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您的位置: 首页 > 展览推介

斯蒂夫•麦克奎恩:纪录被历史忽略的碎片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3-16 14:15:58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麦克奎恩和其作品《女王和国家》

 

斯蒂夫•麦克奎恩(Steve McQueen)是1999年特纳奖的获奖者,但人们总以为那年的获奖艺术家是翠西•艾敏。艾敏的作品只是获得了提名,那是一张双人床,床上堆着污迹斑斑的被褥,周围散落着弄脏的内裤、避孕套、拖鞋、空饮料瓶等各种杂物。这张床太惊世骇俗了,完全抢走了麦克奎恩作品的光彩。麦克奎恩的获奖作品是一部影像作品《不动声色》(Deadpan),片子长4分30秒,从各个角度拍摄了房子坍塌,窗框套过他身体的瞬间,而他面无表情地站在那里,似乎翻拍了美国独立电影导演巴斯特•基顿(Buster Keaton)的黑白默片。《未来总动员——英国文化协会当代艺术珍藏展》的宣传片中,就有《不动声色》片段。

麦克奎恩的为人处世就像他的影像作品,无声但情绪浓烈。他极为低调,不哗众取宠博头条,从无酗酒、磕药、性乱的丑闻,也不因为自己跻身YBA(英国青年艺术家)的行列就制造一些拙劣的“艺术品”蒙人蒙钱。为了远离伦敦艺术圈的纷争和复杂人际关系,他和伴侣、女儿住到了阿姆斯特丹,至今已住了13年。他够得上《艺术人生》节目的标准,堪称主持人口中的“德艺双馨”艺术家。2009年的威尼斯双年展,麦克奎恩被英国文化协会选为驻场艺术家。

原本,麦克奎恩想进入电影圈做职业电影人。从切尔西艺术学校毕业后,他进入伦敦高德史密斯学院,在校期间拍摄了第一部短片。接下来,麦克奎恩去纽约大学Tisch艺术学院学电影制作,却发现这一行其实非常沉闷。比如,对摄像机的使用有极其严格的限制,绝不可能让你把镜头扔到空中。而麦克奎恩追求的是通过镜头实现自由的表达。

1993年,麦克奎恩创作出第一部影像作品《忍受》(Bear),片中他和另一个裸体男人在摔跤。有人看它是色情片,有人看成暴力片。同性恋?色情?不管如何理解,两个裸体男人格斗,带来的感官刺激都太直接了。麦克奎恩解释说,他要表现两个物体之间的“摩擦”,“摩擦”是会产生结果的,比如两块石头摩擦能打出火花来。

麦克奎恩出生于1969年,父母都是西印度群岛的移民,他在伦敦北部少数族裔聚居区伊令区长大。由于是移民,麦克奎恩看待英国社会自然和土生土长的英国艺术家不同,他的作品更多地思考了民族性等问题。获特纳奖后,他谦虚地表示,也许是肤色让他得到了更多关注,被社会更广泛地接受。获奖让他很“惊奇”,就像走在大街上突然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那么吃惊——在人潮涌动的大街上,居然有人认识我!

麦克奎恩高大健壮,有一副第一眼就会被征兵官员看中的体格。他倒是也上过战场。2003年,他被英国国防部任命为官方战争艺术家,前往巴士拉,与英国士兵共同生活了1周。返回英国后,他用几年的时间创作出大型艺术作品《女王和国家》(Queen and Country)。他请179位在伊拉克阵亡的英军士兵家属提供亲人的照片,将照片制成邮票。邮票的边缘标有该士兵的姓名、编制、年纪以及阵亡日期,当然邮票的左上角还有皇家邮政的标志:女王陛下的侧面剪影。这些邮票被皇家邮政拒绝发行,即便首相戈登•布朗也表示支持。

麦克奎恩认为邮票是对为国捐躯的士兵最好的纪念,甚至好过塑像。“邮票的外观是对纪念头像最完美的装裱,传播的方式不同于电视、互联网、报纸。由皇家邮政来发行邮票,寄信、收信的时候都会看到邮票,邮票走进了千家万户,它和在城市里安放一座青铜雕像不同,后者只有一部分能看到。毕竟,我们组成了一个国家,都是英国人,要用公平的方式体现出这些年轻人为国家利益而做出的牺牲。”

 

1   2   3   4   下一页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相关文章
· 英国艺术家用废旧磁盘做成惟妙惟肖人物像图
· 达·芬奇名画盗窃案英国开庭
· 刺青与时尚的结合 南非摄影师Warwick Saint摄影作品
· 英当代艺术热展:赫斯特把药当糖“吃”最后晚餐
· 涂鸦大师班克斯首播个人纪录片《画廊外的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