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以瓷器为视角,96件元代文物展示文明交流与互鉴

以瓷器为视角,96件元代文物展示文明交流与互鉴

时间:   2019-05-22 15:17:11    |   来源:    艺术中国
展事 >

展览现场

2019年5月21日上午10时,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汇聚了国内11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品的“海宇会同——元代瓷器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展览以元代瓷器为主体,元代瓷器的历史、文化、科技、审美价值为主线,反映了元朝时期人们的生活习惯、物质文化、艺术创作特点和这一时期社会变革、民族融合、中外互通的历史盛景。

展览现场

元代瓷器生产是继承与创新的产物。它在继承宋金艺术成就的基础上,达到了全新的技术水平与艺术高度。浮梁磁局的设立,开创了官办窑场引领瓷器制作风尚的先例。以景德镇为中心,龙泉窑、磁州窑等全国性和地方窑口的生产十分繁荣,极大地促进了瓷器海外贸易的扩展。变化万千、精美绝伦的瓷器以贸易为载体,清晰地呈现出沿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传播的演变趋势,并以独特的文化视角向我们讲述了文明互通和交流互鉴的历史进程。

展览现场

元代瓷器精美的纹饰,丰富的主题,多样的形制,内中蕴含着中原传统文化、伊斯兰文化、蒙古草原文化和藏传佛教文化等多种文化因素的影响,是元朝时期中华文化开放性、多样性和包容性的最好物证。与此同时,元代也是中国瓷器生产技术飞速跃升的时期,以元青花为代表的釉下彩绘瓷器制作技术的成熟,不仅在瓷器生产技术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充分体现了中外文化交流对瓷器审美意趣与风尚转变的深刻影响。

展览现场

展览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瓷路撷英——历史的映照与缩影”。元代瓷器作为蒙元时期重要的物质载体,体现了极高的历史价值。浮梁磁局的设立,开创了官办窑场引领瓷器制作风尚的先例。以景德镇为中心,龙泉窑、磁州窑等全国性和地方窑口的生产十分繁荣,极大地促进了瓷器海外贸易的扩展。而瓷器作为茶具、酒具、祭礼用器的具体功能,则反映了当时人的生活习惯。

展览现场

第二单元“兼收并蓄——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互通”。元代瓷器以独特的文化视角向我们讲述了文明互通和交流互鉴的历史进程。其精美的纹饰,丰富的主题,多样的形制,内中蕴含着中原传统文化、伊斯兰文化、蒙古草原文化和藏传佛教文化等多种文化因素的影响,是元朝时期中华文化开放性、多样性和包容性的最好物证。

展览现场

第三单元“炉火纯青——技艺的创新和飞跃”。元代是中国古代瓷器生产技术飞跃的时期。模制成型工艺的进一步成熟,使大件不规则陈设器的成型变得更易操作。瓷器生产首次在瓷胎中采用高岭土加瓷土的二元配方法,在中国瓷器技术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以元青花为代表的瓷器釉下彩绘艺术,开辟了陶瓷装饰的新篇章。

展览现场

第四单元“变古易常——审美观念的表现和转变”。元代瓷器的器型和釉色,一定程度延续了两宋文人崇尚高雅素净之审美,但总体完成了由前朝士人审美主导向世俗化风格的转变,出现了更多大型器物,装饰繁密,纹样突出。而元青花的出现,正式宣告了华丽奔放的审美意趣成为主流。

展览现场

此次“海宇会同——元代瓷器文化展”展出的以元代瓷器为主的96件文物精品,其中不仅有景德镇珠山风景麓遗址、元大都遗址、镇江市京口闸遗址等遗址、墓葬、窖藏的出土佳器,也有各地博物馆收藏的传世珍品,还包含了“辽宁绥中三道岗沉船”“福建平潭大练岛沉船”“西沙群岛石屿二号沉船”等水下考古工作的丰硕成果。展览还配合元代瓷器展示,增加了清光绪本《岛夷志略》、张成款剔红人物圆漆盒、僧帽形带柄铜壶等其他类别文物,力求全面还原出蒙元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盛景和物质文化风貌。

展览位于国家博物馆南6展厅,展期2个月,票价30元。(图片提供:国家博物馆 摄影/余冠辰)

重点文物介绍:

青花云龙纹砚盒 元代 1988年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麓风景路出土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盒身浅直壁,盖弧顶无纽,与器身以子母口扣合。盒内部无釉,底有凸起矮圆柱形砚台,高度约与盒沿持平,砚面及砚壁之间形成环形砚池。盒盖外壁绘海水江崖纹,盖面上绘五爪龙纹。

