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记录

艺术中国:张先生,您好。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次到北京来演出是怎么组织起来的好吗?
张向东:这次我们从昌黎来到北京,是第二次到北京参加这样形式的演出。第一次是在去年我们国家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在国家博物馆演出了一个多月,深受观众的欢迎。这次在我们来说是第二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再次来到北京,在美术馆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纪念活动进行特展,因为我们在05年唐山国际艺术展览上,获得优秀演出奖。在皮影这方面已经有些名气,通过一个非物质遗产保护委员会专家介绍,这次来到美术馆进行特展,特别演出。

 

艺术中国: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剧团的情况,有多少人吗?
张向东:我们这个剧团时间不长, 2001年开始组建的,我本人和一些主要演员都是在六、七十年代从事皮影工作的。我是1960年小学毕业以后,在唐山市皮影学校学习的。


艺术中国:有介绍说,您是“齐永衡”大师的弟子。
张向东:对。我的演出水平比老师还相差得很远。


艺术中国:说您15岁的时候就有“小箭杆王”的美誉。
张向东:因为我师父,人家都称他为“箭杆王”,因为皮影是用箭杆来操作的,箭杆是高粱秸秆上端的尖,就是箭杆。以后我登台,正好赶上我独立演出,人们就称我为“小箭杆”。这是从老师那儿来的,实际我是不够那个水平。

 

艺术中国:您是从60年代就开始学艺?
张向东:是。以后我就到秦皇岛市皮影剧社,因为当时唐山和秦皇岛都是一码事,都是隶属于唐山,我到秦皇岛市皮影剧社,在那个社当演员,到文革后期,解散、撤销了秦皇岛市皮影社,我从事了一段别的工作。地震以后,文化大革命结束,又重新落实回到秦皇岛皮影剧社,后来也是因为一些时代的变化,调回到河北昌黎,是我们的家乡,从事交通工作。一开始是从事修理工,后来是当管理人员,以后又当单位的一把手,以后又调到县交通局工作。这到2001年因为工龄比较长,岁数挺小就参加工作,工龄比较长,我就办了退休,退休以后我觉得皮影现在的情况不是那么很好,我想这个东西从小就特别爱好,对它也颇有感情,我就组了一个以我名字为基础的,命名为“河北昌黎向东皮影剧团”,活跃在农村和邻县,以及一些城市的演出市场。


艺术中国:老百姓都特别喜欢看?
张向东:特别喜欢。因为皮影是发源于西安那一带,但是传到洛河流域,以滦州开始,因为滦州和滦县有一点音同,所以上边行政规划的时候改为滦县,实际上是古滦州。在乐亭比较发展,在昌黎同样,在昌、滦、乐这三个县当中,昌黎是最繁华的,昌黎的皮影文化是非常的兴旺。>>>

 

 

采访记者:刘鹏飞 兰红超 / 后期制作:刘智 冯楠 谢冬健
视频:冀东皮影剧团在中国美术馆演出节选
精彩组图
演出花絮
 
艺术中国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artchina@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