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吉利海峡两岸,欧洲两大艺术博览会——英国伦敦弗里兹艺博会(Frieze)和法国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FIAC)于金秋10月“背靠背”举行。艺术界人士纷纷搭机前往欧洲,先在伦敦摄政公园的草地上搭起帐篷,紧接着在巴黎入驻大皇宫。而在市场有些慵懒的情况下,两大艺博会的主办方纷纷使出各自方式来应对。
10月11日至14日,弗里兹艺博会在伦敦举行,来自35个国家的264家画廊参与其中。近千个博物馆、画廊同时举办活动,为配合不是一个,而是两个弗里兹艺博会的同时举行。摄政公园被分为两个部分,其北部宁静优雅,灰墙上挂满了2000年以前的作品,这是“弗里兹大师”。而在公园的南部,依然是前卫大胆艺术品的阵地,弗里兹艺博会在其第10届举办之时,正式转变为只卖当代艺术作品的盛会。
新鲜出炉的“弗里兹大师”引起了轰动,《卫报》报道说,“一些商人觉得它可能已经盖过了弗里兹艺博会的风头”,而更有艺术家认为它“让弗里兹艺博会显得邋遢不堪”。
弗里兹艺博会10年前开办时的盛大成功让艺术界记忆犹新,因此首届“弗里兹大师”也吸引到90家画廊进驻。Siddall透露说,“弗里兹大师”的举办本就是画廊推动的,其中不少画廊将同时参加两个弗里兹,当然是选择不同的艺术家。
“弗里兹艺博会一向以发现新艺术家而闻名,”艺博会总监维多利亚·萨德尔(Victoria Siddall)表示,“我们希望维持这样的形象,同时推出‘弗里兹大师’,我相信大部分人会发现他们此前从未注意到的东西。”过去10年当代艺术市场的迅猛发展让弗里兹艺博会获益良多,而今随着艺术市场的波动,收藏家倾向于抓住钱袋谨慎出手,而历经时间考验、价格波动较小的“大师”作品似乎又成了符合逻辑的选择。
而今,博物馆、画廊开始纷纷打破时空界限,将不同年代的作品并置陈列。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家丁托列托在2010年威尼斯双年展得到展示,而富有争议的杰夫·昆斯同样在法兰克福通常只展示古代大师雕塑的展厅里获得陈列,颇具意味的是,这位以极富后现代意味的玻璃钢雕塑闻名的艺术家,其一大爱好也是收藏古代大师作品。2000年,泰特美术馆也曾打破时空的线索,举办过其馆藏作品展。因此,“弗里兹大师”的诞生绝非偶然,也不是什么新发明,而经过这些年艺术界的铺垫,收藏家的时代口味似乎也变得多样化起来。
在这股气氛的推动下,《金融时报》记者苏珊·摩尔观察到收藏家跨界购买的情形。很多当代艺术的收藏家穿过帐篷进入“弗里兹大师”的展台,他们不仅在“现代大师”作品前流连忘返,也对古董、中世纪雕塑、部落艺术充满了兴趣。“我认识的很多当代艺术收藏家对于古典作品的市场一无所知,他们很惊讶,居然现在也能买到拉斐尔的素描、罗马的雕塑。”苏珊·摩尔相信这一举措有助于发掘一个崭新的收藏市场,她举世界上最大的商业对冲基金创始人Christian Levett为例,8年前他从一份拍卖目录上第一次得知古董艺术市场的存在,而今他已经在法国南部建起了自己的博物馆。
紧接着伦敦弗里兹艺博会,第39届法国国际当代艺博会(FIAC)于10月18日至21日在巴黎大皇宫举行。来自25个国家的182个画廊参与其中,其中34%是本土画廊,其次还有美国(30家)、德国(24家)和比利时(14家)是主要参与者,丹麦、波兰、罗马尼亚和阿联酋画廊也首度踏上法国大皇宫的地板。
巴黎的艺博会在规模上比伦敦的略小,但自从2005年将大皇宫转换为7.2万平方米的展厅之后,其奢华程度或许是举世无双的。同英国人专注于拓展市场不同,FIAC的总监詹妮弗·弗莱(Jennifer Flay)认为,“尽管艺博会的首要目的是市场,但我们也希望能容纳以往被传统艺术市场抛下的艺术门类。”
上周在卢浮宫的大礼堂,艺术家马特·穆丽康(Matt Mullican)在催眠状态下向人们讲述自己40年来的行为艺术历程。而在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矿物展厅,艺术家翁·卡瓦拉(On Kawara)将两位表演者置于一个展台中,标签上写着“公元前998031年-公元1001995年”,这件作品的名字叫《100万年》。这两件作品都是由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成名的行为艺术家带来的,与奢华、商业等词汇迥然不同,这些行为作品均无法售卖,也不需门票,但需要在网上预约参观。《100万年》诞生于1969年,艺术家在广岛原子弹爆炸、越战、伍德斯托克艺术节、首次登月等历史事件的影响下,创造出当前历史前后100万年的线索。过去关于他这件作品最长时间的一次阅读是在2002年第11届卡塞尔文献展上,持续了100天。艺博会同时邀请到来自西班牙的朵拉·加西亚(Dora García)和来自埃及的哈桑·康(Hassan Khan)进行行为艺术的表演。
穆丽康表示,一般来讲,他“恨艺博会”,但是自己很高兴能受邀来到卢浮宫表演,“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反感,因为艺博会把艺术降低了,仅仅作为一个商业对象。这类事件参与其中,可以稍微提高艺博会的层次,让它变得更‘可口’。” “在经济波动的情况下,人们常常会对价值进行重新审视。比如,什么是有价值的?”弗莱表示,“这种思潮或许可以推动一波独立于商业交易背景的艺术创作。”为了深入阐释这一点,艺博会举办了一系列讲座,探讨艺术创作和商业的关系。
两位年轻艺术家对此有各自的看法。哈桑·康认为“艺术和价值关系复杂,市场总是希望量化其价值,尽管它并不总能量化”。加西亚则认为在艺术领域一切都可以被买卖,只是,“如果一位艺术家为了卖掉作品而创造,那他/她会看起来像个傻瓜。”
作为FIAC的总监,弗莱对于市场成交似乎看得很淡,她相信6.5万参观者中有不少只是来看看的,“获得一件艺术品有很多方式,用金钱买下作品只是其中一种。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们还有两种更可行的方式:情感上和智力上的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