这种中心凸起、四周环以砚池的圆形砚台名为“辟雍砚”,魏晋南北朝至唐代风靡一时。汉代班固于《白虎通·辟雍》中载:“辟者像璧,圆法天,雍之以水,像教化流行。”东汉蔡邕作《明堂丹会论》:“取其四面环水,圆如壁,后世遂名雍。”早期辟雍砚瓷质较多,有环形足、圈足、兽形足等。盒型辟雍砚形制较少,主要出现在元、明清时期。此砚盒顶面绘有五爪龙,应是元朝皇家订烧之物。

天蓝釉花口紫斑贴塑兽面双螭耳连座瓶 元 北京市元大都遗址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瓶为波浪形花口,长束颈,丰肩、敛腹,两侧肩颈部各有一枚兽耳曲柄,器身贴塑两枚兽耳衔环铺首装饰。瓶下部为花几式镂空底座,底座上有出棱式曲足。器物胎质粗厚,通体施天蓝色乳浊钧釉,口沿、肩部及底座处有紫红色釉斑,釉色艳丽,造型别致。

此件钧釉瓷瓶出土于北京后桃园元代居住遗址(属元大都遗址),出土时原为一对,另一件藏于首都博物馆。因出土地为元代统治阶级居址,因此这对钧釉瓷瓶应是元代皇室用物,对研究当时上层阶级生活史具有一定的意义。中国国家博物馆另收藏有一件钧窑圆口双螭耳连座瓶,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出土,同出土的有一件配套使用的纪年款钧窑鼎式炉,经考证应为1309年所作,成为元代瓷器中重要的分期标准器。

青花蕉叶花果竹石印花缠枝牡丹纹菱口盘 元代 上海博物馆藏

盘板沿菱口,弧腹,平底圈足,足底露胎。盘内和盘外壁青花纹饰。盘内青花三层纹饰,盘内底白地青花满绘蕉叶瓜果葡萄纹,内壁缠枝牡丹纹与内口沿缠枝菊花纹均模印而成,高超的印花工艺将牡丹花的俯、仰、正、侧描绘得非常生动,纹饰外用青花晕染或绘细密的海水纹,形成青地白花装饰,盘外壁青花绘缠枝莲花纹。此盘装饰手法新颖别致,白地青花和青地白花交相辉映,纹饰生动。蓝地白花又称反青花,是将青料涂地,纹饰留白,这种装饰方法以暗衬明,深沉中见亮丽,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元代疆域辽阔,文化多元,海外贸易不断扩大,青花瓷的出口地区有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广大地区。大量元青花通过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抵达。这类大盘多是元代出口到西亚伊斯兰地区的贸易瓷,根据销往国家的特殊需求而烧制的大盘、大碗、兽耳罐和葫芦瓶等,多为伊斯兰国家穆斯林的饮食器皿和用具。出口西亚元青花大盘,口径多达45厘米以上,在土耳其托普卡比宫博物馆、伊朗国家博物馆收藏数量最多最精,仅托普卡比宫博物馆就藏有类似的大盘多达20余件,此外英国各大博物馆、日本各大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等也有收藏。而国内出土品少见,多收藏于国内各大博物馆。 

青花满池娇图菱花口盘 元代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盘菱花口,折沿,浅弧腹,圈足,砂底呈火石红色,外底露胎不施釉,采用垫砂支烧方法,器底出现粘砂或斑点,由于胎体含有铁质经烧结成氧化铁,色呈红色,俗称“火石红”,盘外底带有修胎轮旋的旋纹痕迹。盘内青花纹饰,盘内底绘莲池鸳鸯图,也称为“满池娇”图,青花绘四束盛开的出水莲花,旁绘茨菰和浮萍,两只鸳鸯在莲花丛中游弋,顾盼生情。这种莲池鸳鸯小景图,是元青花瓷器中常见的装饰题材。盘内口沿青花线描海水浪花纹,内壁以青花为地,留白模印凸起的桃、石榴、菊花等花实纹。盘外壁青花绘仰俯莲瓣纹,莲瓣之间留有空白,是鉴定元青花的特点之一。

盘心主题纹饰为莲池鸳鸯图,也称为“满池娇”图。“满池娇图”原是宫廷服饰的一种装饰图案,描绘的是池塘中的花、鸟景色,多为池塘中,莲荷盛开,配以鸳鸯等水禽,形成荷塘小景。宋代始见,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三《夜市》中记载当时临安夜市售卖的物品就有“挑纱荷花满池娇背心”。“满池娇图”是元代刺绣中常见的装饰题材之一,常见于织品服饰和金银漆器及瓷器上,“满池娇”是元代贵族阶层专用纹饰,元朝典章制度曾明文规定平民百姓禁用。此盘胎体敦实厚重,釉色清亮滋润,进口青料绘制,以平涂为主,结合勾、皴、点、染等技法,潇洒自如,线条苍劲有力。绘画充分发挥蓝白的艺术效果,将白地蓝花、蓝地白花和青花线描技法相结合,绘制精绝。

