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徐悲鸿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举行

时间: 2015-06-26 | 片长: 00:02:21 | 来源: 艺术中国

首页> 视频> 新闻

 

【访谈】徐庆平:徐悲鸿通过现实主义发展中国现代艺术

2015年6月26日,为纪念徐悲鸿诞辰120周年,缅怀徐悲鸿先生为中国美术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主办,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徐悲鸿纪念馆承办的“纪念徐悲鸿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北京厅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对这次座谈会的召开非常重视并发来了贺信。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中宣部文艺局副巡视员刘新风,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美协名誉主席靳尚谊,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中国美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徐里,徐悲鸿先生的学生代表:侯一民、钱绍武、杨辛、戴泽、李天祥、杨先让,徐悲鸿先生之子、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院长徐庆平先生、徐悲鸿先生之女徐芳芳女士,以及徐悲鸿先生的研究学者、艺术家代表,以及首都新闻媒体代表出席了座谈会。座谈会由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左中一主持。

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宣读了刘延东副总理的贺信。刘延东指出,徐悲鸿先生是20世纪中国美术的先驱,是功垂后世、影响深远的艺术巨匠和一代宗师。他满怀诚挚的报国志向和坚定的艺术理想,把中国美术传统精华和西方美术优长融会贯通,创作了大批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美术作品,形成了“中西融合”的艺术风格。他坚持艺术直面人生、关切现实、表现生活,走出了中国美术的现实主义道路;他培养了大批优秀创作人才和美术教育中坚力量,为创立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体系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他致力于艺术普及和国际传播,极大地提升和扩大了中国美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地位。

刘延东强调,当今中国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文艺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希望美术界和美术教育界的同志们立足伟大时代,继承徐悲鸿先生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学习他爱国为民的品格、兼容中西的胸怀、德艺双馨的追求、教书育人的担当,以“尽精微,致广大”的精神,创作出更多展现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艺术作品,培养出更多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怀的艺术名家,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赵实代表主办单位讲话,她指出,徐悲鸿先生的一生光明磊落,德业彰彰,其为中国美术和美术教育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光照千秋,其高尚的艺术情操、科学严谨的学术气质、勤勉执着的愚公移山精神,激励着历代艺术工作者在中国文化事业发展征程中不懈求索。我们今天纪念徐悲鸿先生,就是要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老一辈艺术家光荣传统,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徐悲鸿先生是20世纪中国美术的一座艺术高峰。他把对中国美术传统精华的传承和与时俱进的发展融会贯通,始终将个人的艺术追求与民族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以大量的优秀作品书写了中国美术新的篇章,为中华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以他的油画《田横五百士》、《徯我后》,中国画《愚公移山》、《奔马》等为代表,在艺术上达到了思想精深、技艺精湛、制作精良的杰出水平,推动了20世纪中国美术的发展。

徐悲鸿先生是现实主义的艺术巨匠。纵观他一生的创作,都在思想上紧密联系着时代的关切和现实的情怀,无论在何种艰难的条件下,他一方面把握传统,一方面直面现实,从社会生活的现实中汲取素材,创作了大量既反映现实生活,更展现中华民族精神追求的作品,充满了悲天悯人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人文主义情怀。

徐悲鸿先生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一代宗师。在20世纪初中西文化碰撞的大潮中,作为最早赴西方学习美术的一代艺术家,他旅欧求学、访问达8年之久,既深入考察研究欧洲美术的历史和造型体系,更以极为勤奋的精神学习掌握了素描和油画造型的功力,在留学期间就显示出卓越的才华和深邃的思考。留学回国之后,他投身美术教育直至终生,为奠定中国美术教育理论体系不遗余力。他提倡“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提出“宁方勿圆,宁脏勿净,宁拙毋巧”的素描要求,在教学上引导学生提高全面学养,求真求美。他提出“尽精微、致广大”的艺术理念,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他珍惜人才,善于发现人才,曾倾力相助过许多有才华而遭遇困难的学子,为他们成才提供了支持,他也以广纳天下贤士于艺术苗圃的胸怀,不计社会地位的高低和学派观点的差异,邀请和团结一大批美术名家共同从事美术教育事业,为新中国美术教育事业奠定了十分重要的人才基础。

