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训班”学员詹建俊和张文新观看展览
中国美协名誉主席靳尚谊观看展览
2月20日下午,为纪念前苏联杰出的绘画家、教育家康斯坦丁•麦法季耶维奇•马克西莫夫(Костантин М.Максимов),由中国留俄(苏)美术家学会、筑中美术馆主办,江西美术出版社 、方舟正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的《马克西莫夫》画册首发式暨马克西莫夫绘画作品展,在筑中美术馆拉开帷幕。这是马克西莫夫在中国的第一本画集,同时画集当中的80余幅原作都将在展厅集中展示。画册主编奚静之教授,靳尚谊、詹建俊、魏传义等“马训班”毕业的老艺术家及众多的我国著名老中青油画家、藏家都出席了此次盛大活动。
前苏联的著名油画家、教育家马克西莫夫于1913年出生于联伊凡诺夫州沙特罗夫村。1935年马克西莫夫进入莫斯科美术学院里亚日斯基教授画室学习,1943年毕业后执教于莫斯科苏里科夫美术学院油画系。1954年通过中苏两国政府间文化部门高层领导的互访和酝酿,前苏联最终指派马克西莫夫赴中国完成美术教学援助工作。1955年2月29日,马克西莫夫作为中央美术学院油画训练班的指导教师以及中央美术学院顾问抵达北京,这个油画训练班简称为“马训班”,为期两年半。“马训班”开班时有21位来自全国七所美术院校及各地美协、部队的优秀学员组成(有19位学员参加了毕业油画展)。
油画进修班于1957年结束,当学员的毕业作品展出的时候,受过马克西莫夫指导的中国年轻的油画家们在创作上出现了新的气象,王流秋的《转移》、王德威的《英雄的姐妹们》、秦征的《家》、 詹建俊的《起家》、 谌北新的《晨》、任梦璋的《收获季节》、侯一民的《青年地下工作者》、高虹的《孤儿》、袁浩的《长江的黎明》、王恤朱的《待渡》等,都表现出一种更加扎实的绘画功底,获得了广泛的好评,从技术上改变了建国初“土”油画的创作面貌。而这一批学员在后来美术创作上的表现则更加突出,成为中国油画继李铁夫、徐悲鸿、刘海粟、颜文梁等老辈画家之后的一支重要的力量。
通过“油画训练班”,马克西莫夫在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马训班班的学员,后来都已成为中国油画教育界的栋梁,成为我国卓有建树的著名油画家,他们中有中国美协主席靳尚谊;中国油画家学会会长詹建俊;中国壁画学会会长侯一民;天津文联副主席秦征;福建省文联副主席魏传义;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冯法祀、张文新;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王流秋、汪诚一、于长洪、王德威;西安美术学院教授谌北新、武祖德;解放军艺术学院教授尚沪生;广州艺术学院教授王恤珠;上海油画雕塑院教授俞云阶以及著名军旅画家高虹、何孔德、任梦璋等等。他们的名字将连同他们创作的许多优秀的油画作品,以及他们为发展中国油画教学、培育中国油画人才取得的丰硕成果必将一起载入新中国的美术史册。
此次由筑中美术馆策划的《马克西莫夫》画集,由著名西方美术研究学者、美术评论家奚静之教授担任主编。画册中刊载的奚静之先生撰写的学术文章——“杰出的绘画家教育家——马克西莫夫”,全面介绍了马克西莫夫艺术风格和艺术成就,给画册增添了浓重的色彩和分量。《马克西莫夫》是第一本在中国出版发行并全面介绍马克西莫夫油画教学、油画创作和油画作品的画册,它在中国油画发展历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其意义十分重大。整本画册涵盖了1940年至1987年马克西莫夫的主要创作和习作80余幅,尤为珍贵的是,他早期和晚年的一些不曾被展示的作品也将呈现在画册和展览中,这对我们全面了解这位卓越艺术家的面貌提供了珍贵资料。
“马克西莫夫先生所任教的油画训练班,对中国的油画专业建设(素描、油画写生和创作)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靳尚谊
“马克西莫夫老师在中国的教学具体的传授了欧洲油画在专业上的基本要求与方法,特别是对形体结构与色彩法则在学理上的认识与技艺上的指导,对中国油画的进步起到了关键的启示作用”
——詹建俊
画册中的绘画作品全部由中国的八位油画藏家提供,其中也包括靳尚谊和魏传仪先生收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