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记--当代女性水墨展

展讯>

艺术中国 | 时间:2016-05-26 23:15:09 | 文章来源:艺术中国

展览海报

开幕酒会:2016.5.28 下午18:30

展览时间:2016.5.28-2016.6.15

出 品 人:张左贤

学术主持:夏可君

策 展 人:翟耀南

主办单位:吾契

文化承办:贤空间

展览地点:酒仙桥东风艺术区25-26号

关注女性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往往会陷入到一个误区,即只关注“她”做为当下共时意识形态的展示。进而只对“她”的性别属性及其艺术属性做常规性的定位,忽视了“她”作为人的价值,及社会属性。当代女性艺术家应当有自己的“温度”,也应主动去感受传递“社会温度”。

现存于上海博物馆的宋代艳艳女史《草虫花蝶图卷》被认为是中国最早女画家的存世孤本,拥有灼灼其华的艳艳女史是南宋封州一官吏小妾,在封建的“父权结构”藩篱下,成就了现在“孤本”的可能性。那么去除这种“藩篱”,强调属于女性自我意识更早地出现在了西方艺术界,茱迪•芝加哥和朱丽安•夏皮洛两位20世纪70年代重要女性艺术家,抨击主流艺术势力对女性艺术家的非认可的状态,强调女性作为主体对自我、对存在的一种叙述。她们在寻找体悟属于自己的“温度”。不可否认民国期间,潘玉良、何香凝、方君壁等人曾试图开掘“女性意识”先河,但这种意识整体觉醒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父权的历史结构逐渐瓦解,女性艺术家在中国的当代语境,越来越独立和具有个性的视觉表达方式。她们不再满足于“拈花惹草”的小情调里不能自拔。她们不再以女性的集体身份出现,不再受“妇道”观念的局限,从图像叙事背后,感知到了“她”的温度及“她”的仪式,与以往女性艺术家作品拉开了距离。

马克思曾说:“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在社会发展的地位来精确的衡量”。女性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已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女性艺术家的“在场”,经由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女性意识和声音,也愈发具备“社会温度”的测试可能性。当代女性艺术家在比较宽松的创作状态下,既要找到属于自我的温度,同时,也要感受到社会大环境的温度,他们之间有着上下文的关系。通过她的温度影响社会温度。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贤空间此次展览推出陈子、毕可燕、贾秋玉、沈沁、李戈晔五位当代女性艺术家以水墨作为叙事文本,通过自我的观看方式、绘画语言,强调了图像背后的印象、情绪以及纪实性。在这里他们不再是“不食人间烟火”美的表征,而是触及到自身及社会问题,显示了缺陷、荒诞甚至是无奈的生存真相。不同时期社会温度对个人温度制约会有影响,但她们看待自身及社会问题,同样一直注意着自我形象的被观看问题。她们以水墨这个道场作为生发地,让自我的温度记录在时代节点上,同时她们尽可能的烘托感染社会温度。温度的多重性带来的是“图像”背后延伸的可能性,她们恰到好处地把握到了自我温度感知与社会温度感知的逻辑关系,对于强调女性自觉意识之后,又反馈到了社会意识,这种双重的自觉,正是当代女性艺术家们所或缺的。

——翟耀南

展览作品

毕可燕 《别有洞天之七十》 纸本水墨 129×25cm2016年
陈子《花语15.1》.2015年68x68cm纸本设色
贾秋玉《聚焦.1》 97cm60cm 纸本水墨 2016年
李戈晔 《风的角落》31cmx75cm 纸本设色 2014
沈沁 《冲蚀》 纸本水墨247×126.5cm2016年

简 介

 

相关展讯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