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为大熊猫造型——刘中的艺术生物学与社会学创作

为大熊猫造型——刘中的艺术生物学与社会学创作

时间:   2019-07-30 16:32:54    |   来源:    艺术中国
快讯 >

《熊猫》吴作人作品

《熊猫图》吴冠中作品

《熊猫盼盼》

文/刘军平

据生物学家研究,大熊猫已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生存了800万年左右,被誉为国宝级别的“活化石”与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中国人对熊猫的认识在《书经》称貔、《毛诗》称白罴(pi)、《峨眉山志》称貔貅、《兽经》称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称貘。大熊猫自从1869年被法国传教士戴维发现至今,这个黑白相间、憨态可掬的视觉形象进入了人们视野已经整整150年。这一百多年间,大熊猫的生物发现与视觉遭遇过多次复杂的劫难,1926年与1928年美国人罗斯福兄弟猎杀数只大熊猫并制成标本带回了美国,并专门写作了《追踪大熊猫》。1937年“熊猫夫人”的事件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记忆之中。目前在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黄宾虹等经历过民国艺术家的作品里基本上没有发现过关于大熊猫的题材,在艺术图像上体现大熊猫的事件基本上出现在新中国以后了,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吴作人以“熊猫”为题材用写生办法创作了不少中国画作品,1992年吴冠中创作了半写实半抽象作品《熊猫图》,1999年赵半狄以熊猫题材创作了戒烟广告艺术作品,该作品在很多国家展示和发布已经成为戒烟广告脍炙人口的经典,1990年刘忠仁设计的北京亚运会的吉祥物“熊猫盼盼”手持金牌做奔跑状的形象也深深地印在了许多人的脑海里。2013年赵半狄执导电影《让熊猫飞》再次成为该形象的扩展。综上所述,题材大熊猫这个艺术图像已经成为国际视野与美术领域非常重要的表现题材,要么对大熊猫进行生物学的保护研究、要么对大熊猫进行艺术创作,很少有人将这两者结合起来进行艺术社会学的推广研究,北京市熊猫血宣传大使、雅安熊猫宣传大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刘中很好地将这些因素有机结合了起来作为了一个生态艺术理念呈献给了大众,而且在艺术创作上进行了当代化与国际化的探索,在当今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特殊的艺术方式。

《大公鸡》

《崛》244cm×122cm 

《奥运宝宝》122cm×244cm 2011年

首先,刘中的艺术成长与熊猫等动物图像有着不解之缘。1969年他出生于北京一个美术之家,母亲与父亲均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他从小受到北京文化气息与家庭美术气氛的影响。日后因父母下放文化部五七干校,他被送往西安西郊祖母家寄养,其间受到祖母等许多民间老艺人剪纸、捏面人等民间艺术的熏陶,这种民间艺术对刘中后来的生物学创作与艺术风格的接地气受到很大影响。这个时候他经常跟祖母利用农闲到田间地头观察家畜、家禽等动物,动物为主要题材的创作倾向在刘中后来的艺术生涯上成为了主流,这和小时候的这段经历不无关系。小刘中四岁时又返回北京上学期间创作了儿童画《骆驼队》《小小饲养员》《大公鸡》《狮子》《妈妈和我》《盆中的鱼》《看金鱼的猫》入选“中国儿童画选”等大型儿童艺术展并赴国外展出,从这些题材的偏向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刘中艺术风格学的转变起到很好的资料证据。他1994年考入法国国立国际艺术研究学院期间也钟情与动物题材的创作,中国画《牛》获法国“第四十六届巴黎大区皇家园林市国际艺术沙龙展”唯一金奖,《龙虾》被法国瓦洛黑斯(国立)毕加索博物馆收藏,这些收获对刘中坚定走向生物艺术学创作奠定了良好基础。而且,回国后他在广告的创作与绘画作品上一直进行相关题材创作,后来进入中国美术家协会以后由于其外语的优势和相关的创作进入外联部工作,国际化的视野与和平友好文化视觉的气氛下,其开始进行大量的大熊猫为题材的创作。这个中间他取得了重要的收获:2003年中国画《窗》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第十七届全国新人新作展”、2005年1月作品《福到》入选《荣宝斋创刊五周年——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集》、5月《崛》参加“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十五周年展”、6月作品《牧歌》参加“庆祝宁夏自治区成立55周年展”、9作品《文明》参加“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序列展。由于刘中艺术创作题材与风格的国际化渐渐稳定,他的作品展览频频出现在奥运会、世博会等大型展览中,尤其是《自然和谐迎奥运——刘中绘画作品展》以大熊猫的题材获得了文化部领导与中央美院院长靳尚谊的认可、《我们的朋友——刘中绘画作品展》在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元素馆展览获得了国际性的认可。2011年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熊猫的朋友—刘中绘画作品展”在深圳成功举行,同年,应邀出席“萨马兰奇与中国文化展”开幕式上其中国画作品《奥运宝宝》及《心系奥运》也同时应邀参展;2014年应邀在香港奥沙画廊举办“熊猫和他的朋友们——刘中绘画精品巡展”。这些年来,刘中所做大熊猫的作品逐渐走进专业领域顶尖级的威尼斯双年展等展览之中,而且特殊的是,他对这个题材有着当代艺术的创作方式,这个和平的、国际化的视觉符号已经与刘中老师的精神融为一体。

