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艺术中国 | 时间:2017-06-12 08:19:46 | 文章来源:艺术中国

读书>

    为何时至今日,一幅绘于 500 年前的一位佛罗伦萨家庭主妇的肖像画仍然令全世界痴迷不已?

    不同于列奥纳多的其他肖像作品,“蒙娜丽莎”(法语称之为 LaJoconde,意为“焦孔多夫人”)既不是贵族情妇,也并非出身于名门望族。论相貌,她也算不上格外娇美——至少就她所处时代的标准而言是如此,鉴于列奥纳多笔下的天使面庞精致动人,自然可以推断出,以画家的审美眼光,蒙娜丽莎也绝非绝代佳人。这幅肖像画尺寸袖珍——长 30 英寸,宽21 英寸,很容易被忽视,而灰尘与清漆的覆盖,加上裂痕的产生,使得画作原本鲜明的色彩早已黯淡。但是每年仍然有600 万参观者慕名前来,他们摩肩接踵,隔着容易反光的厚玻璃,在不停闪烁的镁光灯中只为一睹大师的杰作。

该如何解释《蒙娜丽莎》经久不衰的魅力呢?

     原因之一当然是由于这幅家喻户晓的肖像画至今仍然是个谜——世界各地的学者们对其由来依旧争论不休。例如,作为先锋研究者的乔治奥·瓦萨里(Giorgio Vasari)——16 世纪的艺术家兼作家——声称这幅作品其实从未完工,但卢浮宫收藏的《蒙娜丽莎》几乎可以肯定是一件成品。同样是瓦萨里,他对画中人物漂亮的睫毛和眉毛极尽溢美之词——可是卢浮宫里的那位女士根本看不见睫毛和眉毛。此外,所有证据都表明列奥纳多是在 1503 年开始创作这幅肖像画的——然而卢浮宫《蒙娜丽莎》的画风铁定是其晚年的风格,即创作于 1510 年之后。有研究者称在列奥纳多 1519 年辞世后,法王弗朗索瓦一世购得了这幅画作。但另有人认为多年之后,画作依旧为其学生沙莱所保存。

     同时,越来越多的史学家都声称画作中的女士并非我们原先认为的佛罗伦萨商人之妻丽莎·德尔·焦孔多,这种主张使得《蒙娜丽莎》愈显神秘。有些史学家认为这幅画的人物原型是曼托瓦(Mantua)侯爵夫人伊莎贝拉·德·埃斯特(Isabellad’Este)。有些人则坚称蒙娜丽莎是朱利亚诺·德·美第奇公爵的情妇帕奇菲卡·布兰达诺(Pacifica Brandano)。还有史学家提出了更多的可能,例如伊莎贝拉·瓜兰迪(Isabella Gualanda),甚至是弗兰卡维拉(Francavilla)公爵夫人科斯坦扎·德·阿瓦洛斯(Costanza d’Avalos),其依据不过是一首缺乏可信度的诗。(这位诗人是埃内亚·伊尔皮诺(Enea Irpino),他声称“芬奇”为守寡的科斯坦扎·德·阿瓦洛斯画像,“蒙着美丽的黑纱”。)

     关于《蒙娜丽莎》这幅作品本身,充斥着各种相互矛盾的古怪理论,以至于很多撰写列奥纳多传记的作家选择略过不提,以避免引发争议,他们更多聚焦于这个故事相对清晰的后半段,即 16 世纪后这幅画作有着怎样的经历。这方面所能找到的线索细节更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例如有传言称拿破仑曾将《蒙娜丽莎》挂在自己的床头,为的就是给情妇留下好印象,还有传言说 1911 年,一位名叫文森佐·佩鲁贾(VincenzoPerugia)的意大利装修工偷了此画,想以 50 万里拉的价格卖给佛罗伦萨的乌菲兹美术馆。遗憾的是,关于列奥纳多为何以及如何创作《蒙娜丽莎》这一核心问题,依然鲜有深入研究。

然而,随着我们进一步研究《蒙娜丽莎》之谜,一个显而易见的答案逐渐浮出水面,即 16 世纪以来各式各样的理论之所以相互矛盾是因为它们所谈论的并非同一幅画。一旦考虑这种可能性——列奥纳多画了两幅而非一幅《蒙娜丽莎》,所有的争论和矛盾就一下子不复存在了。

     在 2012 年 9 月 26 日前,这一想法——存在两幅《蒙娜丽莎》,如同列奥纳多(和他的助手们)曾创作多个版本的《岩间圣母》(Virgin of the Rock)、《纺车边的圣母》(Madonnaof the Yarnwinder)、《丽达与天鹅》(Leda and theSwan)一样——还只是理论推测。但就在那一天,瑞士一家基金会向全世界宣布,存在另一幅早期版本《蒙娜丽莎》,它在瑞士一家银行的保险库里存放了 40 年之久。

    本书是最早对这一发现的意义进行评估的研究作品,特别结合珍藏在卢浮宫的另一幅《蒙娜丽莎》以及列奥纳多的其他作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推理。巴黎和瑞士两地的专业机构进行了多次测试,均表明两幅肖像画都是列奥纳多所作。但真正的问题是:为什么列奥纳多要画两幅《蒙娜丽莎》?这位佛罗伦萨商人妻子的身上究竟散发着何种魅力,能如此吸引列奥纳多,以至于已该颐养天年的他仍继续这一主题的创作?

    这些问题构成了本书的核心内容。与不少列奥纳多传记一样,读者会觉得这本书更像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侦探小说,而非普通的历史人物传记。例如,本书是最早从千头万绪的线索中抽丝剥茧、解开如下谜团的著作之一:为何一位名叫弗朗切斯科·德尔·焦孔多的商人想为妻子画一幅肖像画,并且一位米兰宫廷的知名艺术家、那个时代最负盛名的画匠之一同意创作这幅画。通过深入挖掘 16 世纪的相关研究文献,加上大量涌现的、令人欣喜的新证据,我们逐渐逼近真相并最终发现究竟是什么激发了列奥纳多的灵感,使其创作出了艺术生涯的巅峰之作。

    在寻找真相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一个原则:要了解列奥纳多就必须了解他在佛罗伦萨所待的关键三年里的时代背景、周遭环境以及生活节奏。这一原则看似显而易见,但在研究过程中往往容易被忽略。史学家们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便是无意识地将自己的时代精神投射到正在研究的主题上,关于两幅《蒙娜丽莎》的研究自然也不例外。我们很容易根据自己的人生感悟与体验去理解列奥纳多无比热烈、精彩纷呈的一生,然而这么做便犯了严重的错误。只有将列奥纳多置于其所属的时代——16 世纪早期的意大利艺术家,在追随内心渴望与激情的同时往往都懂得顺应潮流,圆滑处世——我们才能正确了解这位艺术巨匠。

    正因为此,这一经常被忽略的研究领域成为了本书的重中之重,它引人入胜,将事件牵涉到的所有人物变成了我们解开谜团的科学依据。本书展示了在米兰公国被推翻之后,列奥纳多所维持的微妙的人际关系网,也正是它鼓舞列奥纳多创作出了那个时代的肖像代表作。

    如果我们的推测是正确的,那么《蒙娜丽莎》的真正原型及其寓意将使我们重新评估列奥纳多晚年的创作意图和心态。这位推崇世俗精神、一手开创现代实证科学的精英学者,在其人生的最后阶段很可能痴迷于更为纯粹的精神世界。


《蒙娜丽莎传奇》

目录

落幕

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