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洪谷山荆浩隐居处

今天是活动的第五天,中外艺术家们来到了荆浩隐居的地方洪谷山。前几日艺术家们都是乘车到达山顶,今天面对巍峨的高山大家都热情很高,跃跃欲试。

伊瑞在荆浩隐居的遗迹作画

两位俄罗斯艺术家很快就找到了合适的写生地点。俄罗斯艺术家斯维特莱娜一直在寻找有山有水又有小路和凉亭的风景,一进洪谷山他们就惊喜的在一个碧玉般的湖泊旁边发现了这一理想地点。在这个湖泊旁的小山密林丛中隐藏着叠满石头的几座小佛塔,谢夫楚科觉得这里做为佛教圣地无比神圣,又很适合取景构图,于是他怀着虔诚的心情,以画笔向洪谷山朝拜。尤塔·波波也对这几座丛林掩映中的佛塔很有兴趣,她盘腿而坐,享受着这一刻的宁静,我们戏称是“尤塔在画有塔”。王先民老师以攀爬高山为挑战自我,他说“山的皱褶起伏让我想起了北派山水画中的皴法。”

伊瑞在作画中

捷克艺术家伊瑞痴迷于中国北派山水,于是他直奔荆浩隐居的遗迹而去,到达之后,他有一些遗憾,因为荆浩的故居已经损毁严重,只剩下一小段围墙,而让他有所安慰的是历经风雨沉浮,虽然人文景色已经改变,但是《匡庐图》中的美景依旧在我们的眼前,千年的时光仿佛未曾改变,当年的灵秀与气韵未减分毫,反而愈沉淀愈浓郁。“太行山脉中的洪谷山并不是因荆浩而与众不同,这里的风景雄浑壮阔,荆浩可以说是为其更添了几分人文的色彩。我今天的创作不同于昨天,因为在这个充满历史感的地方作画,有了些许文人画的味道。”一边与我们对话,伊瑞一边用画笔描摹着千年前北派大师曾经挥洒艺术灵感的地方。对于荆浩的故居,袁顺也感触颇深:“我们沿着山路向上一路攀登,找到了荆浩当年隐居的地方,但是人去楼空,在山岩下面只有孤零零的几块砖头,我们觉得荆浩的踪迹越来越难以寻觅。而景色越来越壮观,千年不变,包括山体的走势和轮廓,让我能够感到他的笔锋、笔法、皴法历历在目。亲眼所见这一山一石和临摹古人的完全不同,身在此山中我能够感到山的实体,更能感受到山的精髓和灵韵。这也是我在绘画中收集素材的过程。”韩国艺术家柳时浩在去年曾经来过洪谷山,他觉得这里每一天都有不同的变化,“荆浩作为北派山水画的开山鼻祖,他的故居可以是我作为山水画家精神上的故乡,我觉得在这里能感受到中国传统山水画的传承与延续性。”

袁顺面对太行山画速写

西蒙说今天有些画得不在状态,觉得自己无法在纸上囊括太行山的神韵。在他看来,太行山是神秘的,像是蒙着神秘的面纱。而在今天结束时他似乎又恢复了活力,他与达尔善一起合作在洪谷山的入口处即兴创作了一件行为以及雕塑作品。他们在一块大石头上用小石块组成了一座小太行山,仿佛终于揭开了那面神秘的面纱,在那里似乎可以拾阶而上,去探寻大山深处的桃花源。工作人员今天也跟随着活力四射的艺术家溯溪而上,又穿越密林,攀上高峰,一起领略山巅的广阔视野。在回来的路上,由于这一景区还没有开发完全,一路的颠簸反而为大家增添了几分乐趣,中外艺术家太行对话的第五天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艺术家龙瑞与许俊在踩点写生中

另一组艺术家龙瑞和许俊两位先生则到了太行屋脊方向的竹林村。在这里,两位艺术家都提到了传统的重要性。许俊先生画青绿山水见长,谈及为何今天很少人画青绿山水,他说这是因为青绿山水中对颜色的使用有很多在今天已经濒临失传,今天的人已经不知道古人是如何使用颜色的。中国画一直是口传心授,有很多的方法并没有书面记录下来。龙瑞先生则说:中国画学不同于今天所说的“美术”,它是一个独立的体系。它的审美、功用、价值都是特殊的,在世界上有独特的价值。中国的山水画是画心中的山水,古人是用来修身修己,使自己接近圣贤。如果今天每个人都能修己近贤,那我们这个社会怎么不会和谐呢?

龙瑞先生在写生中

今天的太行山略有阴天,山风也刮了起来。走在山间,感受到大山沉雄博大的气息。太行山如同一个宝藏,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传统人文积淀。千百年来,有无数的画家以太行山为对象进行创作,今天我们重读太行山,在传统的基础上想必必有新的体悟和创造。

许俊先生面对太行写生

龙瑞先生笔写太行

荆浩隐居处的唐塔

太行民居

太行风景

太行风景

6月13日 中外艺术家太行对话第五天:追寻传统

  今天是活动的第五天,中外艺术家们来到了荆浩隐居的地方洪谷山。前几日艺术家们都是乘车到达山顶,今天面对巍峨的高山大家都热情很高,跃跃欲试。

来源: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6-13 23:48:17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
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上一页太行洪谷山荆浩隐居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