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禅之悟——雪山静岩博士的雪山圆相

禅之悟——雪山静岩博士的雪山圆相

时间:   2019-10-15 15:55:08    |   来源:    艺术中国
专题 >

文/道一(中央美术学院)

禅画,是中国独有的一种结合了“道意”与绘画的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自唐代“诗佛”王维在真正意义上开创禅画以来,宋代与文人画相融合,到达了一种禅与文人情感、哲学、审美所结合的境界;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更是通过他的简远笔墨,将儒、释、道并融的本土禅画推向毋庸置疑的艺术顶峰。由于禅画的奥义在于利用“画”的形式来表达禅师内心所悟到的境界,观禅即观心,所以真正意义上有所悟而外化表达的禅画,是依个人所悟及个人风格不同而不同的。每个时代各有其语境,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嘈杂、纷乱、浮躁。在这样的社会语境下,雪山静岩博士守住他内心的一片宁静,长期于自然中禅定,不时与高僧禅师共同参禅,用心体验与自然、宇宙的融合。根据他所悟到的禅,建立了雪山静岩博士那种独特的禅画风格。

一、雪山静岩禅画

1. 圆

雪山静岩博士的禅画中喜欢用圆,这不禁令人想起唐末五代仰山慧寂禅师用画圆法来说禅,后人取其“最圆满无缺”之象征。但雪山静岩博士的圆在此基础上,又有其内在的不同含义。他绝不是刻意而为之,因为他的“圆”中各含不同的禅悟,是一种禅定之后自然而然的表达。

雪山静岩博士的作品《混沌》与《无极》,是典型的由“圆”组成的画,但二者之间有内在本质的区别。《混沌》一画,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正如天地混沌鸿蒙未开之状态,其走笔、用墨,看似规律而又无规律,正如这大千世界,科学和社会科学可以掌握的规律只是极少的一部分;《无极》一画,实中有虚,虚中有实,正如六祖所言:“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故而观禅画,不能以“似”与“不似”作为判断标准。因为一幅上乘禅画的目的,并不在于“似”或“不似”,而是画者禅意自然的流露,也是观画者悟禅的先导。观禅画,不能用脑去思考,而要用心去体悟。同样是圆,但其中所表现的壶中方寸,变化万千,使人不禁想到《后汉书》中“壶中天地”的故事。只是在雪山静岩博士的画中,壶中并非雕栏玉栋,而是一位入定的禅者,禅中可以观千象,亦可随意幻化,细细品味这幅画可以品出无限禅意。

《竹林精舍》乃是“圆”与“竹”意象的结合。竹,一方面给人虚空、清静的感觉,另外一方面在文人诗、画中常作为正直的象征。何为“正直”,持心守定,不乱于外象耳。在竹林之中结穹庐以讲禅,意境清静;又体现了参禅三境界之二——参前看山是山,禅中看山不是山,禅后看山仍是山。

“圆”中有生灵,可生莲竹;“圆”中有天地,可行舟楫;“圆”中有哲思,可诞乾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看似简单几笔所成之圆,不同的观者将自身的心情、经历和思考带入其中,会产生不同的意义,令人思考,耐人寻味。这种再创造的过程,不仅将画中之“禅”传达给了观者,也在观者心中生成了新的“禅”。这又何尝不是禅画的本意呢?

2. 松、竹、莲

文人墨客对松的咏叹自古至今从未停止,从白居易的“白金换得青松树”到陈毅元帅的“大雪压青松,青松挺而直”。而雪山静岩博士画中松或曲或直,或茂或稀,或沧桑静谧,或如处风中,或如神龙由地底蜿蜒而上天空,只见龙身不见首尾,如世间之事,不可一窥其全貌。其墨色干湿浓淡把握得恰到好处,笔法多变,尤其是《观松》中老松上焦墨勾出流畅的线条令老树有种向上飞升的动态,其线条之灵动,也令人有不禁起舞之意。

