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瀛个展“一场错过的斗争”在草场地应空间开幕

时间: 2015-10-18 00:30:20 | 来源: 艺术中国

首页> 资讯> 展评


另一拨人,布面 综合材料,265×330cm,2015年

2015年10月17日下午,于瀛个展“一场错过的斗争”在北京草场地应空间开幕。这是于瀛从2013年至今持续进行的一个艺术项目,共形成包括档案研究、绘画、印刷、录像、装置、表演和工作坊等形式丰富的作品系统。这个项目延续了作者在其代表作品 Unfinished Country(录像,2012)中对斗争和表演之间关系的研究。


艺术家和家人在展览现场

和上一部作品基于现实观察的着眼点不同,这个项目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近年对互联网中社会运动的观察:如阿拉伯之春、占领华尔街、“我是查理”、太阳花和雨伞。在这些运动中,社交网络成为抗议者动员民众参与的武器。艺术家从中既感受到网络对大众集体的重构、网络媒介所具有的政治动员的强大力量,又对这种网络斗争的庸俗形式、惯例性的修辞和嘉年华式的表演性充满警惕。


“甜统区木刻”,木板刻画,39×54cm,2014年

艺术家常感受到网络上的斗争常常是修辞之间的角力、既定剧本的演出、符号秩序的拆解,可供在社交网络上流行的##话题式口号遮蔽了深入思考的路径。他非常怀疑那种音乐节式的斗争现场:景点合照发社交网络式的参与是在多大程度上“在现场”?是广场上的斗争还是广场舞?不假思索的立场是迫切的当务之急还是一种恋物?但艺术家同时又充分理解互联网这个有问题的斗争现场放入国内语境中的意义,这常常成了相当稀缺而宝贵的公共讨论的基础平台。


“长假-老齐”,布面油画,100×103cm, 2015年

从展出的作品来看,你会发现都是很有趣,很调侃的画面。艺术家在作品中援引了中国社交网络中的一个非常谐谑的话题:南北饮食所存在的甜味咸味的不同倾向,哪种才算最为正宗的中国菜?这个话题本是一个玩笑,但在墙这边的言论氛围中,旋即成为某种政治讨论的替代品,网友争相模仿各种过时的斗争语言来和对手辩论究竟哪种口感是正宗的,成为讨论现实政治的“暗语”。从戏谑入手,从微观着眼,艺术家用一种玩笑的语言把观者带入严肃的思考中。


观众拍摄作品

项目的主体部分是一个虚构的档案馆,这个机构“收藏着”一系列充满甜党和咸党从斗争到和解历史的政治活动的周边产品,包括:旗帜、海报、纪实摄影、竞选宣传片、历史画、宗教画、纪念碑、场景沙盘等。透过这些物件,观众能不时地感受到各种似曾相识的历史氛围:这些煽动性文字和图像的形式、处理手法都有着极为复杂的来源和指涉,涉及了政治宣传和诉求不同层面的动员方式,对当下国际国内、线上线下次第发生的政治斗争、路线之争所带有的表演性、景观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讨论, 同时作品也重新审视了艺术实践和创作者立场态度之间动荡的关联性。

来自世界各地网友拍摄的照片

《长假》部分由四件油画构成,分别引用了四位极为不同的、斗争icon式的知识分子肖像,并将他们放置在一个度假休闲的场景中。熟悉这些知识分子的人马上会了解这些图像原型的由来。通常情况下,知识分子需要保持敏锐观察、随时保持的斗争姿态和对当下发生事件投入其中,于瀛在图像上给他们放了个假,四张画展示了这样一个场景:知识分子们仿佛因为度假而错失了一次斗争和表达立场的机会。


联邦旗谱

展览现场还有于瀛创作的一个长达11米的长卷:“西安-提案”。这个手稿长卷是于瀛正在进行中的跨界艺术项目的草图,整个计划是将西安一栋位于电子步行街入口的建筑改建成为“甜咸共和大厦”,在大厦里虚拟甜咸两党的不同占领区域,犹如设计了一个巨大的主题公园,其中有着种种互动装置和表演。此外,艺术家还在展厅里搭建了一个帐篷工作室,模拟各地占领运动中的艺术家在帐篷里制作作品。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5日。


馕文剧本,布上 热转印,150×210cm,2015年

艺术家的收藏品

展出的装置作品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摆放的雕塑作品

展览现场播放的视频

展览作品
展厅内摆放的帐篷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