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迪·沃霍尔的哲学 (新闻稿)

艺术中国 | 时间:2011-08-18 15:53:32 |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读书>

  人人都能成为15分钟的明星

  波谱天皇安迪·沃霍尔语录式自传国内首次出版

  安迪·沃霍尔是二十世纪最知名的艺术家和明星之一,也是公认的“波谱教皇”,近日广西师大出版社推出了他亲笔所写的首部著作,被称为“语录式的自传”的《安迪·沃霍尔的哲学》,是其主要的文字作品,1975年在美国出版后引起轰动,书中对爱,性,工作,艺术,名气,美,成功等话题的表述,处处见其原汁原味的波谱精神,时隔30年后看来仍然足以引领当下的时尚潮流。

  2008年8月6日,是安迪·沃霍尔诞辰80周年的纪念日,海外相关纪念活动正火热展开,在北京、上海的“安迪沃霍尔在中国”摄影展也颇受好评,而本书的恰时出版,将会极大地促进国人对安迪·沃霍尔艺术创作观念及人生观念的理解,从而迎接中国“波谱时代”的到来。

  安迪·沃霍尔是谁?

  安迪·沃霍尔(Andy Wanhol,1928-1987),波普艺术的领袖,20世纪亚文化最主要的旗手,同性恋、双性恋最早的支持者,此外,他还是电影制片人、作家、摇滚乐创作者,更是当时纽约社交界的大明星。

  1928年8月6日,安迪·沃霍尔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父母为捷克移民,父亲是矿工,平民出生的身份深深地印刻在他所有的作品之中。他原名安德鲁?沃霍拉(Andrew Warhola),1949年因一次广告的误印,将错就错,将姓氏改成沃霍尔(Warhol)。

  1952年,24岁的安迪·沃霍尔开始在广告设计界展露头角,赢得多项广告设计奖,包括“艺术总监俱乐部”报纸广告的金奖,并于1956年首度参加画作联展。60年代初开始,安迪为玛丽莲?梦露,猫王等人创作丝网印刷肖像,获得巨大商业成功,以美元、罐头、可口可乐为主题的著名版画也是在此时问世,并首度以波谱艺术家身份在纽约举办个展。此后他成立了著名的开放型工作室“工厂”,成为美国先锋艺术和社交圈的中心,各类艺术家、明星在“工厂”内自由创作走动,并推出了布里姬?伯林(Brigid Berlin)、宝贝简(“Baby” Jane)等多位超级名星,迷恋起摄影的他还在此期间用十六毫米摄影机拍摄了《口交》《睡》《吻》《帝国》等多部极简主义影片。1966年,安迪成为了地下乐队鼻祖“地下丝绒”的经纪人,随后创作了二十世纪最佳专辑封面之一的“大香蕉”( The Velvet Underground & Nico),并安排乐队巡回演出。


  1968年,安迪·沃霍尔在“工厂” 遭曾经合作过的一个女演员瓦莱丽?索拉纳斯(Valerie Solanas)枪击,险些送命。这个事件导致“工厂”放弃门户开放政策,甚至在门口装上了防弹门板。此后艺术创作数量减少,但出版了《安迪·沃霍尔的哲学》《波谱主义:安迪·沃霍尔的60年代》等著作,安迪·沃霍尔一生酷爱甜食,曾经得过胆囊炎,1987年,胆囊手术后,因药物过敏于2月22日病逝纽约。安葬于匹兹堡,终年59岁。

  在中国寻找安迪·沃霍尔

  在中国,对艺术和时尚略晓一二的人,都会知道安迪·沃霍尔的大名,也都在各种媒体上见到过他标志性的色调分离式的梦露、毛泽东头像,以及重复排列的罐头和可口可乐瓶,但是,似乎大多数国人对他的了解也仅限于此,安迪·沃霍尔的著作过去从未引进,很少有人完整看过他极简主义手法的电影《睡》《帝国》等影片,目前国内也未举办过安迪·沃霍尔个人的艺术大展,对他整个的人生历程及创作价值观念的认识缺乏,就不难理解了。