雪山静岩博士作品中的竹,坚实有力,具有粗壮的根基。画中之竹以其伟傲的姿态,撑起了一方

天地,天地之中,是另一处的世界。所有禅画应是雪山静岩博士在入定参禅前后所看到的景象,竹心空,中可孕育莲花,正如参禅时心要静且定,才能参悟到如莲花般纯洁无瑕的状态。寥寥数笔,泼墨减笔的用法似有南宋梁楷的画意。静下心来观看,这几幅画面中似能渗出竹与莲花的清香,沁人心脾。莲是雪山静岩博士作品中出现的最多的意象。

莲花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佛祖一出世,便站在莲花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并说:“天上天下,惟我独尊”。释迦牟尼觉悟成道后,起座向北,绕树而行,“观树经行”,一步一莲花,共 18莲花。每当他传教说法时,坐的是“莲花座”,坐姿也成“莲花坐姿”。莲花本身也确实有吸引人的地方即莲贵善美。它昂首挺展,日艳且鲜;洁身自处,傲然独立;其根如玉,不着诸色;其茎虚空,不见五蕴;其叶如碧,清自中生;其丝如缕,绵延不断;其花庄重,香馥长远;不枝不蔓,无挂无碍;更喜莲子,苦心如佛;谆谆教人,往生净土。雪山静岩博士所绘之莲,寥寥数笔,便将莲之气,莲之神,莲之意悉数绘出。

3. 抽象意象

老子云,“无色令人目盲”,“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一幅高深的禅画并不在于“似”与“不似”,越具体越写实的物象反而会扰乱观画者的心境,抽象的形式更有利于禅意的传达。图14画中干渴的用墨,肯定的用笔,具有运动感的线条和随意的飞白,令人想起明末清初八大山人荷花茎的画法,传达着雪山静岩博士独特的处身立世的态度。线条似恣意潇洒,实则绘画时需谨慎掌握水的多少、墨的干湿、用笔力度与运笔方向,想要达到一种有控制的不经意,极其需要深厚绘画功底。两幅画构图的重心皆下沉,观画入定,身心也得以安稳。

二、收藏价值

禅画,一者,为表达,是作禅画者获得的禅思自然而然的流露;二者,为传承,观禅画者也需静心坐禅,观想禅画中所要表达的禅思,方可集他人之精华,获得自己的禅悟;三者,为连接,古之作禅画者已不存,今人却仍能从古之禅画中获得新的禅思,禅画本身乃连接不同时空之媒介。

从观禅角度而言,一张禅画,并非看一眼、一小时、一天、甚或一个月就足够的。观禅画如观佛像,需时时入定观想,方可清静身心悟得禅画之理,进而开悟本心,达到心如虚空、容纳万物、不被外相所扰、不为心魔所动的境界。这是生活在这个浮躁的世界,稳定身心的一种极好的方式,只有身心稳定,方知事之可为不可为而不致迷乱。

从绘画角度而言,雪山静岩禅画在宋、明禅画的“形”与“笔墨”基础上融入自己的观禅体验,形成一种雪山静岩式独特的风格。

从收藏角度而言,雪山静岩博士在参禅、推广禅意、创作禅画方面的成果使他的禅画市场处于一个良性发展的状态。从 2016年限量版《雪山静岩禅画集》开售以来,目前虽已售罄,在二手书市场上价格却逐步走高,体现了这本禅画集受欢迎程度的增加和市场愈加火热的需求。

2016年 7月 18日,雪山静岩禅画首次个展,在腾格里沙漠月亮湖随着静谧的暮色和宽广的沙漠落下圆满的帷幕,许多展品被收藏家先后收藏,这是藏家们对雪山静岩博士禅画的一种最好的肯定。雪山静岩博士在他潜心修禅、以禅入画、以画传法的路上会越走越高远,正如六祖惠能所示:“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

禅之悟——雪山静岩博士的雪山圆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