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的议会,抑或,在持续迷惑的好奇中漫步

翁笑雨(美国加州艺术学院)

Parliament of Things, or, Wandering in a Continuously Bewildering Wonder

Xiaoyu WENG (California College of the Arts, San Francisco, USA)

《物的议会》以超现实主义的魔幻思考以及马赛尔·杜尚变戏法般的策展策略为出发点。这部分的双年展将焦点放在展览策划与艺术创作的交叉口上,探讨“挑选”、“排列”、“组织”、以及“陈列”等策略如何以一种创造性的方式在策展实践和艺术表现中碰撞穿插。有别于传统的分类学,尤其是在现代博物馆学实践中被广泛采纳的归类体系,这些艺术实践并不通过挑选和分类来建立秩序。恰恰相反,它们有意寻求秩序崩塌破裂的边缘,强调对立理性与晦涩,明晰与混沌,现实与虚构之界限的岌岌可危。以其异质的方式,这些实践批判性地反馈了我们当下社会经济环境从生产性到选择性的根本转变。

这部分的展览具有一抹魔幻的色彩,指向对知识本身所谓真理性的怀疑姿态。如果说现代性灵巧的双手赋予了“阐释”以特权,使事物自身的存在隐藏在含义的秩序之下, 这里所呈现的艺术创作,便如同另一双无形的手,将事物本身的权力归还。艺术家们将事物,即信息、文件、现成品、图像和物件等从其现有的表现形式中释放出来,给予其空间让它们组织自己的议会。更重要的是,“艺术家之手”的无形性体现出一种撤销人类主观性的愿望。通过取消强加于事物之上的主客体二元论,其它的诠释才变得可能。

展览鼓励观者对双年展命题所提出的关键词,即“无形”、“手”和“姿态”以及参展艺术家所探索的话题之间进行自由的联想。这些话题包括“事物如何策划自己”,“如何不被看见以及图像与它们不忠的宿命”,“一段偶发的(艺术)历史,或一个意外的博物馆”,以及“在未知的必要性中真诚地穿梭”。展出的作品在常常疏远的概念之间引发诗意与臆想的摩擦,比如伪科学和传统陈列方式,狂乱的手部动态和现代抽象主义冷静的分析,表演和审讯,旅游纪念照片和档案材料,生命的进展和博物馆的收藏等。参观展览的过程同时需要观者身体的移动和思考的投入,这样的体验仿若在旷野中好奇地漫步。尽管展览在其心理地域般的迷幻图景中开辟出诸多进入的小径,《物的议会》并不试图解密,而是制造更多的密码。

艺术家

01卓洛伊·阿布达莲与约瑟夫·罗森茨维格(美国)

02陈滢如(台湾)与洪子健(美国)

03张奕满(新加坡)

04汉斯-彼得·费尔德曼(德国)

05哈雷尔·弗莱彻(美国)

06马里奥·加西亚·托雷斯(墨西哥)

07玛瑞安·贾菲利(美国)

08约阿希姆·科斯特(丹麦)

09加佩特·库斯丹托(印尼)

10加布里埃尔·莱斯特(荷兰)

11李然(中国)

12赫尔伯特·李斯特(德国)

13拉比·摩罗尔(黎巴嫩)

14普拉查亚·平彤(泰国)

15曼·雷(美国)

16佩德罗·雷耶斯(墨西哥)

17提诺·赛格尔(英国/德国)

18亚历山大·辛格(法国/英国)

19哈维亚·特雷兹(委内瑞拉)

20蒙戈·汤姆森(美国)

1   2   3   4   5    


物的议会,在持续迷惑的好奇中漫步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2-25 09:50:18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