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超学科视野中的当代艺术”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办

“超学科视野中的当代艺术”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办

时间:   2019-07-09 10:43:32    |   来源:    艺术中国
快讯 >

由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办的“超学科视野中的当代艺术”学术研讨会近日在复旦大学举行。来自艺术学、文化学、传播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物理学、心理学、人类学等不同学科的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知名艺术家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孟建主任和汤筠冰副秘书长共同主持了本次学术研讨会。

研讨会围绕“超学科视域中的当代艺术”这个主题,就“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潮”、“当代艺术与技术革命”、 “当代艺术与资本市场”、“当代艺术与性格心理”等多个命题展开了深入研讨。来自不同学科、不同视野的学术观点在研讨会上交流激荡,迸发出的思维火花和透发出的真知灼见,对当代艺术的现状与未来以很大启迪。与会者一致认为,会议的主办方以“超学科”的高度和视野来组织这次学术研讨会,是一次开拓性的重要创举。“超学科”不是多学科和跨学科的一般概念阐释,而是特指不同学科汇流激荡、高度综合后,形成了一种临界突破的力量,让学科与学科之间在这里真正实现化合交融,实现超越。对当代艺术所进行的这次“超学科”审视,具有特殊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当代艺术:来自艺术学科内专家的声音

汤筠冰副秘书长在主持本次研讨会时指出,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之所以要召集一批不同学科的著名专家学者聚集在一起召开本次研讨会,是要将当代艺术置于更为宏观的超越学科的视野展开研究。同时,也显现了“中心”将当代艺术作为重点研究方向后,力求以全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寻求当代艺术研究的新突破。从艺术传播的研究视角来看,我国当代艺术的大繁荣和大发展是实现跨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构建人类文明共同体”的主要方式。

来自美国的艺术史家、哈佛大学美术史博士黄文叡认为,对当代艺术的探讨需要对当代艺术有较为准确的界定。他认为当代艺术开端于后现代主义之后,逐渐从群体走向个人化风格。当代艺术不仅指创作于当下的艺术作品,更是指“强烈反映出时代思潮和当下文化的艺术。”当代艺术特别关注科技革命带来的观念冲击和形式变革,也许,科学和技术正充任着当代艺术的“催生婆”。

来自加拿大康科迪亚大学的艺术理论家段炼教授论述了当代艺术的形式演变过程。一战后,人们逐渐关注艺术作品本身,从单纯地局限于作品的分析,逐步过渡到形式主义美学,再步入从读者角度阐释作品并成为形式主义研究主流。直至当代,“语境”一词的流行又将“作者-作品-读者”三个维度贯穿起来,成为了艺术理论研究者理解和研读当代艺术形式的主要法则。

美国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的未来艺术研究专家谭力勤教授倡导“奇点艺术”多年。他认为,当代艺术应当遵循“未来指导现在”的创作规律。科技大发展的今天,生物艺术、纳米艺术、4D智能艺术等在国外炙手可热的研究与创作在国内关注度还很低。因此,国内的当代艺术创作应高度关注这些领域的国际发展前沿。

上海美学学会会长、美学家祁志祥教授认为,当代艺术属于艺术的一部分,而艺术应该是“美之学”,是感性知识的再完善。他回溯了美学与艺术发展历程,指出传统艺术以美为特征,强调逼真性,而艺术走向当代则一步一步远离逼真,走向前卫表达。于是他鼓励大众敢于表达自己的质疑和困惑,要有艺术批评精神。

艺术收藏家,奥赛画廊蔡彭城董事长则从艺术实践的角度探讨了当下艺术发展的现状。他认为在策划相关主题展览时必须考虑作品的当代性,这不仅是一种时间概念,也是文化概念。同时,也要保持中国本土文化的独立价值判断。他以自身策展的大量艺术实践活动来说明,未来的艺术形式必将走向跨学科的多样性和超学科的融合性。

艺术家、原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肖谷坦言,作为一个艺术实践者,应要求自己做到自我情感上的当代表达。艺术的意义在于对人创造性的激发,帮助人拓宽认知世界新的可能。审美也是不断被重塑的过程,“艺术也创造着懂得艺术的大众”是我们艺术家要充分体悟到的真谛。

书法家、上海交通大学周斌教授认为,千万不要走入误区,传统艺术的当代表达也是属于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以自己在联合国进行书法推广的生动实践来佐证:没有继承就没有发扬,没有传统就没有当代。今天要打破固有僵化思维,勇于传统创新。