《祝福》122cm×244cm 2012年

《熊猫与太湖石之四》34cm×68cm 2014年

《圆》244cm×122cm 2017年

其次,刘中的大熊猫题材作品有着当代视觉的价值与艺术创新的意义。经过艺术史的梳理研究,我们发现许多艺术家关注大熊猫题材只是业余涉及与少量表述,刘中的大熊猫创作来自于他对动物的天性爱好与对艺术创作的真知灼见,从儿童到青年再到中年时期持续创作研究只有他一个人;而且我们从其本人的其它动物画作品能看出他对大熊猫题材有着坚定的艺术追求与艺术生物学的理性研究。他从2012年到2017年先后创作的三个阶段大熊猫作品能代表其关于大熊猫创作的风格演变与艺术特征:第一个时期是2012年,这个时期他的大熊猫创作是一个宏观视野与传统中国元素有机结合的大熊猫创作,比如在《祝福》这幅作品中用红、黄、绿营造了色彩学的基调,在前方大片绿色草地上用黑白写实办法描绘了五只活波可爱的大熊猫,这五个姿态有正面的、有侧面的、也有仰面的、更有背面的,变化有统一的写实造型与背景的装饰抽象结合了起来。画面红色部分是我国传统的红色皇家建筑点缀在画面中增加了创作的中国民族性特征,该作品整体结合的东方性元素给人起到了很好的联想,在艺术生物学与艺术学结合上达到了完美程度。第二个时期是2014年的创作,这个时期他的作品把大熊猫与国际动物的视觉语言结合了起来,在《熊猫与他的新西兰朋友们》系列作品中,在构图上他将熊猫用骑坐的形式放置在牛的上方,一个可爱与一个雄强的画面形成了既强烈又和谐的对比美感。刘中老师在绘制的时候特别注意了牛的写实性刻画与适当将大熊猫做了平面化处理,有意思的是正面律的处理吸取了埃及艺术的有些营养。最主要的是,该作品是将中国大熊猫符号与新西兰的代表性符号有机结合在了一起,作品从和平艺术思想与现代形式要素上都做了很好的融合。2014年在作品《熊猫与太湖石之四》的作品中初步形成了个人语言,一个巨大的太湖石空隙中露出熊猫的面孔,太湖石的空、透、巧的美学元素与熊猫的拙、实、活的形式有机合在一起,给人们造成了无限想象,尤其在作品中给我们提示了中国艺术的含蓄性与诗意性——活化石的熊猫透过太湖石观看人间在干什么……这样给我们更多的思考。第三个阶段是2017年,这是距离我们很近的时期也代表了现在刘中创作的状态,这个时期能看出画家成熟的视觉语言与当代意识。《圆》这个作品里能看到这一切元素,一个憨态的熊猫背影成为了我们的画眼位置并且具有号召力,下面坐在一个太湖石上面,左上角是一轮圆月,整个气氛制造在一个朦胧的夜色之中,画面给我们一种感觉到如图欣赏当年徐悲鸿的马一样的感受,这个视觉的确可以代表一个民族在凶猛发展的时代,那轮圆月还能提示出一种对历史的乡愁,也能代表一种祖国统一、家庭团圆、社会和谐的艺术思想。在构图上太湖石、圆月以及熊猫组成了“S”形状的曲线,这种构图有效继承了安格尔的油画视觉方式,这种构图有着说不清楚的一种动感与阴柔之美,因此,许多欣赏者对这件作品非常喜欢。

