了汉堡分离派(Hamburgische Sezession),他们希望能在汉堡这座崇尚自由和商业至上的城市,赋予艺术更多的表达形式。在汉堡分离派首次作品展上,版画家Heinrich Steinhagen创作的「生命之舞」(Tanz des Lebens)粗犷且饱含力量。因此,本次回顾展以「生命之舞」这个名字命名。

汉堡分离派成立之初,这些在战争期间结识的艺术家们受德国印象派以及新客观主义(Neue Sachlichkeit)的影响较多,同德国其它地区的艺术家们一样,他们的作品展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德国社会和个体带来的巨大变化。

汉堡分离派出版品

不可否认的是,这个阶段的汉堡分离派作品或多或少地带有法国印象派和德国印象派作品的影子。比如埃米尔∙梅泽尔(Emil Maetzel,1877-1955)的作品就有德国桥派大师卡尔∙施密特-鲁特路夫(Karl Schmidt-Rottluff)的影子。从1900年起,梅泽尔在汉诺威、德累斯顿和巴黎学习建筑。从1907年起,他担任汉堡市政规划和建造局的局长,梅泽尔负责建造的汉堡主火车站现在依然在运行。

埃米尔∙梅泽尔作品“非洲形式”,创作于1922年

伊沃∙霍普特曼(Ivo Hauptmann,1886-1973)曾于1909-1912年间在巴黎学习绘画,深受法国印象派的影响。在二十年代中期,霍普特曼形成了颇有特色的块状点彩画法,色彩明亮活泼,视觉观感非常舒服。霍普特曼不是汉堡分离派成员中家境最富裕的,但却是家世最受尊重的,他的父亲格哈特∙霍普特曼是19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霍普特曼作品存世量较大,在德国艺术品拍卖会上可以见到。

伊沃∙霍普特曼作品“沙滩”创作于1920年

到二十年代中后期,汉堡分离派成员逐渐发展出自己的特色。

卡尔∙巴莫尔(Karl Ballmer ,1891-1958) 出生于瑞士,1922年移居汉堡。作为哲学作家的巴莫尔,他的画作和雕塑作品有巨大的抽象张力,独树一格。当时汉堡工艺美术博物馆(MKG)的馆长马克思∙索尔兰德特(Max Sauerlandt)非常欣赏他,力邀他加入汉堡分离派,后者于1932年加入。

卡尔∙巴莫尔作品“无题”


卡尔∙巴莫尔作品“无题”,创作于1932年

弗里德里希∙亚亨勒斯-赫斯特曼(Friedrich Ahlers-Hestermann,1883-1973)出生于汉堡的富商家庭,1899年,在汉堡美术馆馆长阿弗雷德∙里希滕瓦尔科(Alfred Lichtwark)的推荐下,追随汉堡画家阿瑟尔∙希伯立斯特(Arthur Siebelist)学习绘画。希伯立斯特是当时汉堡艺术家俱乐部的核心人物,门生众多。在汉堡美术馆,有一处空间专门展示汉堡艺术家俱乐部成员的作品。因为这层关系,赫斯特曼与佛朗兹∙纽肯(Franz Nölken)等人师出同门,很早就与汉堡艺术圈密切交往,并一起成为汉堡分离派的创始成员。

Friedrich Ahlers-Hestermann超现实主义作品,创作于1933年

汉堡分离派52位成员中有三位女性艺术家,分别是阿尼塔∙雷(Anita Rée),多罗西娅∙梅泽尔-约翰森(Dorothea Maetzel-Johannsen)和亚历山大∙波沃瑞娜(Alexandra Povorina),堪为美谈的是,她们的作品都深受当时先锋派艺术风格影响,粗粝狂放,体现了当时欧洲先锋女性的精神面貌。

阿尼塔∙雷(1885-1933)是二十世纪初德国最具创奇色彩和富有才华的女性艺术家。她出生于汉堡的犹太富商家庭,由于勤学和天赋,加之上层社会的家庭背景,二十一岁的雷受到马克思∙利伯曼的赏识和提携,从此进入到德国和法国艺术圈。1910年,雷和佛朗兹∙纽肯等人创立艺术组织,纽肯不仅艺术造诣很高,而且非常帅气,但雷热烈追求纽肯而无收获,心灰意冷之后,前往巴黎。1912-1913年,雷在立体主义大师费尔南德∙莱热的指导下学习。从1913年起,作为艺术家和艺术活动家的雷活跃于德国的艺术界,成为当时德国女性艺术家圈子里的核心人物。1933年12月,雷自杀身亡。

阿尼塔∙雷,创作于1919年

多罗西娅∙梅泽尔-约翰森(1886-1930)是埃米尔∙梅泽尔的妻子。1930年,梅泽尔-约翰森在一次心脏手术后去世,年仅44岁。三年后,纳粹势力迫使埃米尔∙梅泽尔从汉堡市政规划和建造局局长的位置上离开,1937年,梅泽尔和妻子梅泽尔-约翰森的作品被认定为“堕落的艺术”,从汉堡美术馆移除。之后,他在汉堡度过艰辛的八年时光,直到1945年二战结束。梅泽尔-约翰森去世后,梅泽尔未再娶妻。1955年,梅泽尔去世后,两人合葬于汉堡Friedhof Ohlsdorf公墓。

多罗西娅∙梅泽尔-约翰森,创作于1919年

亚历山大∙波沃瑞娜(1885-1963)像康定斯基一样,青年时代频繁往返于圣彼得堡和慕尼黑,多地求学,多地生活。1911年,波沃瑞娜前往巴黎求学,深受立体主义的影响,期间结识了弗里德里希∙亚亨勒斯-赫斯特曼。1914年,德法俄三国间局势紧张,波沃瑞娜决定从巴黎返回圣彼得堡,结果就在穿过法国德国边境的时候,德国向法国宣战,她被德国边境检查人员扣留。孤立无援之际,她向亚亨勒斯-赫斯特曼写信求助,后者安排他的妹妹把波沃瑞娜从边境拘留处接到汉堡家中,并悉心照料。此后,波沃瑞娜和亚亨勒斯-赫斯特曼坠入爱河,结为伉俪。

亚历山大∙波沃瑞娜作品“Blankenese”,创作于1917年

1933年,纳粹势力介入汉堡的文化管理领域,开始清洗文化和艺术领域的犹太人士和异见分子。原定于3月30日举办的第十二届汉堡分离派作品展被迫取消。很快,当局又要求汉堡分离派中的7名犹太裔艺术家退出。在这种局势下,5月16日,汉堡分离派不得不决定解散。从此,汉堡文化和艺术生活跌至冰点。

从十九世纪初,汉堡汉萨自由市在德意志艺术和文化世界中就具备着一种独特的气质。这座以贸易和商业立邦的城市,由于没有封建皇家和贵族统治的羁绊与禁锢,它的市民生活更多丰富和自由。到1933年,这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日子戛然而止,面临长达12年的黑暗时期。

2019年,当汉堡人纪念汉堡分离派100周年的时候,个中滋味万千。(图片/文字:贾晓栋)



德国汉堡分离派100周年回顾展开幕:生命之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