当代艺术:来自艺术学科外专家的视角

物理学家,复旦大学金晓峰教授认为,现代科学如同当代艺术发展轨迹一样,现代科学似乎离我们也越来越远,越来越像当代艺术,特别是抽象艺术,似乎看不见摸不着,但力量巨大。他用前沿科学作类比,认为艺术的发展逻辑与科学的发展逻辑十分类似,因此不用担心大众不理解当代艺术。现代科学与当代艺术两者都存在一个会不会“讲故事”的问题。他认为当代艺术的要义就在于能不能讲好“未来故事”。

经济学家,复旦大学张晖明教授提出,一切艺术都离不开艺术自身需要的技术手段,而人类生生不息的创新驱动力就是人之伟大所在。数字化生存时代,如何利用技术,让科技成为当代艺术的重要支撑是尤为重要的着眼点。审视当代艺术,决不能忽视艺术市场的供需问题,否则还要文化产业干什么?当下的艺术市场远不够健康和完善,只有生产力更加强大、分配更加合理,艺术市场乃至于文化市场才能进入良性循环。

人类学家,复旦大学潘天舒教授对当代艺术家的“艺术焦虑”给出的建议是,回到以往的艺术形态中去找寻答案。当下的艺术理论发展无论继承还是发展,势必要以传统为根基。当艺术没有被消费主义占领的时候,它是怎么样的一种状态,我们需要好好研究。这是人类与艺术关系的根本。 

社会学家,复旦大学范丽珠教授则结合自己大量的田野调查实践,从当代审美的趋同性切入,谈到当代艺术美感与个性的丧失问题。传统艺术与神圣符号、社会空间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而当代艺术却缺失了这个重要部分。这直接导致了当代艺术表现形式的趋同性,我们要高度警惕当代艺术的美感丧失,同时要利用现代技术传承好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跨文化学者,复旦大学陈纳研究员从跨文化传播角度切入,讨论中国的当代艺术应以怎样的姿态走向世界:要厘清当代艺术在跨文化传播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他认为,虽然我国的当代艺术遭到了很多的质疑,但人类的情绪和审美是共通的,我们一定要尝试找到跨文化传播的和谐点和共振点,只有这样才能够通过我国的当代艺术与世界更好地沟通。

哲学家,复旦大学郁喆隽副教授认为,“当代”一词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只有在同等的学术场域中才能对话。但定义的含混性并不妨碍人们对当代艺术的讨论。他从理性与感性角度出发,借用德国著名哲学家马克思·韦伯的现代性理论,讨论工具理性对人情绪和感受的压制。由此,人们对当代艺术的感知不再纯粹,但对当代艺术的理解更需要内在的、本质地把握。

心理学家,复旦大学孙时进教授发问,艺术与每个人的关系是什么?他认为人们通过理解艺术、参与艺术以感受不同的观看视角与表现方式,就是每个人与当代艺术的关联性之所在。他进一步从心理学的角度阐释了他对当代艺术的理解:“向外走的是梦想,向内走的是觉醒。”超学科的研究,就像阴阳太极图,在这个极点上我们出发去寻找回家之路,各个学科尤其是艺术学科肯定是重要的途径之一,而艺术心理学的研究是不可小觑的。

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秘书长张殿元教授结合传播学研究实践谈到,无论是现代艺术还是当代艺术,无论是绘画、音乐,还是建筑、影像,都要遵循传播学的规律,达到有效传播。现在的营销学理论认为,营销发展到最后将细分到个人,这或给当代艺术以启迪。现在兴起的大数据技术、AI技术、算法推送等如何运用到当代艺术的传播中去,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孟建教授对这次学术研讨会进行总结时提出,本次研讨会从策划、论证到实施本身就是一个全新创造的过程。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开创了艺术研究的新思路、新路径、新格局。当代艺术是一个集各种艺术门类于一体的“族群”和“矩阵”。我们需要从“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潮”、“当代艺术与当下生活”、 “当代艺术与经济形态”、“当代艺术与人性心理”等角度入手,探寻当代艺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特别是当代艺术与中国社会发展的诸多课题。当代艺术的研究,要确立研究的主体性,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构建出有中国特色的当代艺术理论新体系。他渴望更多学科的著名专家能参与到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对当代艺术的研究与实践中来。

本次研讨会的举办,还实现了与复旦大学国际课程与学术研讨“双结合”互动:一是结合了复旦大学研究生院FIST项目(Fudan Intensive Summer Teaching)暑期国际课程,二是结合了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艺术的深度:嬗变·创新·传播”系列学术报告会。一周之内推出了12场有关艺术主题的讲座,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位青年学者与研究生参加了这一系列活动。

据悉,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已将“当代艺术研究计划”作为“中心”近三年内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这一“当代艺术研究计划”在继续大力推进当代艺术理论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还将在当代艺术的“评价体系建构”与“社会推广运作”等方面有一系列的举措。“中心”将不断地向社会发布“当代艺术研究计划”的最新成果。

“超学科视野中的当代艺术”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