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认识的中国提琴制作师赵岐生

时间:2017-09-20 16:10:46 | 来源:艺术中国

艺术家>

方意敏和美国著名小提琴家、教育家萨斯曼斯豪斯在一起

赵岐生老师,我与他相识近二十年了,亦师亦友。第一次在北京万寿路赵老师家中同他相见时,就相谈甚欢,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当谈及提琴制作之事,他对提琴声音研究的透彻让我吃惊,常常是五、六个小时的足膝交谈,连饭都记不得去吃,有一次午饭竟然拖到下午四点半才吃。

在交谈过程和交谈之余,我们双方还不停地拉琴试奏并讨论,赵老师不但提琴制作的好,且小提琴也拉得很不错,发音纯正也很好听,在提琴制作师当中拉琴拉到他这样水平的人,在全国范围里也不多见。他会拉琴和爱好拉琴这一点,对他提琴制作的研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后来我每次到北京都必定先到他家谈琴论道、学习交流,时间过得非常充实和愉快,这种世纪友谊从一开始就一直保持,至今从未间断过,现在电话和微信的交流又更加方便了我们的交流与沟通。

赵老师近期出版的《提琴制作声音拾零》一书的问世,以及中英文出版全球发行,开阔和丰富了读者们对提琴声音领域的视野和认知,世界上此类提琴声音书籍乏阙,是一本难得的提琴制作中关于声音方面的专著,同时也是一本专业工具书。此书详细的论术讲解了提琴制作过程中和声音有关的、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附加了制作方法流程和详细的尺寸图。书中图文并茂,把他从1958年开始制作提琴至今,几十年制作提琴的心得体会和研究成果汇集成书,给提琴制作者、演奏者以及提琴收藏界带来裨益,可敬可贺。

在过去的几百年间,对提琴好声音的形成和制作流程,一直以来众说纷芸,以往所看到各国己出版发行关于提琴制作的书中,大多是写作者的臆测和半路出家的文学作家的描述,即使有部分制琴师所写的书里涉及到这个部分,也是云里雾里,说清道不明,关键部分又保留着,不对外公布。但赵岐生老师集毕生精力对提琴声音的研究和探索,他不仅总结了世界著名制琴师几百年来存世的经典琴成因,而且结合自己五十多年来的制琴经验,不辞辛苦且毫无保留并且是带病写作,实属难能可贵。既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需要,又传承了中国的工匠精神,从理论和实践中,较全面、准确、公开、科学地探索了提琴声音的形成,在国内专业理论和实践结合这个层面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于同行制琴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指导作用。

由于工作上的关系,我在乐团见过和亲自拉过80多把世界真品名琴,同时也是一位专业拉琴人和提琴制作者,八、九年前也亲自使用、研究过赵岐生老师亲手制作的多把小提琴,它们刀工细腻且做工流畅,琴的外型和声音都很漂亮,使我学习到不少提琴制作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我曾经把赵岐生老师制作的小提琴,借用给深圳交响乐团的小提琴首席,他使用过很长一段时间。赵岐生老师制作的提琴在各专业乐团使用后反应良好,使乐团拉琴同行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赵老师制作的提琴泛音丰富,越拉琴音越好,而且声音还很有内容。虽然赵岐生老师制作的琴一开始拉的时候这种感觉并不强烈。但随着时间的增加,拉久了就会有这种体会,而且这种奇妙的感觉会随着时间与日俱增。提琴是时间的艺术,只有时间才能证明声音唯一的一切。

随着中国提琴制作的蓬勃发展,从产量方面来说,中国己经是世界上的制琴大国,但精品艺术提琴的制作方两还任重而道远,在这个重要的时刻,赵岐生老师此书的出版发行,必将在中国制琴历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我也借此机会,祝赵岐生老师再接再励,百日杆头、更进一步!同时也顺祝赵老师多多保重身体,为中国的提琴制作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再创辉煌。


方意敏

2017年9月18日于香港

(作者系原深圳交响乐团音乐厅经理,现香港小提琴协会会长。)

艺术家赵岐生个人主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