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各位观众,欢迎收看今天的艺术沙龙节目。今天请到的两位嘉宾一位是中国美术馆研究与策划部主任张晴老师,也是一位是艺术家王维老师。8月16日第二届中国油画双年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张晴老师是这一次展览的策展人,王维老师是参展艺术家。本期沙龙围绕这次展览展开。本届中国油画双年展的主题为“在场”,和两年前的第一届展览的主题“在当代”相比是一种延伸也是一种进一步的挖掘。作为策展人张老师能不能介绍一下“在场”与“在当代”二者之间的关系?
张晴:恰巧第一届中国油画双年展我也是策展人,第一届主题为“在当代”,讲的是20世纪以来中国油画一代代发展到今天,在21世纪一个全球语境的中讨论中国油画何为问题。所以在这种情境下,中国的油画怎么去面对今天全球的一个文化语境,也就是说如何把中国油画放在当代的这一语境当中来进行讨论与选择尤为必要与迫切。通过两年一路过来,为什么提出第二届油画双年展的主题为“在场”,是想将“在当代”这个主题完以成后,继续再探索和研究中国绘画特别是油画艺术的现状,从而成为对油画的一种回访、一个追问乃至是推进。
艺术中国:“在场”这一主题下又分为三个小的板块,分别对应历史、当下生活与思想碰撞三部分,您能阐释一下吗?
张晴:“在当代”完成以后就发展到了“在场”这一哲学概念,英文即Anwese,这个概念康德与歌德都有提出。“在场”其实是在反思20世纪以来中国油画到底是在什么情境中发生了变革与创新。
艺术中国:王维老师您参展的那幅《红色记忆》的作品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您作为参展艺术家能不能谈一下艺术实践及三个分主题之间的关系呢?
王维:我的作品被张老师放在历史之场,也许比起董希文先生等来说没有那么深渊的历史,但是我画的是我儿童时期的一种生活经验。我生长在内蒙,不是大家理解的有牧区和草原的内蒙,而是生活在农垦区,就是当时的建设兵团。当地70%—80%都是外来移民,广东人、广西人,还有大部分都是下乡知识青年。当时那些兵团战士就是我的启蒙老师。后来十七岁以后我就离开那儿了,但是童年生活的场景和印象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我每每回想起那个时代,就觉得那时虽然艰苦,但是总有一种淡淡的温暖在里面,所以表现在我的作品中就是那个年代无形中存在的革命的、向上的、红色的记忆和感觉。
艺术中国:您能从艺术本体上来说一下您创作作品时所选取的材料和方法吗?
王维:我是在技法上做了一下探索和创新。借鉴了一点油画的技法;也借鉴了一点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意味,从构图上可以看出是中国传统典型山水画构图的样式,大面积的空灵,只在右下角有一块模糊的形状;借鉴了一点雕塑的语言。
艺术中国:所以用这个材料也有点观念的意味在里面。材料源自于当地,作品也是一种对当地的纪念。
王维:是的。材料往往不是为了材料而材料,而是为了表达艺术家内心的感受。
张老师:,在第一届中国油画双年展的时候,张老师作为策展人突出了艺术家在策展元素中的比重,每个艺术家都得到了很好的展现。在本次展览中有三十几位艺术家,四百多张作品,在您的策展中为什么很重视艺术家的主体角色?
张晴:作为策展人,“在场”比“在当代”更向前推进了一步。刚才我讲了理念的部分,从策展的语法来讲,不但是把艺术的创作、草稿、笔记本、手稿、照片、都拿出来,让观众可以通过这些资料来倒叙,就像我们拍片子一样把它倒叙过来看。历史是有多个在场,而那个时候是他童年的在场,而面对这个形象的时候是今天的在场,我策展做得就是把不同时期的在场并置出来,我想这就是策展的语法在这个展览中的关键。所以说我想这个展览中思考如何将这些不为人知的史料与多个历史在场在同一个空间中展览出来。这就是如何将“在场”做得更生动更有意义的一个方面。
艺术中国:之前也有和其他艺术家探讨过,大家对于第一届油画双年展的主题“在当代”还记忆犹新。他们看来这个主题的重点在于“在”,一位艺术家生活在当代,但不一定“在”当代。第二届的“在场”是不是依然延续了这个侧重点?
张晴:我觉得“在当代”这个词真的是对在当代的深刻的挖掘。“在当代”正如你所说,可以指的是我生活在的今天,但是当代里面还分是否有当代性。如果说你生活在当代也不一定有当代性,当然生活在当代可以赋予他当代性,这里面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而“在场”讲的是你在就是在,在不同的二十世纪以来不同的艺术场景,为中国的油画事业做出了贡献。而这个贡献不仅仅是艺术本体的,也包括与社会思想、生活发生着密切的关系的今天,在今天作为一个历史研究来回望的时候是有温度的。比如说黄觉寺先生在1935年出版了《素描数要》这本书,影响了几代人。所以说大家在展厅中看到展出的这些书就会有一种感动与膜拜之感油然而生。正是有这位老先生的在场而带出了我们一代代人的在场,是有这样的一种关系的。
艺术中国:中国油画学会很早就有组织一些展览,那您觉得采用双年展的形式对于推进中国油画的发展有哪些特殊的意义?
