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少伟:交流创新,是德化白瓷未来发展的方向

时间:2018-12-15 | 片长:00:03:54 | 来源:艺术中国

郑少伟和他的金砖国礼作品《日月同辉》

这不是郑少伟第一次创作国礼作品,但他说每一次作品的创作都是新的开始;有着多年的国礼创作经验,喜欢提前做技术研发有备无患,他顺利完成此次厦门金砖国礼作品。本期“国礼大师”带你走近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郑少伟,听听他国礼作品的创作故事以及他对陶瓷设计的研究、看法。

多年经验积累得以成功

在郑少伟的作品中,大多以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为主,并结合寓意富贵的牡丹。此次国礼作品也是有五国国花的元素,表达花好月圆的意义。这不是郑少伟第一次创作国礼作品,2006年他所作的《国花集瑞》,被指定为中国——东盟博览会国礼,赠送给东盟十国首脑。之后陆续也创作了多件国礼作品,有《日月同辉》、《华夏至尊》于2009年6月20日由外交部礼宾司选送,作为胡锦涛主席访问克罗地亚的外交礼瓷;《春秋》于2009年作为中日友好礼瓷赠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永久收藏……

“做国礼,我确实有点经验,但每一次的创作都是新的开始。”郑少伟说,国礼要能体现中国元素、大国风范、要有特有的文化内涵。此前他阅读过和氏璧的相关书籍,受其启发,在此次创作国礼作品时,他选择了玉璧元素,他说这既有财富象征,也寓意共同发展。

早些年郑少伟纯手工工制作的《日月同辉》,也有玉璧、花卉等元素。但此次国礼作品元素更多、体量更大,而且瓷土更好,这瓷土有三种瓷泥,是郑少伟去年刚试验成功。据悉,作品整体用2种瓷泥,而花卉用1种瓷泥,三种瓷土却实现了完美衔接过渡。此次作品的花卉有含苞待放、有热情绽放,花卉更丰富多样。虽然有着多年的经验积累、精湛的技艺,但为追求作品完美、没有瑕疵,从今年春节开工到8月28日,郑少伟攻克了多个难题,终于完成国礼作品创作,从烧制的100多件中挑选了26件。

 《一品国色天香》

有备无患战胜多个难题

成功创作此次国礼作品,郑少伟花了很多心血和价钱,但他觉得很值得,他说他更注重的是作品设计理念,而最头疼的是作品布局问题。郑少伟说作品以六瑞之首的玉璧为主线,象征美好,凸显高贵,但玉璧两面饰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灵物,寓意四方同寿,这个四大灵物的排法却有讲究。此外,这是件立体的作品,要多方位去设计,如玉璧有正面和背面,除了正面有设计外,背面也不能留白,为了这个他做了好多次调整。

“作品很多环节很难,但因自己的有备无患,到了运用时才不会手忙脚乱,创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不然成品率更低。”郑少伟说,陶瓷是泥与火的艺术,烧制时非常容易开裂。为找到好的瓷泥,去年他花了十几万研究瓷料,终于实验成功,让三种瓷泥在同一作品中完美结合,这也让郑少伟更感叹自己平时注意技术研发。

《我问佛》

对文化资源不断挖掘利用

1988年,郑少伟进入德化国营瓷厂,从最基础的装窑师傅做起。因小时候对美术的兴趣,在陶瓷创作中,他也一直在追求将个人兴趣融入在作品中。从事中国白陶瓷艺术研究创作20多年,郑少伟在继承德化瓷雕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更是大胆创新,善于把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富贵吉祥寓意与洁净温润、细腻如玉的德化瓷相结合,赋予作品独特的艺术内涵,其瓷花创作艺术在陶瓷界影响深远,受到社合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盛赞,他所作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各种评奖会上披金挂银。

《国花集瑞》

2011年,郑少伟被评为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他说在陶瓷创作中,他很注重设计、为了作品注入文化与思想,打造具有现代观念的陶瓷作品。此外,创作时不仅要有想法,还要有技法,想法和技法要相得益彰,而技法可以通过多学、多做去提升。虽说有很多作品已走出国门,但郑少伟很谦虚地表示,在与海外艺术家探讨、交流中,他深刻地体会到东西方文化差异,自己唯有多学习、多借鉴,对文化资源多挖掘利用。在他看来,瓷器有很多做法,创作者们不能永远停留在传承仿古,要在前人的做法上,加上自己的积累,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

郑少伟说,这次德化的大师们创作了这么多国礼作品,不仅大师们个人有荣耀,对德化来说,也让世人知道德化陶瓷不是民窑,是现代的官窑。(早报记者陈小芬 通讯员王双季 林婉清 文/图)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