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在中国的考古发现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2-06 09:20:46 |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

山西襄汾陶寺龙山文化遗址蟠龙纹彩陶盘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良渚文化的发现者施昕更先生在浙江余杭遗址群的一块陶片上发现了刻画蛇纹。到了七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出土的一件陶鼎盖上发现了蛇纹,在上海金山亭林遗址采集到一块陶片,上面饰有蛇纹。到了八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上海青浦福泉山遗址出土的一件陶鼎的腹部和鼎盖上、两件贯耳壶上,以及一件陶豆上均发现了蛇纹;在浙江奉化名山后遗址出土的两件陶豆残件上也发现了蛇纹。到了九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杭庙前遗址一件鱼篓形贯耳陶罐上发现了蛇纹。这些蛇纹都属于良渚文化范畴。

良渚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之一。因首次发现于杭州余杭良渚镇而得名,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的太湖地区,包括余杭良渚、嘉兴南、上海东、苏州、常州、南京一带;扩张西到安徽、江西,北到江苏北部,接近山东,影响至山西南部地带。断代为公元前三千三百年至公元前两千两百年,即距今五千三百多年至四千二百多年。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不久,一座两百九十多万平方米的五千年前的古城在良渚遗址的核心区域被发现。专家们认为,该古城的发现,改变了良渚文化文明曙光初露的原有认识,标志着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已经进入了比较成熟的史前文明发展阶段。

蛇纹在良渚文化的陶罐、陶豆、陶鼎上出现,至少说明蛇已对良渚先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了影响,很有可能已成为良渚先民的祭祀灵物或部族图腾。

一九九一年,甘南藏族自治州博物馆收藏了一件蛇纹彩陶壶。据报道,该蛇纹由黑彩绘就,其头部略尖而圆大,颈部微细,卷曲处略粗,尾部细长有力,造型稳健,生动传神,似乎是用大写意的洗炼笔法,一挥而就,堪称原始艺术文化的杰作。此壶属于马家窑文化马广类型,断代约在公元前两千两百年至公元前两千年,即距今约四千二百年至四千年。此蛇纹,有专家认为,是马家窑先民所崇拜的蛇图腾在彩陶壶上的表现。

如果说考古发现的属于新石器时代的蛇纹还不够多的话,属于夏、商、周,及以后朝代的蛇纹就逐渐多了起来。如广泛地出现在商周青铜器上的蛇纹、蟠虺纹;如出土于四川三星堆遗址中的蛇鹰阴阳形器、出土于四川金沙遗址祭祀区的多达九件的蛇形石雕,等等。这些蛇文物,将蛇在古代祭祀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显示了出来,使我们可以做出“蛇是人天关系的中介”这样的判断。

蛇是龙的模特儿之一,是龙的主要的、重要的取材对象。在属于新石器时代的几件具有标志性的龙纹身上,我们看到了蛇的元素——

辽宁阜新查海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的断代在公元前六千年(距今八千年)左右的龙形堆塑,其龙躯体绵长,显然取蛇的成分多,故有“蛇型原龙”或“蛇龙”之称。而同遗址出土两件龙纹陶片,一为蜷曲的尾部,一为一段盘旋的躯体,其鳞状纹饰亦如蛇纹。

陕西渭南仰韶文化(庙底沟期)遗址出土的断代在公元前四千年(距今六千年)的鸟龙彩陶盆,其“鸟龙”为“鸟首蛇身”。即其身上的纹饰取自于蛇。

辽宁赤峰红山后遗址出土的断代在公元前三千年(距今五千年)的彩陶瓮腹部饰有龙纹。这些龙纹,红地儿黑彩,两道或三道,看上去与蛇纹无异。

还有出土于山西襄汾陶寺龙山文化遗址的断代在公元前两千五百年(距今四千五百年)前后的蟠龙纹彩陶盘,其龙呈环状蟠于盘中,其头方而上抬,眼睛小而圆,长嘴微张,露排列整齐的利齿,吐树叶状长信。其躯体内卷似蛇,排列有对称的弧片状鳞纹。图案端庄,造型厚重,美丽而富于张力。

上述发现中,查海龙形堆塑及龙纹陶片,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中华龙的形象。这样的形象,对探讨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重大意义。它证明早在八千年前,中华先民已经知道用龙这样的形态来表达某种宗教意识。据此,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提出了中华民族“上万年的文明起步”的观点,并特意为查海遗址题辞:“玉龙故乡,文明发端。”而陶寺遗址出土的龙纹彩陶盘也非常重要。专家们考证,陶寺遗址属于古“尧都”范围,此盘遂有由唐尧主政的中国早期国家的“国徽”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