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台,在南京中华门南,俗称“石子冈”。南朝时,传说高僧云光法师在此设坛讲经,落花如雨,始得名。1927年,大革命失败,雨花台成为屠杀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的刑场。为了缅怀先烈,1949年12月12日,南京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决议,在雨花台兴建烈士陵园。傅抱石还应聘任南京市建造烈士陵设计委员会委员。从此,雨花台就成为革命烈士的一种象征。1950年代以来,傅抱石先后创作《雨花台》多幅,尺寸不一,计有10余幅,仅南京博物院藏有8幅。然而根据画面综合分析,具有相同象征意义的雨花台以1958年为界存在着一前一后的明显差别。1958年之前,雨花台在傅抱石笔下可能更多的以风景名胜而存在的,画面以突出风景为主,巨大的馒头形山峰郁郁葱葱,盘旋的山路上人群络绎不绝,远处的革命烈士纪念碑隐隐约约,以点名主题。1958年后,傅抱石连续创作了多幅《雨花台颂》,仅画题也与之前有所不同,特别是1959年夏,傅抱石还受命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苏厅作画也是一幅《雨花台颂》。在几件相差无几的《雨花台颂》中,傅抱石改变了之前的图像模式,而在主题思想上作了精心的思考。革命烈士纪念碑居于左侧,远景厂房林立,灰烟袅袅,显示了新社会的不同气象,以说明新中国建立的来之不易,这种处理方式在1957年之前几乎没有;左上方一枝苍翠的松干斜出,使主题得到进一步地强调、升华。
1958年所作 《雨花台颂》,应该是向“八·一”建军节献礼的作品。整个作品分近、中、远景三部分,近景是遮盖着右上角画面的浓密松枝,中景是郁郁苍苍的雨花台,远景是建设中的南京新城。近景松枝用大笔勾画,雄建有力,最能显示画家的笔墨功夫,中景的雨花台被松柏簇拥着,主要用点染法, 山体厚重。山顶上有高耸的纪念性建筑,气象庄严肃穆。12月28日,《雨花台颂》入选美协江苏分会筹委会与全国美协主办“江苏省国画展览会”。 当然,《雨花台颂》不是画高山飞瀑,更非表现高士文人纵情山水,而是描绘一个带有鲜明政治纪念意义的景物,画家所追求的是一种纪念碑性,其价值不仅在艺术自身,更在艺术的社会意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