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策展人如何将“叛逆”进行到底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1-23 06:57:18 |
文章来源: 雅昌艺术网

青年策展人杜曦云

YBA(Young British Artist的缩写,英国青年艺术家)在英国乃至全世界都呼风唤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当今艺术世界的晴雨表。回首2012年的中国艺术市场,几场大型青年艺术家展览“CAFAM未来展”、“青年艺术100”、“未来通行证”持续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青年艺术家热,这波热浪一直持续到前几天在尤伦斯刚拉开帷幕的“ON/OFF: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观念与实践”。

与YCA(Young Chinese Artist的缩写,中国青年艺术家)一起活跃在艺术市场的青年策展人们,也随着社会的多元化,显示出来丰富的差异性,正是与老一代策展人相比之下显现出来自己独有风格的青年策展人,多数被这个爱贴标签的时代烙上了“叛逆”的tag。都说策展人行业无标准,当代艺术又何尝不是这样?尽管当代艺术纷繁多变且无比包容,某些程度上青年策展人还是无法完全hold住策展界的话语权和资本,对于此,青年策展人所谓的“叛逆”该如何“逆袭”呢?又是怎样将“叛逆“进行到底呢?

叛逆特点一:年轻无极限 策划任我行

作为整体被打包,被命名的“青年策展人”,是概念化的。何为”青年”呢?

青年策展人杜曦云认为“作为个体的青年艺术家本身就是彼此迥异并不断自我更新的,正因为是‘青年’,对新事物和新思维往往更为敏感和开放;与年长者相比,也就更少成见和固化的思维模式。另一方面,‘青年’也意味着更大的可塑性,在未知的前方,随着逐渐步入更加复杂流变的成人社会,‘青年’的变化也更加难以预料。”付晓东对雅昌艺术网说:“做空间站的时候我们就是随时随地会做我们认为是最新的最有可能性的现象,这是我们一开始的一个想法,我们可以试错的空间,可以错很多次,错99次,但是只要有一次是一个新的可能性,我们就觉得这个事特别好。”如此看来,青年策展人除了与“当代艺术”一样具有很多种可能性以外,他们还非常叛逆且勇猛地执着于策展,并且不断提出质疑,当然叛逆的他们也同样被外界所质疑。

当青春占领了市场,人们开始怀疑青年艺术家会不会被提前透支?青年策展人同样面临这样的质问和忐忑。如果你只认为年轻才是青年策展人的唯一的一张“青春牌“,那策展人陆蓉之就会完全颠覆这个概念,叛逆和青春从来都和她紧密相关的关键词。这位第一次将”curator“译为”策展人“的充满活力的艺术工蜂,不管什么时候出现都是以创意独特且活力四射出现。不仅在外表上叛逆到底,在策展上也总是打破常规,创意无限。17岁时,陆蓉之就画了一幅四十米长的《横贯公路》长卷,还被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20岁的时候,正值嬉皮年代的结尾,朋克时代的开始,陆蓉之每天两包Dunhill(香烟),一瓶扁扁的小瓶子的XO下肚。现在的陆蓉之已经快要60岁,但是火红火红的头发飞舞着仍旧时刻宣扬着叛逆。她说“Viki Lulu代表Forever Young(永远年轻)。永远不会变老的红头发,要性感到底,这是对生命充满了信念。

不仅外表要性感到底并且青春叛逆常伴的这位艺术工蜂在自己人生策展史的告别展《未来通行证》中坦言自己挑选艺术家的方式说:“我并没觉得找艺术家特别辛苦,你看我的展览,什么样的都有,做传统水墨的,做新媒体的,我都喜欢。我不会像很多人把艺术说得那么玄乎,我只看重艺术家的基本功,不管他用什么材质做作品,我都要看他的功夫到底在哪里。比如一个新媒体艺术家,就必须真的对新媒体有研究,而不是请新媒体公司来帮他做作品。”有人说在未来展中选择阿信作为参展艺术家就是很好的叛逆证据,陆蓉之的展览看起来似乎非常绚烂且显得简单卡通化,然而其中深刻的“叛逆与青春”却需要我们认真的观看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