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设计

商业是面包,设计是果酱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5-13 08:55:34 | 文章来源: 中国设计之窗



  

从艺术总监到主编,临危受命的Tony Chambers 带领《Wallpaper》走出困局,重塑一本既精彩又赚钱的好杂志。

现任的《Wallpaper》主编Tony Chambers 身着一套浅灰色的修身西装,出现在香港设计营商周的讲台上。显然,在《Wallpaper》这几年的“修炼”,已经让平面设计师出身的他蜕变成为一名出色的媒体经营者。

《Wallpaper》于1996 年创刊,它的出现在业界引起了巨大反响,改变了杂志界的游戏规则,其后也出现了很多追随者,仿制品。但在2002 年,Wallpeper 的主编Tyler Brule 离开了自己一手创办的杂志,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空洞”,留下的人无所适从,杂志质量有所下降,广告也在不断流失。TonyChambers 正是在此时以艺术总监的身份加入了《Wallpaper》。“一本如此与众不同的、先锋的杂志,离开了建立这一切的创始人,其面临的窘境可想而知。”Chambers 说。

《Wallpaper》最初提出邀请时,Chambers 还在担任英国版《GQ》的艺术总监。一开始,他顾虑很多,拒绝了邀请。“原因有两个:第一,当时业内很多传言,说这本杂志已穷途末路,撑不了多久;第二,这本杂志的内容,工业设计、字体设计、建筑、室内设计……都是我的兴趣所在,我担心,在这样的杂志工作会不会太‘舒服’,从而限制我的视野。”

但是, 经不住当时《Wallpaper》的负责人JeremyLangmead( 现任英国版《Esquire》主编) 的劝说,Chambers 还是临危受命,带着在两年内扭转局面的想法,来到了《Wallpaper》。

Chambers 告诉我们:“《Wallpaper》最初出现时,就确立了一种独特而持续的美学,一种视觉风格,这对一本新杂志来说是好事情,可以让读者迅速地认识、记住。但五六年过后,过于稳定的风格就成了一种负担,曾经的视觉力量成为现在的负面因素。”

Chambers 与当时的主编Langmeed 决心创造一种新鲜的面貌,以赢回读者和广告商的信心。“难,但并非不可能。接受这个工作,正是因为我有让它面目一新的信心。”

三年半后,2007 年,JeremyLangmead 离开,Tony Chambers 意外又合情合理地被时代华纳任命主编,成为这本标志性杂志的新掌舵人。“艺术总监成为主编,这种事情很少发生,出乎我的意料。”Chambers 说。这样的任命意味着Chambers 不但要负责杂志的艺术风格,还要负责杂志的文字内容和经营,做出关系到杂志存亡的决定。

Tony Chambers 早年在SundayTimes 工作,与很多优秀的作者、编辑有过密切合作,懂得内容的运作;而在英国《GQ》杂志担任艺术总监的经历,和来《Wallpaper》以后的创新表现,都给了投资人信任他的理由。

迄今,Tony Chambers 已经在《Wallpaper》主编的位子上做了三年半,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他将网站发扬光大,还开设了设计商店,创办了城市指南(City Guide)。在整个媒体行业面临危机的时刻,TonyChambers 根据自己的经验,向人们提出了拯救方案。

Zaha Hadid 爱花钱,Karl Lagerfeld 也爱花钱让杂志成为读者的收藏品,而不是读完即丢的信息载体,这就是TonyChambers 想要达到的目的,为此他想出了很多办法。

“我喜欢纸制品多过电子商品,但是我很早之前就意识到,仅仅依靠纸面上的这些内容是不行的。平面媒体大限将至的传言都是危言耸听,但是危机确实存在,度过危机的办法,就是努力把平面媒体的质量推上更高的一个水准。”Chambers 说。

1   2   3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