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思敏:金砖国礼《一诺千金》 传承先人技艺 弘扬中华美德

时间:2018-12-15 | 片长:00:06:08 | 来源:艺术中国

创作中的徐思敏

陶瓷制造七十二道工序中,入窑烧造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故有三分做就,七分烧成之说。而造型为方形的陶瓷,更是难,自古收藏界就有“一方顶九圆”之说。本期“国礼大师”带你走近中国设计师、福建省陶瓷专业委员会委员、多宝堂艺术总监徐思敏,听听他的“国礼”创作故事以及他是如何成功烧制方形造型的陶瓷作品。

金砖国礼,《一诺千金》

本要放弃受鼓舞又埋头努力

日前,记者来到多宝堂“国宝复原·德化窑”展厅,这里除了观音、侍女等陶瓷作品外,还有名为《白釉提梁砚滴》陶瓷印章、《华表》等作品,这两件作品的造型为方形,但《白釉提梁砚滴》体量较小,而《华表》虽体量大,但表面没有上釉。《白釉提梁砚滴》是一个方形书箱的容器,提梁处做成竹节模样,有学富五车与节节高升的美好寓意,虽小巧却精致动人。徐思敏说,印章,又称印信,象征着承诺、诚信。此次国礼作品他也是以印章为主题,雕塑造型上吸收福建寿山石的特点,结合德化窑镂空、浮雕、堆贴等多种技艺。

徐思敏说,在他看来,国礼一定要有特定的难度、无法轻易做到的宝贝级作品,这样才显大国风范,也更能体现创作者的匠心。为了这个宝贝,徐思敏说真的是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在创作。

 《一诺千金》因贴合主题、寓意深远,徐思敏的设计稿很快在遴选中胜出,不过因作品是长方形,且体量大,烧制“十窑九不成”,精心雕塑的作品全部作废,这让徐思敏非常难过。今年农历正月初六,徐思敏给德化宣传部部长陈坚宏电话称“烧制多次,还是没有成功,作品非常难完美呈现,而且短时间要完成不可能,决定放弃”。这让陈坚宏很是着急。第二天陈坚宏到徐思敏家中,跟徐思敏促膝长谈,不断鼓励他,让他不要放弃。在一番重整思路后,徐思敏暗下决心,一定要攻克难题,于是立即组织团队放弃休假开始加班,共同研究国礼的成型问题。

《鼓舞》

从手工到“3D”再到手工

陶瓷印章历经多道手工工序制作,并经高温烧制而成,徐思敏说,每枚印章烧制后都会有18%的大小收缩,所以无法仿制出一模一样的印章。陶瓷在1320多度高温下是处于柔软状态,要成稿烧制垂直和方正的长方形,几乎不可能。为攻克这一难度,徐思敏对坯体内部和瓷土配方进行一番修改,意味大功告成,结果还是失败。

怎么办呢?因为作品工序繁多,手工无论怎么做都会有误差,为了保证方正,徐思敏决定采用3D技术全方位扫描雕塑,在电脑上对原雕塑稿各个立面进行微调校正,确保作品的四个侧角都绝对平整、垂直。最后阶段又回到手工,终于成功烧制了第一件!“真的很痛苦,很纠结,最初烧的一个成功了,以为这样就可以,又烧了4个,结果全歪了,我人都傻了。”回忆起当初创作的过程,徐思敏直摇头,但好在坚持,最后烧制10个有2个是成功的。

“整个春节都不敢出门,年也没过好,我都住在工作室,把家里的取暖机都带来。”徐思敏说,素烧的陶瓷因可辅助支撑比较好烧制,而此作品是上釉的,无法支撑,就更难烧制成功。为完美做出这个作品,徐思敏说,没成功的有几十个,有的就差一点点就成功了。看着那些残缺品,心很难受,虽然成功率只有20%,但是也因这件作品,他攻克了方形难烧的难题,突破他此前的作品。

作品追求情智与意境

1971年,徐思敏出生于瓷都德化,1996年毕业于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是资深设计师、福建省陶瓷专业委员会委员、泉州市正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多宝堂艺术总监、陶瓷艺术家,多件陶瓷作品被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展出,其创作的《包容》在2014年10月被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收藏。

《包容》,2014年10月被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收藏

从艺二十年来,为上百家企业设计企业VI,对空间艺术、平面艺术、装饰艺术、雕塑艺术均有涉猎,主要作品有“全国陶瓷艺术设计与创新金奖”作品《和谐》、大型石雕《石牛山国家地质公园主碑》、瓷都广场汉白玉石雕《脱胎》、陶瓷《五行柱》、滨溪公园花岗岩石雕《翰墨流芳》、陶瓷博物馆《瓷国史话》大型陶瓷浮雕等。陶瓷艺术创作主张“形以达意,质以达形”,形体与质地结合,情感与智慧交融,作品追求情智与意境,雄健、自由、自信,富有盛世气息。

《和谐》

在多宝堂展厅内能见到《明·渡海观音》、《明·披坐观音》、《白釉文昌帝君》等作品,徐思敏称,这些都是国宝复原作品。2011年开始,他们实施“中国风·瓷计划”项目,复制德化陶瓷博物馆内的作品,将德化窑优良技艺再现,并融合一些现代的创作理念,让其成为新的文创产业。徐思敏说,推行“陶瓷+”模式,是多宝堂“中国风·瓷计划”的主线,已成功打造“国宝复原·德化窑”、“螭龙尊——大师瓷酒之道”、“大师佛瓷之道”等工程,2014年荣获泉州市年度“十佳最具成长性商业模式”。(早报记者陈小芬 通讯员王双季 文/图)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