青花云龙纹罐 元代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元青花大罐的标准器,器形浑厚凝重,直口短颈,溜肩圆腹,腹部下渐收,底微撇。此器形在国内外传世及出土元青花器物上均有迹可循。纹饰分四层,层次清晰,青花发色青翠浓艳,符合进口青料发色特征,青料含铁较多下沉深入胎骨。口沿与近足处饰海涛纹,颈部饰变形莲瓣填杂宝和花卉纹,腹部主体纹饰绘二龙纹,龙身修长,头小颈细,与明代瓷器龙纹有所区别。

元青花大罐的器形风格和绘画风格与当时北方游牧民族粗犷、雄壮的审美观念息息相关,元代是历史上对外交流最活跃的一段时期,这与当时鼓励交流的开放政策有密切关系,使得元青花在宗教文化活动、对外经营活动等多种文化交流融合的情况下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风采。

白地褐彩龙凤纹大罐 元代 辽宁省绥中三道岗元代沉船出水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罐短直口,丰肩敛腹,胎体厚重。肩部绘有一圈缠枝菊纹,罐身绘云龙纹。龙瞠目昂首,须发张扬,腹部鳞片整齐密布,身体蜷曲盘绕,作升腾状,云纹呈漩涡状,朵朵叠压。菊花纹线条均匀挺立,龙纹线条流畅苍劲,画面主次分明,风格质朴豪放。器物胎体灰黄粗厚,下腹部有一道凸起明显的接胎痕,通体施化妆土,釉色白中微泛黄。该瓷罐出水于辽宁省绥中三道岗元代沉船中,应是元代磁州窑产品。

宋元以后,磁州窑的生产中心转移至彭城地区,产品以民用白地黑花瓷为主,兼烧一些元、明宫廷用“内府”瓶、大罐、缸等。该地处于滏阳河上游,可通过漳河,经大运河输出,销往全国各地,交通十分便捷,绥中三道岗沉船应是通过这条水路往北方运输时沉没。

青花海水龙纹香炉 元代 江苏省镇江市京口闸遗址出土 镇江博物馆藏

炉盘口、宽沿、直颈、鼓腹、绶带双耳、兽足带铺首。口外沿为凤穿牡丹纹,颈部绘狮子戏球图,上腹部为一圈变体莲瓣内填杂宝纹,腹部主体纹饰为青花海水白釉龙纹。下腹为一圈变体莲瓣纹,近底部留白。青花发色淡雅,在制作工艺与绘制风格方面凸显了元青花典型的特征。元代大型器物虽多,但此等体量的青花香炉非常难得,烧造难度可想而知,采用分体烧制法,解决了一次烧制难以成型的问题,纹样使用元青花典型的多层绘制的装饰手法。在器物功用的方面此炉应为供奉所用的礼器。

青釉刻花缠枝牡丹凤尾尊 元代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尊口部外敞平展,束长颈,溜肩,颈部一周刻弦纹和花卉纹,腹部内收,圈足。胎体厚重、坚硬,呈灰白色。肩一周刻缠枝牡丹纹,腹部刻一圈仰莲纹。整体施翠青釉,釉层浓厚,釉面光滑发色沉稳,器形硕大由分烧粘接而成。

元代的龙泉靑瓷产品较之宋代出现较大改变。大型器物增多,器体变得厚重。在装饰方面,一改宋时典雅无华的风范,除划花、刻花、堆花外,更釆用了印花、堆贴、镂刻等技法。该瓶式是元代龙泉窑的典型器形,在浙江、福建、四川窖藏中广有发现,新安沉船也有出水此类器形。在水陆交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道路上,龙泉窑的地位更加突出。浙江、福建、江西等地制瓷业受其影响,烧制龙泉窑系靑瓷的瓷窑不断增加,形成特有的青瓷窑系,远销到东亚、东非和阿拉伯等各国。

青花龙纹梅瓶 元代 湖北省钟祥市明永乐十三年郢靖王墓出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瓶唇口,短颈,丰肩,肩下渐收,近底处微微外撇,作宽圈足,瓶底露胎无釉。通体以青花画云龙图案,龙颈细长,首小硕身,脊背呈倒勾式,腹背间有飘荡的细长火云纹,这些线状火云是元代瓷器基本特徵之一。青花浓艳,缘及胎骨。江西景德镇窑产品。

元代瓷器制造最有代表性的成就是釉下彩技术的广泛应用。所谓釉下彩技术,是在瓷胎上先画出纹饰图案,再施上一层无色透明釉,然后经高温烧制。其优点一是由于可以直接在瓷器上进行绘画,利于创作者的艺术发挥,二是绘上去的图案永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