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与火的艺术---耿青龙烙画艺术作品 我国民间文化丰富多彩,百花齐放硕果累累。烙画这门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其别具匠心的表现手法和凹凸有致的机理效果,使之更成为艺术界一朵璀璨的奇葩。烙画古朴清雅,美观大方,宜于藏存携带,是装饰厅堂居室,美化环境,馈赠亲友,流传后世的理想艺术品。 耿青龙先生多年潜心钻研创新,广泛吸取其它画种的艺术,并将其融入烙画之中,极大丰富了烙画艺术的表现力,使烙画这一中国传统艺术焕发出新的青春,获得了艺术界的广泛赞誉,其烙画被称为“中国民族艺术品--木与火的艺术”被多家艺术机构收藏并被多家媒体广泛报道。在本届文博会上,耿青龙先生的艺术作品引起了海内外众多收藏家的关注。 烙画,以烙铁为笔,高温代墨,在中国这古老的东方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沉的文化底蕴 。长期以来,烙画一直以手工作坊的形式存在中国部分民间艺人手中,之所以历经千年而不被淘汰,是因其独特的表现方法,古色古香的高雅色调,博采众长的题材天地深受各个时代,各个阶层人民的喜爱,它却又不曾兴盛,辉煌,只因它烙制可以,要组织几十,几百或更多的艺术家来研究,生产,却又异常困难。同时,历史上一直找不到适宜画生产的板材。近几年,市场上才出现适合于烙画表现的白榉板,这烙画在艺术效果的表现上及多题材的选择上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人才方面,近几年各类艺术学校的毕业人数逐年增多,烙画规模化生产对大批艺术人才的需求问题也适时得到解决。今天,是烙画上档次,上规模,多层面,多品种发展的最佳历史时期。作为民间工艺美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必将在异彩纷呈的艺术世界大放异彩。 烙画古称“火针刺绣”,近名“火笔画”、“烫画”等,是古中国一种极其珍贵的稀有画种。具史料记载,烙画源于西汉、盛于东汉,后由于连年灾荒战乱,曾一度失传,直到光绪三年,才被一名叫“赵星”的民间艺人重新发现整理,后经辗传,逐渐形成以河南、河北等地为代表地几大派系。 烙画,其色彩自然天成,古朴曲雅,其画面效果在风格各异的艺术家笔下,各具千秋,无一雷同,每幅一都是一幅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因其工具及材料的特殊性,耗时数月,甚至数年烙一幅画,也甚是平常.烙画艺术,中西结合,古今交融,可抒张写意,亦可精雕细刻,其天作之色,历史之久,表现之久,表现之特,效果之佳,被列为“中华一绝”载入千年史卷宗。其观赏与收藏价值。可由其历史与文化作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