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视知觉——对话马萧、毛晓光、莫芷

资讯>对话>

艺术中国 | 时间:2016-11-08 14:06:32 | 文章来源:筑中美术馆

当我们谈论艺术中的美丑时,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将媒介、时代、风格、意图等因素综合起来考虑。比如,在古典艺术追求内容美,在现代艺术追求形式美,当代艺术追求合适美。如果我们能够区分内容美、形式美和合适美,那么就可以欣赏那些表面上不美甚至很丑的作品。如果从中国美学的角度来看,合适美还不是极限。超出艺术家的意图而又成立的作品才宛如天成。马萧在其作品中强调画面精神品格的塑造,借助具体的形象传达艺术家对传统的理解;毛晓光的作品追求带有自我精神属性的色彩美感;莫芷重视艺术作品中实实在在的内容表达,“艺术的创作主体是智力与情绪的杂糅”。本文对话三位参展艺术家马萧、毛晓光、莫芷,并节选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马 萧:每件作品都应该有精神品格,否则只是图像的呈示

许多音乐家有“绝对音感”,在您看来,画家是否也有“绝对视感”或“绝对触感”?您的作品是受直觉激发经由“绝对触感”创作的,还是遵循了某种情感培养的公式,慢慢了悟的?

马 萧:以画家的“绝对视感”比拟音乐家的“绝对音感”很有意思。“绝对音感”对音乐家很重要,但对画家可能不一样。每种文化、每一时代、每样风格中,对画家的要求都有差异。比如中国画,从来就没有要求过画家要无比精确地还原对象。那么,这种“绝对视感”对他们是否有意义呢?如果说这意味着一种天赋,我想这种天赋的发挥仍需要画家善加引导,需要对美的感知与判断来引导,而这种感知与判断更多来自后天。我目前的作品仍旧是借助一些具体的形象将我对传统的理解呈现出来,这个传统既包括西方的、也包括东方的。当然,这些形象的选择,本身就有传统的作用,他们总是让我想起某幅画、某个形象、某个局部或者只是某种模糊的印象。当然,这些形象也将我自己的趣味以及我对当下的感受投射进去。

在您看来,艺术家完成对精神品格的塑造是其创作的首要任务吗?

马 萧:每件作品都应该有精神品格,否则只是图像的呈示。但精神品格的界定也很难诉诸文字。有修养的艺术家和观众都很容易判断出一件作品是否具有精神品格,但我觉得要归纳和描述则不可能,也无必要。对精神品格,任何艺术家都会有自己的标准,也许他能接受的艺术品会具有不同的品格,但对艺术家本人而言,在一段时期内,他的判断标准和对自己的要求可能是唯一的。

当寻找到画面中可能的秩序,您是直接将这样瞬时的偶发记录下来还是要经过逻辑上的调整和情感的润色?

马 萧:即便是印象派这样强调迅速直观捕捉对象的流派,他们的作品中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画面逻辑和情感润色,即便这种逻辑与润色是下意识的。在绘制周期更长的作品时,我相信画家更会长时间地审视画面,获得合理的画面结构。这种逻辑,不光来自对单独一张作品的权衡,而是在一组作品中的反复推敲。也许最后的结果与画家的预设并不相同,但对我而言,这种差异性会带来挑战,令人着迷。

您在考量画面布色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视觉愉悦度,还是暗喻性的选取带有某种精神属性的色彩?

马 萧:在安排画面的时候,视觉的感受是首位的。但这种视觉感受并不意味着就是愉悦,不同画面传达的审美感受不会相同。纯粹的追求愉悦可能意味着画面趋于软、甜、轻,缺乏质感和韵味。暗喻是一种修辞,在绘画中,有的画家格外善于使用这种修辞。但这种手段不是我在绘画过程中会刻意利用的,如果观众从画面中解读出来这种意味,我会有意外之喜。

马萧 《背影》 60×80cm 布面油画

马萧 《黑衣女孩》 60×90cm 布面油画 2015

马萧 《男人肖像》 100×150cm 布面油画 2015

毛晓光:崇尚自我精神属性的色彩

当寻找到画面中可能的秩序,您是直接将这样瞬时的偶发记录下来还是要经过逻辑上的调整和情感的润色?

毛晓光:我会先用小稿或是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过段时间再来看,如果当时的感动依然还存在,我会进行更深一层地调整然后再呈现到画布上。

您在考量画面布色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视觉愉悦度,还是暗喻性的选取带有某种精神属性的色彩?

毛晓光:我不太考虑视觉愉悦度,更多的还是选取带有自我精神属性的色彩。

毛晓光 《站岗》 100×100cm 丙烯亚麻布 2014

毛晓光 《谎言》 130×95cm 丙烯亚麻布 2015

莫 芷:艺术的创作主体是智力与情绪的杂糅

您如何看待当代艺术范畴下装置、软雕塑、综合材料和架上雕塑的区别?它们在情感表达上有何不同?

莫 芷:它们都是媒介,都是服从于艺术的创作主体,服从于艺术的理念,这种现象在西方更明显。这里说的理念不完全等同于西方的理性“理念”,而更应该是一种智力与情绪的杂糅。在艺术家的讨论之间总有个“视觉先行”的说法,这个词正是试图描述艺术家在创作时所感受到的图景——是他们魂牵梦萦的、再熟悉不过的、横贯于创作之中的、起支撑和决定性作用的“构思”,或者“灵感”。有了这个内核之后,装置、软雕塑或架上绘画都只存在适合或不适合表现这一主题以及艺术家本人能否驾驭的问题。感人的不是技艺或者手段,而是实实在在的内容。

莫芷 《她 NO.4》 150×150cm 布面油画 2015

莫芷 《苏菲的秘镜》 180×120cm 布面油画 2015

莫芷 《行板·慢歌》 180×120cm 布面油画 2015

简 介

当我们谈论艺术中的美丑时,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将媒介、时代、风格、意图等因素综合起来考虑。比如,在古典艺术追求内容美,在现代艺术追求形式美,当代艺术追求合适美。如果我们能够区分内容美、形式美和合适美,那么就可以欣赏那些表面上不美甚至很丑的作品。如果从中国美学的角度来看,合适美还不是极限。超出艺术家的意图而又成立的作品才宛如天成。但是,只有在具有实现合适美的能力之后,才能谈得上对它的超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