  这样的局面有多种原因,包括过去国内艺术展览市场的不成熟,图书引进版权工作的落后等,但主因或许是中国社会商业化程度的落后。

  安迪·沃霍尔所推崇的波谱艺术,即一直高举消费主义和流行主义的大旗,是不断反映时下商业化和工业化的大众流行艺术,发展之猛、变化之快,很难溶于长久以来的中国传统艺术评论体系之中,因此,过去一二十年,中国似乎只将安迪·沃霍尔当成一个流行文化的符号,一为波谱艺术的明星,而非能够登上艺术殿堂的大师。其实,这正如安迪对自己的定位:“商业艺术乃是艺术的下一个阶段。我以一名商业广告艺术家起家,希望能以一名商业艺术家终了。”

  1982年,机缘巧合的安迪·沃霍尔曾经在北京做过短暂的访问,当时在国外已经红得发紫的他在北京并不为人所知,因此他也可以难得地如平常游客般在短短几日游览了北京的各大风景名胜。而08年夏天持续在北京、上海举办的“安迪沃霍尔在中国”摄影展,正是那次访问后的成果,在摄影师的眼中,商业社会明星艺术家安迪·沃霍尔与过去那个清一色中山服的中国社会,有着强烈且有趣的对比。

  90年代以来,安迪·沃霍尔以及波谱艺术陆续被介绍到国内,受到了众多年轻艺术家的追捧,正如著名艺术家徐冰所说:“中国的政治波谱与艳俗艺术都与安迪·沃霍尔有关系。不同的是,安迪·沃霍尔从商业波谱和社会主义波谱中借用了很多东西,中国波谱艺术家的灵感来自于自身生活经验……”


  《安迪·沃霍尔的哲学》特点及价值

  2008年6月,《安迪·沃霍尔的哲学》出版,标志着原汁原味的波普精神正式登陆中国。著名艺术家、作家陈丹青专文推荐:“安迪·沃霍尔不是作家而超越所有作家。”著名艺术家、中央美院副院长徐冰则说:“这本书差不多是一本禅的公案集。”

  在此书中,安迪·沃霍尔对于性爱、金钱的描写最为精彩,也最能体现他商业价值下的波谱精神,如“赚钱是一种艺术,工作是一种艺术,而赚钱的商业是最棒的艺术。”或“绮想式性爱远胜于真实的性爱。永远不去做是非常刺激的。最撩人的吸引力来自从未相遇的两极。”

  此外,他对于社会现象的种种观念,现在看来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比如他写合租房:“我不断与不同的室友同住,心想我们会变成知心好友,分担彼此的疑难杂症,但我总发现,他们有兴趣的不过是找个人来分担房租。”或写减肥:“在餐厅点菜的时候,我会点所有我不想吃的菜,那么其他人在吃饭的时候,我有一堆东西可以打发时间。”亦或写传媒:“当我买第一台电视机的时候,我就不再那么在意跟其他人享有亲密关系了。我一直没有结婚,直到1964年我拿到第一台录音机。我的妻子。我跟我的录音机结婚已经十年了。”

  当如今看到这些句子时,相信我们仍能为其动容,当下的中国,正在经历30前美国从理想主义向商业主义的巨变,在网络时代,安迪·沃霍尔曾经的预言:“人人都能成为15分钟的明星”早已灵验,商业设计、创意市集甚至电视选秀、博客明星大行其道,深得安迪·沃霍尔容实用主义、商业主义、明星化、产业化为一体的艺术模式之精髓。

  如果说波谱一词的本身就源自“Pop”,即“流行”之意,那么,中国的波谱时代已经到来。

安迪·沃霍尔的哲学 作品相关


安迪·沃霍尔的哲学 (新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