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宿哲个人作品展

展讯>

艺术中国 | 时间:2012-08-16 15:58:37 | 文章来源:艺术中国

 

展览时间:2012年8月18日——2012年9月7日

开幕时间:2012年8月18日下午4时

策展人:张思永

主办:北京千年时间画廊

协办:南昌千年时间当代艺术馆 湖南千年时间当代艺术中心

地点: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3818库内

开放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日 上午十点至下午七点

 

“自我”的“困局”——宿哲作品中的精神世界

文:何桂彦

宿哲的作品普遍传递出一种困惑、迷茫的气息。这种气息既是个人青春体验的显现,也源于自身对时代文化气息的敏感;既是对一个英雄时代的质疑,也源于自我对周遭社会现实生存状态的诘问。艺术家的思考穿行在理想与现实的中间地带,游弋在英雄时代的坍塌与自我世界的迷失之间,尽管精神与肉身的边界似乎已被消解,但作品内在的文化诉求仍能穿透作品那些表层的图像,希望在相对具体的时间线索中,对自我世界所呈现出的变化进行言说。于是,这个自我的世界从一开始就多少具有精神现象学的意味,不过,最终困惑、迷茫成为了它的肌理,而“困局”则是其底色。

宿哲是一位对青春记忆保持着自省的艺术家。但是,他对自我的体察不是从形而下的生活层面,而是从自身的文化记忆入手的。在2006年创作的《英雄与梦想》、《也许从来就没有过什么英雄》等作品中,宿哲表达了对那个曾被赋予太多理想价值观的时代的质疑与不信任。在一个由意识形态所统辖的社会里,“英雄”形象往往表征着一种崇高的人生理想。但是,“英雄”实质是被塑造出来的,这种塑造不仅受制于意识形态话语的支配,而且还以一套严密、规范的图像与视觉系统呈现出来,譬如形象上的“高大全”、色彩表达上的“红光亮”。1976年,意味着一个极左的时代走向了死亡,同时也意味着宏大叙事的英雄时代的终结。不过,由于文化思维惯性的存在,“英雄”叙事仍然会对更年轻一代的青年产生着影响。正是源于对自我青春体验的审视,对宿哲来说,“英雄”叙事原本就是一种话语权力,它不但会遮蔽真实的现实,还会对具有独立价值的自我世界产生吞噬作用。于是,在《这是一个冻结的英雄主义梦想》、《在一个英雄的烦恼》中,宿哲将创作的注意力集中放在了消解作品题材的崇高感,以及视觉观看经验的仪式性上。在这个过程中,“英雄”形象的缺席具有多重的意义指涉,既让画面的场景失去典型性的意义,也让作品丧失掉由“高大全”所带来的仪式感,而蓝灰的色调则是对“红光亮”的颠覆。很显然,鉴于“英雄”的缺席,艺术家巧妙地讨论了一个理想价值观坍塌后,自我世界所呈现出的迷茫与困惑。

 

1  2  


简 介

 

相关展讯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