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罗中立奖学金”揭晓 综合类艺术渐趋主流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11-20 08:12:11 |
文章来源: 99艺术网

罗中立奖学金颁奖仪式暨2012年度获奖作品展览开幕式现场

罗中立奖学金颁奖仪式暨2012年度获奖作品展览开幕式现场仇浩然发言

罗中立奖学金颁奖仪式暨2012年度获奖作品展览开幕式现场罗中立发言

2012年11月16日,罗中立奖学金颁奖仪式暨2012年度获奖作品展览开幕式在重庆美术馆举行。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罗中立、香港浩然艺术与教育基金会仇浩然、本届奖学金的终评评委张培力、丁乙、皮力以及参与初评的艺术家刘庆和、于凡、魏光庆、崔小冬莅临现场,开幕式由庞茂琨主持。本届奖学金是重启后的第7个年头,从征集到评奖,历时半年,来自全国28所大学和艺术院校的273名应届毕业生报名参与,申报作品多元,包括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影像、摄影和装置等艺术门类。在初评入选的25名同学的作品中,经过终审评委团的投票,最终,来自中国美术学院朱玺、四川美术学院郑菁、天津美术学院冷广敏、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张如怡、四川美术学院姚朋成为2012年度“罗中立奖学金”的获得者。

罗中立奖学金以“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催生后备新人”为主旨,从1992年开始,到今年已是第十四届了。从往届的名单中可以看出,诸多获奖者已是国内知名的艺术家、艺术教育工作者,今天出席颁奖仪式的艺术家崔小冬即是第三届罗中立奖学金的获得者。罗中立奖学金自2006年重启之后,便拓展了参展作品的门类,尤其是近两年来,除了传统的“国油版雕”之外,装置、影像、综合材料、新媒体发展迅速,今年入围的作品中,这一特点非常明显。而获奖作品同样体现了这一点,朱玺的《风殇》为装置作品,张如怡与郑菁的作品则是装置+综合材料,冷广敏的为油画作品,姚朋的则是纸板油画。显然,传统门类在此“边缘”了。那么,什么样的作品才能进入评委的法眼呢?

艺术类奖学金的设置为在校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这里边的意义就不由分说了。当然,平台的大小离不开奖学金的影响力,这个影响力“约等于”获奖艺术家今后在艺术上的造诣,即未来之路能否走得够远。这就要求评委具备挖掘“未来之星”的眼光,所以奖学金评审团的组成非常重要。

本届“罗中立奖学金”的评定分为两部分:初评与终评。在初评选定的25幅作品中,由终审评委团最后投票选出具有发展潜力的作品。评委皆是界内具有影响力的批评家、艺术家与策展人,他们的判断一件作品的尺度无疑是我们所关心的。

罗中立奖学金 获奖作品展览开幕式 展览现场

张培力:作品所渗出的艺术气质很重要

从入选的作品来看,张培力认为,这一届在不同程度上摆脱了学生气,已经呈现出个人创作的方向,尽管部分作品还有待完善,但是有些作品已经具备了艺术的气质,这类型的作品也是他所看重的。那么什么样的作品会具备所谓的艺术气质?张培力说其实很难用具体的标准去衡量。而他看来,比较倾向于作者“敢冒险,不用常规的、大家都认可的、流行的某一种样式去创作,而是用一种比较独特的、被冷落的、不被看好的、并个人为此付出一定代价方式做作品,也就说作者在一段时间的工作当中,能够坚持这样一种功夫进行下去,这样的气质是可贵的,因为有可能预示出艺术家将来可能会有更大的成功”。

有意思的是,笔者从展览现场注意到,本次获奖作品中,郑菁的作品基本符合张培力的“评判尺度”。她的作品由三部分组成,其中一件为用圆珠笔在纸上一直写间隔与长度相近的“1”字,每一根都是徒手所写,没有借助任何外物,即算笔芯用完了,还是继续写下去,直到将纸写完;另一件影像则比较震撼,在视频中,郑菁背对镜头,用剃发刀将自己的长发慢慢剃掉,在观看这件作品时,身边有观众说:“有点残忍,不得奖就怪了。”与影像紧密相连的则是一个灯箱作品,像写“1”一样,上面紧密有序地布满了郑菁剃下的头发…….据艺术家介绍,这三件作品历时两年多。张培力说,在他看到作品时,就猜想一定是女孩子创作的,虽然有一定的局限,如主次不够明显,在虚实的把握上还比较弱,但作品的表现力是比较认可的。

郑菁的这件作品在机械重复的执着上,很容易想到本次评委丁乙的《十示》。

皮力:“太熟”的作品将来可能难以走出来

“观点——看艺术”2012罗中立奖学金评委见面会现场,皮力介绍到,评委在筛选作品时,第一批被评刷掉的主要为类型化、相似性的作品,如类似某位艺术家的风格,特别是那种近几年在画廊或机构中很流行的艺术样式,统统直接PASS掉;第二步则是看评委各自的“口味”了。在他的“标尺”里,那些做得很完整的作品也是应该废掉的,因为一件作品做得“太熟”了,有可能将来难以走出来。皮力希望看到的是比较感性的作品,从作品中能够看到一个艺术家内在的精神气质。

皮力认为,年轻艺术家当务之急是怎样把自己的肉身体验迅速转换成一套工作方法,并思考这一套方法怎样与当下社会既形成一种介入的可能、又能形成一种关系。然后就是作品“量”的问题,即是毕业之后两到三年很集中的作品量,从这些量中能够看到艺术家工作的方式与效率、以及持续工作的可能性。因为当下很多年轻人只有展览的时候才做作品,没有材料费和展览的时候就不进行创作,这是比较糟糕的情况。

综合艺术日渐主流以媒介来划分的教学方式即将过时

从国际上的大型展览来看,装置、影像、综合材料等艺术样式已占据主流地位,架上艺术日渐式微,上届威尼斯双年展上,98%以上是影像、装置与摄影图片了。

而国内很多展览虽然还是以架上为主,但新的媒介作品已有快速的发展。很多高等艺术类院校也已设置了综合艺术系、新媒体系、实验艺术系等,而且近年来,所出的艺术家主要集中在这些系里。皮力直言那种以媒介来划分的教学方式即将过时,媒介的多样性是非常重要的,他强调艺术家对媒介应该保持开放性心态。

罗中立奖学金获奖作品展览在众多学子的围观与领导的讲话中开幕。于热闹之外,对于年轻艺术家而言,能否获奖不是目的。对于获奖者来说,何时都只是起点。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12年12月4日。

 

朱玺《风殇》 装置

罗中立奖学金主要针对的是应届毕业生,本次获奖者之一——朱玺,为国美研三的学生,他这次获奖的作品为一件装置:《风殇》,呈现的是一场战争。各个元素代表一个身份,现场可以听到两种声音,一种代表进攻,另一种代表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