张晴:有双年展机制以后,这个展览可以在之后两年一次的延续下去。如果说过了二十年以后,我们回望油画双年展的时候就可以看到,油画双年展从2012年一路过来我们的发展历史怎么样,能够有所总结。后人在研究中国油画史的时候可以迅速的找到理论的支撑点和绘画作品的样本,这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个展览激发起中国油画家的创新和创造力。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一个展览机制和模式。
艺术中国:刚刚提到在三个在场中有一个在场为“突围之场”。那么王维老师能不能谈一下在中西文化交流密切的今天,我们对于西方的技法比以前要了解的多,在这一情况下您在创作作品的时候多艺术本体是怎样看的呢?
王维:这几年或者是早几年有一种说法说“绘画已经死亡了”。现在在多媒体条件下,各种影像各种图像进入了大家的视线,但是绘画就真的死亡了吗?我想不会,绘画时永远不会死亡的。怎样来达到这一步呢,我想张老师所策划的这一“突围之场”有一部分的意义在于绘画突破重围。
艺术中国:在这次展览中频繁出现的一个词叫“中国诗意的传统”,张老师能向观众解释一下在这次展览中的立足点是什么吗,有没有和中国的传统发生关系?
张晴:其实“中国的油画”这个词的诞生,将“中国”放在里面就有中国文化的含义与诗意,从唐宋元明清的文学、视觉和美术中其实都表达的淋漓尽致。只要是一个中国人,在他的血脉之中就有这种文化天然的基因,这是自然而然具备的,而不需要去刻意表达的。我们生长在这块土地,吸收的养料都是中国的文化。仅仅是为了我们展览结构的方便把他们暂时性的放在一个结构里。我想每一个艺术家在这里面三个要素并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讲“在场”这个大的理念有它的现实意义和科学的方面。
艺术中国:在观展时,当我只看画而没有看艺术家是谁时,就发现黄觉寺的画非常当代,不亚于当代画家的创造性。您对油画从早期中西融合发展到今天独具创造性有什么看法?为何当今画家的创造性还不及当时中西融合时?
张晴:我觉得也不能完全这样讲。我们一走进展厅将黄觉寺放在那里,很多人都不认识他,但我们还是将他的作品放在了重要的位置。这次展览我们要将被遮蔽的艺术家及艺术人生揭示出来。我们不一定天天要在展览中展出大红大紫的名人名作。为什么要策展人呢,策展人首先要发现历史当中被遮蔽的艺术家很好的作品,要发现未来好的作品与好的艺术家。所以说这位画家是我们在开过学术研讨会后公认的,并且所有的近现代艺术史家公认的被发现的画家。但他的画不大尺寸只有一点点,让我们感觉到原来油画是这样的。他是留法的,完全是法国的腔调,从他用的材料、画法到语言等等,一看就让你回到了“何为油画”的问题。如果有观众问你,请你谈谈什么是油画,油画长得什么样子?如果我不用语言来回答,可以和观众说请看黄觉寺的绘画就清楚了。你刚才讲这么多年画越来越大,越来越空洞没根基,因为离这个原点越来越遥远。所以说我们把黄觉寺先生的画放在前面,是想让大家来重温来缅怀,来看看何为油画。他的画不夸张,很安静。
艺术中国:王老师您在看了这次双年展之后对其它作品的直观感受是什么?
王维:这次展览不再像看以前的全国美展一样,多少年多少幅作品的面貌都一样。这次的展览每一个参展艺术家的面貌都迥异,除了那几位五十、六十年代的老艺术家,可能是因为时代的原因。我第一印象是每个艺术家的作品表面呈现出来的样式完全不一样,让我们佷容易分辨是谁创作的。现在艺术越来越发展,就怕做成是像韩国美女一样,看着佷漂亮但是站一块儿了分辨不出谁是谁。
艺术中国:最后想问一下张老师在这次双年展中很注重历史性的梳理,在下一届双年展中还会延续关于历史梳理的这条线索吗?
张晴:我想一个双年展如果想要长久办下去,就要做成一个品牌的展览。就我做上海双年展几年的经验来看,一个展览要做成品牌就要具备这几个要素。第一要有自己学术逻辑,从第一届到往后虽然不一定是我做但一定要形成自身的学术逻辑,这是一个展览变成一个品牌的要点之一。第二点,要回应中国油画本身的问题,我们对二十世纪的油画研究乃至于再早的研究,将研究变成展览这一转换还不够。所以说我们呢这一次对历史研究的这一做法仅仅是才刚刚开启。第三点,我们要面对当代,因为回望历史是为了重新出发,重新找到突围的方向和可能。回望历史不是要仅仅抱住历史,而是要找到出发的动力、方向、勇气。所以在未来的策展中我想把这几方面夯实之后,会对中国油画的发展作出贡献。
艺术中国:感谢两位老师做客艺术沙龙,欢迎各位观众关注与参观于中国美术馆正在展出的第二届油画双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