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120余件晚清以来惠山代表性泥塑作品亮相中国美术馆

120余件晚清以来惠山代表性泥塑作品亮相中国美术馆

时间: 2019-06-06 21:03:14 | 来源: 艺术中国

展览现场

2019年6月6日下午,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泥土的生命——无锡惠山泥塑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从2018年无锡惠山泥人厂向中国美术馆捐赠的134件(套)作品中,精心遴选120余件晚清以来的泥塑精品,旨在全面展现惠山泥塑的历史面貌,使观众深入了解农耕文明时代泥土与人的密切关系,并对其在新时期的发展予以关注和思考。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风仪亭  喻湘涟、张小权  1985年

本次展览以惠山泥塑的历史风貌与发展变迁为脉络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百年芳华”“时代新象”和“生生不息”。

惠山泥塑是江苏无锡最有地域文化特征的民间艺术,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韵味,是吴文化沃土孕育出的艺术瑰宝。惠山泥塑始于明,盛于清,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清代中晚期是惠山泥塑艺术发展的高峰,塑绘技艺高超,风格精细华美,品类日渐丰富。除了知名的大阿福、春牛、蚕猫等耍货之外,在京、昆等剧种的影响之下,还孕育出了“手捏戏文”,也产生了周阿生和丁阿金等影响巨大的艺术大师,使惠山泥塑声名日隆,享誉中外。

展览现场

清代中晚期以来的一百多年,既是惠山泥塑由初发步入鼎盛的辉煌阶段,同时也是从传统进入现代的激荡时期。惠山泥塑与人们的生产劳作,及庙会、香讯和蚕桑等关系密切,四季买卖不断,因而产销两旺,影响广泛,辐射江南。“要佛像找阿生,要戏文找阿金。”手捏戏文的产生与发展,把惠山泥塑艺术推向历史的顶峰。直到20世纪30年代,惠山尚有泥人店铺近五十家,从业人员二百余人。至1950年代,以蒋子贤、王锡康、陈毓秀和陈浩泉等为代表的老艺人着手恢复手捏戏文,并培 养了喻湘涟、王南仙等一批优秀的传承人,使惠山传统泥塑艺术得以延续。

八仙过海  顾叶清、陈淡珍  20世纪70年代

挑帘裁衣  喻湘涟、王南仙  1990年

20世纪初期,以高标、周作瑞为代表的艺人即将雕塑和石膏模制技艺从上海引入无锡,使惠山传统泥塑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一批具有学院背景的艺术家如柳家奎、王木东等也加入到惠山泥塑的创作队伍。在新时代的感召下,各路人马深入挖掘和学习传统,以现实主义为基础,紧扣时代脉搏,创作出许多具有时代特色的佳作。由于采用了石膏材料和模具,制作成本降低,生产效率提高,为惠山捏塑带来更广泛的影响。老艺人高标创作的《大阿福》以及柳家奎创作的《我爱北京天安门》等,即是将雕塑融入民间耍货创作的成功范例。这些作品充满壮硕健康之美,反映了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

展览现场

大阿福  喻湘莲、王南仙   1990年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据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介绍,2018年,无锡市惠山泥人厂向中国美术馆捐赠泥塑作品134件(套),这些作品汇集了晚清以来惠山著名艺人的代表作品,如王锡康的《刘海戏金蟾》、高标的《大阿福》和周作瑞的《麻姑献寿》等,这些泥塑不仅是公认的经典之作,而且传承有序,品相完好,反映了惠山泥塑的高度艺术成就。这些作品记录并呈现了惠山泥塑在特定历史时期与情境下的艺术风貌,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作为雕塑工作者的我,对惠山泥人充满厚情。40年前我曾学艺于惠山,我的艺术起源于此。我所倡导的‘写意雕塑’其根在于此。在第14个‘文化与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中国美术馆特别策划本次展览,通过深入的学术梳理和独特的展示方式,与大众共同探讨这一优秀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与前景。”

穆桂英  陈荣根、彭建华  20世纪70年代

如今的惠山泥塑艺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爆发出旺盛的创造力,各自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不难看出,“手捏戏文”的传承与发展仍然举步维艰,而以“粗货”为基础的创新依然受到多数艺人的青睐,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如柳成荫的《李逵》、陈钢的《门神》和夏征的《吉庆有余》等。

西厢记  柳成荫  20世纪90年代

门神  陈钢  2018年

 据悉,“泥土的生命——无锡惠山泥塑艺术展”已纳入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此批作品入藏国家美术最高殿堂,并予以全面展示,既是惠山泥塑艺术在新时期的一次精彩绽放,也使这一古老艺术的生命得到永恒延续。

展览呈现在中国美术馆2、4号展厅,将展出至6月16日。

120余件晚清以来惠山代表性泥塑作品亮相中国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