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中的变化:澳大利亚当代影像展"中国美术馆展出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11-14 12:54:52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中国及澳大利亚双方相关领导及嘉宾剪彩

2012年11月13日下午,由中国美术馆和澳大利亚摄影中心以及新南威尔士大学艺术学院联合举办“移动中的变化——澳大利亚当代影像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这是中澳建交40周年的重要艺术项目,也是中澳艺术交流的新成果。

虽然身处南太平洋地区,但澳大利亚在文化上与北半球却更加相通。中澳建交40年来,两国的经济贸易与文化交流更加紧密,澳大利亚的文化的多元性和当代文化的发展日益被中国公众所了解。在艺术和文化方面,原住民的艺术贡献毋庸置疑。土著和托雷斯海峡岛民的艺术成为澳大利亚当代艺术的重要代表,在过去二十年里,成为澳大利亚艺术的象征,在全球舞台上引人注目。

中国美术馆研究与策划部主任张晴开幕式上致辞

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摄影和录像在20世纪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成为视觉文化的重要表征。进入21世纪,借助数字技术和全球网络的发展,影像艺术不断扩展着自己的边界与内涵,成为记录和反映社会文化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广泛地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人们进入“影像生存”的时代,也彰显出影像艺术新的社会学意义。澳大利亚的影像艺术是澳大利亚当代艺术的重要代表,“移动中的变化——澳大利亚当代影像展”展出了澳大利亚具有代表性的影像作品107件,反映艺术家尤其是土著身份的艺术家对于社会现实的感受,对于他们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的关注和对于文化问题,特别是澳大利亚土著文化与澳大利亚本土其他文化在全球化时代关系的思考,展览在总体上凸显了澳大利亚当代艺术的文化特征。展览中很多作品也包括对影像技术媒介的探索,其中的表现手段非常丰富。比如,由艺术家沃里森·桑顿创作的3D影片作品,正是运用了高科技的影像手段,将作品置身于虚拟的3D环境中,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感官体验。值得一提的是,参与“移动中的变化”的艺术家们拒绝了常见的土著和托雷斯岛民艺术的视觉传统,没有将原住民和非原住民文化分开归类,而是利用影像作品充分讲述了澳大利亚人特别是土著人的共性特征,将表达原住民创作思维的艺术了置入了全球化的语境之中,并为中国观众与澳大利亚艺术文化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肖像:格拉迪斯

在“移动中的变化”展览中,还展出了记录高夫 惠特拉姆1971年和1973年访华之行的照片。高夫惠特拉姆40年前访问中国,促进了中澳两国的文化艺术交流,他当年访华之际恰逢澳大利亚艺术委员会及原住民事务部建立之年,这从历史时间角度呼应了“移动中的变化”的展览主题。“移动中的变化”展览的成功举办,使得这些40年前的照片公之于众,通过图像的方式讲述着历史的故事,展现了两国的传统友谊,也构建了一个积极合作的未来愿景。

展览的中国之行,促进了两国艺术家在这个领域的交流,有利于让公众认识和理解澳大利亚当代艺术的多元性。据悉,展览将持续1个月的时间,展至12月13日结束。

观众观看摄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