《饮水思源》122*244cm

纪录片“大爱如山——家园”拍摄现场

义拍所得善款尽数捐给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

刘中先生向法国驻华使馆赠送“中法友好”作品瓷盘

中国画作品《玲玲、兴兴全家福》被尼克松博物馆收藏

再次,刘中身体力行地将大熊猫生物保护与艺术社会学创作结合了起来。刘中先生现为北京市熊猫血宣传大使,雅安熊猫宣传大使,母亲水窖宣传大使。2008年5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汶川大地震,5月17日刘中积极参与中国美术家协会为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组织的“众志成城---中国美术家为抗震救灾献爱心”捐画活动并捐献作品《家》;同月,向文化部青联美术委员会为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组织的抗震救灾捐画活动捐献作品《希望》。2011年11月12日至16日,随中国美协第三批赴川代表团前往四川都江堰、北川等地震灾区慰问;12月22日,受邀出席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在香港青年广场举办的“饮水思源—母亲水窖公益活动”,在活动现场被授予“母亲水窖宣传大使”荣誉称号,并向主办方捐赠中国画作品《饮水思源》。2013年4月21日晚,在北京保利剧院举办的“陈小朵个人演唱会”上,现场捐献以雅安熊猫为原型的中国画作品“你好吗”,捐献作品拍卖后所得善款全部用于雅安救灾;4月25日,参加中国美协组织的“中国美术家为雅安地震赈灾公益笔会”,并捐赠中国画作品“新生”;4月28日至5月2日,随中国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大爱如山”记录片摄制组赴四川雅安慰问地震灾区群众,并探望碧峰峡大熊猫保护基地的工作人员及大熊猫;5月13日,中国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出微电影“大爱如山——家园”,该片纪录了刘中在雅安震后,前往雅安探望曾经写生过的“碧峰峡国家熊猫保护基地”的大熊猫白杨的故事,体现了中国人在天灾之后仍然不忘关爱人类的朋友——动物的大爱情怀。2014年6月13日,受邀出席由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及北京榜样组委会举办的“第11届国际献血者日”相关活动,现场捐献国画作品《三宝图》向无偿献血者表达敬意,并获聘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授予的“熊猫血宣传大使”; 12月27日,应邀参加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举办的‘稀有血型爱心之家2014年度总结表彰会’,并为无偿献血者颁发‘无偿献血奉献奖’;2015年6月14日,作为“北京熊猫血宣传大使”应邀出由北京市委宣传部等单位主办的“世界献血者日”庆祝活动,为献血者颁发熊猫徽章。2017年4月22日,应华信文化邀请出席“大爱至美——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巅峰论坛”,并向华信文化赠送“国宝图”;当晚出席“大爱至美——公益义拍晚会”,将其五件版画作品的义拍善款五万八千元捐助给“首都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9月16日,“珍爱环境,和谐共存”明信片应邀参加由中国邮政在天津举行的“我爱明信·天天乐道津津有味”公益竞买活动,拍卖所得捐助“中国扶贫基金会”;12月8日至12月10日,出席在四川省绵阳市举办“2017中华全国集邮专项展”之“熊猫中中之家”系列美术作品展览及公益交流活动,闭幕后“熊猫中中之家”搬迁至绵阳“首开·仙海龙湾”社区,持续开展美术公益交流活动。2019年1月21日,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邀请,参加“庆祝中法建交55周年招待会”,并向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赠送中国画作品“中法友好”,及向法国驻华使馆赠送“中法友好”作品瓷盘。5月12日至15日,为庆祝中美建交四十周年,应中国艺术国际行、尼克松基金会、尼克松总统博物馆等机构邀请,赴美国洛杉矶出席“熊猫和他的朋友——刘中艺术展”开幕式及相关美术交流活动,并接中、美多家媒体采访,中国画作品“玲玲、兴兴全家福”被尼克松博物馆收藏。5月23日,受邀出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举办的“诗e中国行——文化公益活动”启动仪式,并被授予“诗e中国行——文化公益活动传颂人”荣誉称号……刘中这一系列生态保护与公益大爱活动中可以看出一个艺术生物学追求艺术家的品质与终极关怀,在二战期间伦敦动物园大熊猫“明”在德机轰炸下表现镇定自如,成为伦敦市民心目中的战时英雄。后来,《泰晤士报》刊登的讣告称:“她可以死而无憾,因为她给千百人带来了快乐”,从一定层面上,刘中大熊猫系列作品的艺术思想与这种精神是想通的。

《瑞雪七宝》122cm×244cm 2015年

总之,刘中对艺术有着纯粹的审美追求,对大自然的动物有着天性的爱好,对人与动物、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有着生物学与社会学的高度关注,他用艺术的形式保护生态文明与人类和平发展有着独特贡献。在如今艺术市场化与急功近利创作态度充斥社会各界的现实下,刘中每天孜孜不倦地冷静观察生物世界、热情研究绘画的创作思想。特别值得敬佩的是,他能走出中国传统花鸟画画法的僵化模式,大胆用国际化的方式探索中国符号的大熊猫题材,这种创新能力与生物学的大爱结合必定能给我们如今艺术界以一种全新的模式,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刘中艺术学、生物学以及社会学结合的踽踽独行探索在艺术史上一定会留下的可以叙述的故事。

(作者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

为大熊猫造型——刘中的艺术生物学与社会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