徐悲鸿先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艺术创新的杰出代表。他自幼受到中国书画传统的熏染,打下了深厚的书画功底,他在对西方美术深入研究的同时,始终重视民族艺术的传承,努力探索中西融合的艺术道路。他的素描作品将中国绘画的“线条造型”和西方的“明暗表达”有机结合,展现出中国艺术的神韵。在油画和中国画的主题性创作上,他取用的是中国历史与人文经典,讲述的是中国故事和中国精神。在20世纪中国画的发展取向上,他提倡“师法造化”,高度评价宋元时期的中国画传统,强调复兴宋元以来的人物画精髓。他在中国画人物画创作上所形成的笔墨与造型有机统一的画风,开山立派,展现了中国画的时代新貌,在中国画坛影响深远。他倾注全力收藏和保存中国古代书画精品,视之为“悲鸿生命”,体现出对优秀传统文化一生守护的精神。

徐悲鸿先生是爱国为民、德艺双馨的楷模。徐悲鸿先生的作品透溢出他满腔的爱国热忱,无论是历史主题还是现实题材,无论是“奔马”还是“雄鸡”,都体现了他热爱祖国和人民的真挚情感。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他用艺术表现民族奋起抗争的精神,给人以极大的感染力。他以自己的大量作品和社会活动争取海内外社会各界赞助,赈灾济民,支持抗战,展现出一位艺术家崇高的爱国情怀。在迎接新中国成立的日子里,他团结师生,坚持进步,以高昂的激情迎接新中国的诞生,描绘新中国建设中的新人新事,为战斗英雄、劳模和工农群众画像。他众望所归,当选为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和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他为中国美术和美术教育事业鞠躬尽瘁,贡献出全部生命,受到人民群众永远的怀念和尊敬。

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美协名誉主席靳尚谊,徐悲鸿先生之子、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院长徐庆平先生在座谈会上发言,从不同角度回忆和评价了徐悲鸿生平事迹和艺术成就,令在场听众深受感染。

徐悲鸿先生生长于中华民族苦难深重的岁月,青年时代怀抱报国梦想,远渡欧洲留学,励志为国家、为人民服务,坚持走中国美术的复兴之路,培养众多美术人才,他是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是享誉世界的美术大师,永远值得敬仰和怀念。

徐悲鸿先生是中央美术学院自1950年成立时的第一任校长。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之一,成立于1946年的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就是由徐悲鸿先生力主建立的一所“左的学校”,切实贯彻了他提倡的“为人生而艺术”的目标,在民主主义、爱国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强调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新中国建立以后,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与华北大学三部美术系合并,成立中央美术学院,自创建之初,徐悲鸿的现实主义艺术主张与来自延安鲁艺“艺术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相结合,成为中央美术学院的主导学术思想之一。中央美术学院一代代艺术家始终继承、坚持着徐悲鸿的艺术理想,发时代之先声,开时代之先河,在新中国美术以及美术教育的发展历史上,发挥着积极的带头作用。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谈到,徐悲鸿先生的艺术人生和创造成果是一个巨大的思想宝库和一份深厚的学术资源,蕴含着日久弥新的价值。虽然他已离开我们60多年,但他创造的不朽艺术和卓越的精神品格仍然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拥有激励来者、感召今人的力量。我们纪念徐悲鸿先生,就是要学习他高尚的艺术品格,将个人的艺术追求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和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紧密相连,以德立身,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画笔丹青反映当代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和历史进步。要学习他弘扬传统、勇于创新的艺术抱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深入研究优秀传统文化,有判断、有选择地吸收世界艺术经验,尊重艺术创作规律,追求艺术创新,使美术创作具有精深的思想和新的时代光彩。要学习他尊重人才、教书育人的导师风范,把培育艺术学子的思想情怀和综合素养放在首位,努力创新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将中央美术学院优良的学术传统发扬光大。

中央美术学院中青年教师代表喻红在座谈会上,回顾了自己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任教并从事美术创作中所传承的徐悲鸿先生美术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她谈到,徐悲鸿先生已经离我们远去,但通过一代一代美术家和美术教育家的传承,他的艺术和他的艺术教育理念一直在深刻的影响着大家,他把朴实、诚恳、宽厚和堂堂正正的性格传给了我们,把不献媚、不矫饰、不哗众取宠的艺术态度传给了我们,把严谨、理性、科学的教育理念传给了我们,把中西合璧、兼容并包的艺术理念传给了我们,把直面社会、直面人生的社会担当传给了我们,他的这种DNA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后辈的血液中,他的艺术和他的人生塑造了无数的中国艺术家,也塑造了后来的中国艺术。

在20世纪中国美术的历史进程中,徐悲鸿先生是一位为中国美术和美术教育的发展做出毕生贡献的艺术大家与名师,作为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享誉世界的美术大师和贡献卓越的教育家,徐悲鸿先生的杰出成就和艺术精神是中国美术的重要财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散发出永久的光辉。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