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德威河 水彩 约1824年 |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4-16 18:12:49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
麦德威河 约1824年 (出自《英格兰河流》) 水彩,铅笔,纸本 这幅水彩似乎原是为《英格兰河流》所作,不过出版的时候并未收录其中。后来,透纳把画面略作修改,就成了他在1820年代早期创作的一组实验金属版画中的一幅。或许他的目的是为了研究新近出现的金属板版画的表现力。 这幅画前景用笔格外洒脱,最前边的船和上面的人倒映水面。透纳在这里通过擦去颜色的办法,巧妙地利用了纸本身的颜色。这种技法在表现彩虹及其倒影时产生了特殊的效果。整个画面采用了软边处理方式,以此来营造出风雨刚过之后那种湿雾朦胧的氛围。正如一个评论家所说:“有时,他在一个特定地点所经历的气候,给他留下了极其持久的印象,以至于如果不把那种效果再现出来,他都无法把那个地方画出来。” 四年以前,透纳就曾画过麦德威河上航行的各种各样的船只的速写,为创作这幅画,他一定从其中借鉴了帆船的素描和笨重大船的习作。尽管“笔法疏落”,画面雾蒙,透纳却也没有因此而放弃准确性和细节描绘。战舰的主桅杆和锁具都被卸下了,准备搁置起来,加以修理。一只船载着水兵和妇女,朝这些战舰划来,他们是来观看这些强大威猛的战舰的。一个女人将伞放低:暴风雨退却了,取而代之的是微风和彩虹下的平静。 透纳长久以来对苏格兰边境的诺勒姆城堡怀有浓厚的兴趣,他第一次访问那里是在1797年,几乎是他画这幅作品的50年之前。他最近一次访问是在1831年,当时他被看到摘下帽子,向着废墟深深鞠了一躬。他的游伴爱丁堡出版商罗伯特•卡戴尔问他,他的这个姿态是什么含义,据说他回答:“我几年前画了一幅诺勒姆的素描或油画,它还真很灵,从那时到现在,我的手就没停过”(Thombury 1862,I,第195-6页)。 事实上,他创作了六幅这个城堡的水彩画,但是这些作品是创作在他一生中的不同时期,好像这个母题代表了某种潜在的原则或基调,他喜欢不时重温,就好像它融合了诗意与表达的潜能。他为1798年的展览选用了詹姆斯•托姆森的诗行,大体上他从中获得灵感(私人藏品;W225),但是他也为卡戴尔的1834-36年印制的瓦尔特•司各特的《散文作品集》(W1099)创作了日落作品。然而,他最关注表现清晨的光线,城堡被罩上了一层柔和的轮廓线。皇家学院藏有《钻研之书》中一幅诺勒姆作品的后期印制品,透纳在纸张上刮擦了一些局部,增加了天空的高光,显然这有助于这幅油画的创作。蓝色阴影和倒影都是观察仔细的结果,为亮丽的黄色衬上强有力的色彩主调。 和其他根据《钻研之书》重画的后期作品一样,透纳改进了他的构图,可辨认的主题变得明显了,可是他就此而止,没有用细节和肌理进一步把它们塑造成形,而是放弃了对粗略的形状的加工。杰克•林赛(Jack Lindsay)发现光与力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紧张关系,物理世界在即将变得线条分明时在颤抖着。然而,透纳为什么没有进一步加工这幅作品和其他源自《钻研之书》的油画,依然是个问题。显然,这些作品很像“色彩初稿”,应该看成是不完整的。因为如果他在生前要把它们拿出来展出,那么,它们完美的均衡和微妙的色彩就会被完全抹掉。 一直到1906年,《诺勒姆日出》和透纳遗赠中其他几幅同属这个系列的作品才第一次展出。某批评家感叹道:“我们以前从来没有看过透纳!”诺勒姆一下子被确定为一幅以往不为人知的杰作,爱国主义的媒体被它深深吸引,声称透纳是印象派的先驱。《旁观者》道出了这种情绪,充满敬畏地宣告:“在透纳最后的发展阶段,他画的与其说是他所看到的物体,还不如说是物体周围变幻的光线。就此而言,他之前的画家无人可及。” |
这幅画前景用笔格外洒脱,最前边的船和上面的人倒映水面。 |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