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专厂四年蜕变:从罐头厂到创意艺术工厂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10-17 17:29:29 |
文章来源: 新快报

与普通的创意园不同,红专厂是开放式的,除了内在的一些内容外,还有一些外在显见的内容,比如说通过免费开放展馆,让公众参与进来,从而对文化具有一定的推动性。为了实现展馆免费开放,红专厂管理机构在租金上给予了优惠或补贴。

“红专厂更像一个文化公园”

当你漫步浓荫路上,打量着旧厂房装进了新内容,左手边是饭菜飘香的茶餐厅,右手边却是艺术味浓的作品展,一边是艺术,一边是生活,置身其中,艺术和生活不经意间早已融合在一起。

“红专厂更像一个文化公园。”广州画院院长方土一语中的,“市民来到红专厂,可能是看了一场展览,顺便吃了一顿饭;或者是就为了吃一顿饭,而顺便看了一场展览。生活和艺术无缝结合在一起,市民在享受艺术熏陶的同时,还没丢失生活的乐趣。”

2008年,方土以双重身份与红专厂结缘。红专厂前身广东罐头厂响应政府“退二进三”政策,搬离广州市区。“当时作为广州市人大代表,我向政府提议把红专厂保留下来,不要拆掉。”在红专厂E3馆二楼,是方土的“另一个家”,集画室、展厅和休息间于一体,构成一个无拘无束的艺术空间。

为什么选择旧厂房做工作室?方土直言道:“旧厂房可以唤起一种缅怀之情,可以唤起很多想象。旧厂房和城市的发展形成一个鲜明的比较,这里有一种我们所说的溯源。老工厂的保留是很有价值的,艺术的粗犷和厂房的这种架构也相当吻合。”

公众免费看展是一大贡献

日光斜斜地印在红砖墙上,一抹晶莹制造出光影的想象空间,几名时装模特站在铁幕画廊前的空地摆着POSE,摄影师的镜头闪个不停。实际上,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会在红专厂上演,“在红专厂,转角都能遇见惊喜。”有网友这样评价道。

移步向前,命名为“零镜”的著名诗人北岛的摄影展也正在如火如荼进行,走进展厅,偌大的空间,都为摄影作品让路,巧具匠心的光影设计,带给观者几分惊喜。再往里走,艺术展一个接一个,观者总能找到驻足的理由。“红专厂所有的展出有一个共同点:免费。”红专厂厂长黄丽诗说,“在红专厂,公众能免费看各种展览,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社会的一大贡献。”黄丽诗接着告诉记者,“与普通的创意园不同,红专厂是开放式的,除了内在的一些内容外,还有一些外在显见的内容,比如说通过免费开放展馆,让公众参与进来,从而对文化具有一定的推动性。为了实现展馆免费开放,红专厂管理机构在租金上给予了优惠或补贴。”

让更多人触摸艺术脉搏

1956年,当时亚洲最大的罐头厂——广东罐头厂成立,是苏联援助新中国最大的轻工业项目之一,旧厂区内最早的厂房是清一色的苏式建筑。这就是今天红专厂的前身。为了响应政府“退二进三”的政策,鹰金钱罐头厂搬离广州市区,但园区的历史老建筑得以保存下来。鹰金钱罐头带着时代的种种记忆和印象走进历史,而红专厂则焕发起红砖结构厂房的活力,既保留了城市的记忆,又实现了现代艺术文化交流活动与市民生活的互动,创造一个艺术、人文、时尚、休闲的新都市空间。

“2008年底,我们接到了鹰金钱罐头厂新办公室的设计订单。”第一家进驻红专厂,并领衔策划改造的企业——广州集美组室内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的总设计师张宁向新快报记者介绍说,那时候鹰金钱罐头厂已经整体搬迁至从化,而集美组当时接到的是其新厂区办公室的设计订单,一次偶然的机会,集美组来旧厂区参观,“后来公司上下都对厂区旧址的情况非常满意,决定在这里大干一场”。

集美组新进驻红专厂之后,开始大展拳脚。据介绍,初期投入了三百多万,“算是比较省的,因为占地面积比较大”。集美组选择了现在所处的位于红专厂西南隅7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其中5000多平方米的办公区和1000多平方米的展厅,并从原来100多员工,扩展到230多人的规模,张宁说,“这一算,来这儿已经有三年了”。

提供一个生活化艺术空间

红专厂内老旧破败的砖瓦房,改造后变成了时尚的Loft(由旧工厂或旧仓库改造而成,少有内墙隔断的高挑开敞空间),早就被淘汰了的机器刷一层漆就化身成雕塑,随处可见的榕树在红专厂里也变成“不是一般的绿”。种种都说明红专厂作为艺术的载体,提供了艺术能发光发亮的平台。张宁认为,广东的艺术文化因为缺乏交流,人的心态容易“由枯燥走向浮躁”,所以水平一直不高。红专厂的出现,提供了一个生活化艺术的空间,可以让更多人很简单很直接的触摸到文化艺术的脉搏,增加艺术家之间的交流,也增加艺术与市民之间的交流,“因为市民观众有审美的需要,而艺术也需要观众,需要认同”。所以说,红专厂与艺术文化之间,肯定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而红专厂这种艺术再生,要用改造的老旧厂房的模式,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成本”。张宁介绍说,这种改造式Loft之所以在国外非常风靡,现在又在国内推广,主要还是因为艺术和商业之间很难做到平衡,导致艺术家不能回避压缩成本的必要环节。

“太商业化的地方,显然没有让设计师完全发挥自己的空间,而太偏僻太孤陋的地方,那么很难做到最基本的收入。”张宁说,在红专厂就是比较合适地方,两者把握得比较合理,既是不远离核心区的地方,交通配套设施还是比较完善,而生活化创意园又能吸引足够多的市民和游客前来。

“评说”红专厂

◎刘骁纯(著名艺术理论家)

我认为红专厂与798最大的不同,就是它设计的成分占比重较大,园区里设计公司占主体,因此与生活有关的设计就相应多一些。这和798以纯艺术占主体是不同的。红专厂的定位从一开始就比较清晰,可以继续沿着这条主线发展。因为,设计本身与人们密切相关,它跟纯艺术、纯实验不一样。设计既有纯实验的东西,又能跟生活结合,我想这是它的特色吧!也是前景所在。

◎洪立焜(Ulrich Hunn,瑞士驻广州总领事)

我和夫人经常来红专厂。还在这里办过展览。我们很享受这里,因为它一直在改变。每次来都有新的变化:新的展厅、新的小餐厅、新的小店铺。所以来这里真的让人非常愉快。这里有很好的艺术氛围,与广州的大环境不同。在这里可以看到许多朋友和艺术家,还可以通过参观展览,发现中国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