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介绍
主创团队
导演专访
精彩图片
新闻追踪
剧情介绍
音乐欣赏
精彩视频
博客印象
图片报道
相关介绍



张艺谋打造"印象丽江"(图)

  避开《千里走单骑》的话题不谈,张艺谋昨日携王潮歌、樊跃两位合作伙伴就大型实景演出《印象•丽江》在京召开了一场小型新闻发布会。这是继《印象•刘三姐》之后,三位导演再度策划、筹备并将联合执导的又一场实景演出。该演出最大的特点是将从早演到晚,打破实景演出的时间纪录。

    《印象•丽江》的演出绝对环保

    “《印象•刘三姐》自去年正式面世之后,有个怪现象,就是很少有媒体跟进宣传,但落户在桂林山水间的这幕大戏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王潮歌说,“观众席一加再加,从1800座已渐次增加到2500座。应该说《印象•刘三姐》已经到了靠口碑赢取市场的程度了。”有关资料显示,《印象•刘三姐》带动的包括旅游等各项产业的发展势头迅猛,由此,该节目还于上个月荣获了由文化部颁发的2004年度中国十大演出奖的最高奖、唯一的最佳导演奖,并成为第一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张艺谋说:“全国各地有十余个年游客量达好几百万的重要旅游景点,都是它们的省级领导来找我们做类似的项目,我们在做了深入考察之后,最终选择了丽江。”

    三位导演还特别强调了与《印象•刘三姐》一样,《印象•丽江》的演出一定是在绝对环保的基础上进行,并阐明了他们三人之间绝没有如传闻中所提到的“矛盾”。张艺谋介绍道:《印象•丽江》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从早上开始,就在离玉龙雪山不远的山脚下,名为“与山的对话”。之后是一整天的“幕间休息”———这恐怕也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次幕间休息了。张艺谋等把它定位为“与生活的对话”,这时所有的镇民都在维护和参与着这个巨大的演出。当夜幕降临时,最后一部分“与祖先的对话”在丽江古城上演。

    对当地文化的“惊鸿一瞥”

    这台演出是第二次以“印象”为名,张艺谋阐释了选用这个字眼的原因:“我们的演出不是故事型的,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视听表演,而是站在当地文化、历史的基础上,我们姑且叫它‘惊鸿一瞥’吧———这就是印象。我们常常说,我们都是外来的,对当地的文化我们都是很渺小的,不可能在一场演出中对那么一个拥有几千年文化的土地作出准确的解释、准确的引导,我们都没有这个能力,即便是他们当地人自己的解释都不敢说很权威。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我们对世界各地的印象,既是个性的,又是共性的。之所以叫‘印象’,也表达了我们对当地民族文化的一种敬仰。而它也只能是一种印象,是我们三个人的个人印象。你不可能说《印象•刘三姐》就涵盖了整个桂林的民俗文化,那不可能。”

    张艺谋最后还说:“我们和所有的游客其实是一个层次。我们去任何一个地方,不需要对那里马上有一个博物馆似的了解,我们可能什么都不知道,但我们却有一种印象,这种印象会让你永远不忘,就像你看到一个人,他(她)就是对你笑了一下,这个笑容你牢记一生。”

    至少到现在想法还够用

    实景演出不是在演绎一个故事,没有固定的情节,只是靠歌舞、服饰、道具以及声、光、电等科技手段来完成的一台演出。那么,再做实景演出,张艺谋的想法还够用吗?

    张艺谋说:“至少到现在我们还处在奔腾状态,还都有很多想法。像丽江,在决定之前,我在那里拍戏两个月,他们去过不下五次,就是在谈才思问题、创新问题,直到我们找到了与《印象•刘三姐》完全不同的感觉之后才答应了人家。这也是对艺术负责的一种态度。当然人不是万能的。我也会枯竭,人是一定会枯竭的,只是我现在觉得我还行。”

    话言至此,张艺谋也笑着说:“其实任何一个导演都希望自己的艺术生命很长,有时候很多人都说:‘你老啦’、‘你不灵啦’,但他肯定不会承认,打死也不承认。 



视频:《印象·丽江》公演
依然是浑厚的乐声,依然面对着云雾间的玉龙雪山,在距离上一次《印象·丽江》试演采访两个多月后……
《印象丽江》宣传片
印象丽江短片(前奏).wmv
more >>
印象丽江背景音乐.mp3
讲经后.mp3
more >>
精彩图片
彩排
演出
花絮
演出信息
《印象·丽江》总投资达2.5亿元,全篇分《古道马帮》、《对酒雪山》、《天上人间》、《打跳组歌》、《鼓舞祭天》和《祈福仪式》共六大部分。整个演出以雪山为背景,以民俗文化为载体、由500名来自10个少数民族的演员倾力出演。首先开幕的是《雪山篇》,大约有300多名演员加盟,而另一部分夜场将于明年才能与观众见面,演出地点也将移到古城。 普通票190元RMB、VIP票280元RMB、贵宾票680元RMB。
关于我们实景演出推广合作友情链接招聘信息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6 impression-show Corporation, All rights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