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夫人邹佩珠在开幕式讲话
李可染之子、北京画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小可在开幕式讲话
开幕式现场
2012年12月5日上午,首次以李可染先生牧牛系列作品作为专题的 “临风听蝉——李可染的世界系列作品展(牧牛篇)”于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本展览将于2012年12月5日至2013年1月9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展出,活动由全国政协书画室、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国家画院、北京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以及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共同主办,这也是北京画院计划连续五年推出的“李可染的世界系列作品展”的第三个专题展。展览汇聚了李可染先生自上世纪四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之间以牧牛为创作题材的精品力作60余幅。
以史为线,梳理绘牛图史
本次展览以史为线,在展览的第一部分完整的梳理出中国美术史上出现的绘牛作品。牛,是人类最重要的动物朋友之一,从远古一路走来,鲜有专擅画牛的名家。直至近世,牛马等动物形象再度进入画家视野,徐悲鸿、刘海粟、潘天寿、黄胄等人均有画牛作品,独以李可染作品居多,成为他艺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观众观看李可染先生生前照片
李可染作品《老牛力田图》
以心入画,书写画史谱篇章
李可染画牛始于四十年代初,那时他住重庆金刚坡一家农舍里,夜深人静时就听到对面牛棚里的老水牛吃草的声音。他由牛想到了人生和人生的意义,并借牛寓寄自己的情感和人格理想。在半个世纪的艺术创作中,可染先生对牧牛系列作品赋予了浓郁的诗意、寄以朴厚的深情。如果说李可染早期的牧牛图作品中袒露给观众是个性情中人,诙谐幽默、葆有童心,是一个艺术家必有的天真;那么在李可染主攻山水画之后,我们看到他追求的都是崇高严肃的东西,他性格中的天真需要有一个适当的渠道来表达发泄,牧童和牛就成了很好的对象和载体。
展览现场
山水田园, 艺术探索开新境
牧童与牛这一题材是在李可染先生在人到中年后很重要的感情寄托,同时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利用它不断试验一些新奇的章法和笔墨。他在牧牛图中的笔墨是最大胆、最豪放、最无所顾忌的,章法结构也最新奇。因为画牧牛图的时候,他的心情最放松、最无负担,所以他往往能画得随心所欲。因此,李可染的一些笔精墨妙之作,常常出现在牧牛图系列之中。李可染的牧牛图经过了一个从忠实于形象的真实,到不拘于形似的过程,不断地提炼概括,简化不必要的细节。他晚年的山水制作过程看似复杂,但呈现出的效果却非常简约,这无疑是他平时不断练习书法与画牛的结果。
此次以李可染先生牧牛图系列作品为专题集中展示,让观众领略李可染对中国画深切的感悟、细细体味有别于“李家山水”的笔墨意蕴。从展览上我们发现李可染通过半个世纪风格流变其作品的意义远超出具象的牛,已经升华为一种精神和力量的永恒象征。
现场对话李可染之子、李可染基金会秘书长李小可:
艺术中国:今年保利春拍上《万山红遍》以2.9325亿再次刷新李可染价格的历史纪录,李可染先生的作品为何如此受大家喜欢?
李小可:大家对李可染的喜爱,不仅是对李可染绘画作品的认可,更是对20世纪中国绘画的认可,是对水墨为主的中国绘画的肯定。中国水墨,是中国绘画的重要表现形式。中国水墨在当代能不能被自己认可,并且逐渐被世界认可是非常重要的。艺术家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的精神,同时通过实践和自己的努力,把传统的绘画往前推进了一步。在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做出了努力和贡献。市场上的价格会有所波动,但是总体是一种好的趋势。这种价格上的肯定不仅是对艺术家的肯定,更是对文化发展的一种肯定。
艺术中国:李可染先生命名自己的画室为“师牛堂”,您认为李可染先生从牛身上学到了什么?
李小可:我觉得是有一种特别的,精神的相符性。我的父亲对牛有一种敬畏之情。这种感情是在社会发展和变革之中产生的。郭老(郭沫若)对牛也有一种赞许,认为牛具有一种坚韧的精神。同时也是从心底对田园生活,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我的父亲讲足不踏空,讲实者慧。如果一个画家没有扎扎实实,脚踏实地的态度,光靠热情,感动和观念,是不够的。还要通过艺术规律,艺术实践,把艺术表现的控制力把握起来。这不只是他自己的艺术实践,也是他通过各个老师体会出来的,所以“师牛堂”不是他的一种谦虚,而是他的一种体会和人生态度。
艺术中国:您认为李可染先生以牛为题材的创作和山水画创作是一种什么关系?
李小可:山水作品受到画面、结构,表现的约束性更强一些,而对牛的描绘更随意,更放松。通过对牛的描绘,体现了他的一种天趣和心性。正是因为他是一位山水画家,所以在他以牧牛为题材的绘画中,更多的体现了山水和自然的一种关系。这和只是画牛的画家是不一样的。他的画面中有柳条,有山水,有瀑布,有夕阳。他的这种写意的牛,增加了他对山水绘画的陶冶。在我父亲的作品中,山水和牛之间是一种互补的,互相充实的关系。
李可染牧牛图作品欣赏
《牛背闲话》69cm×45.5cm 1982
《秋林放牧图》69cm×46cm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